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9章 朱標遙領,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浙東集團中一位老臣趕忙出列,伏地叩首,憂心忡忡道:“陛下聖明,然太子殿下平日政務纏身,諸事繁雜,東宮內外諸多事務皆仰仗太子裁決。
今若再遙領山東新政改革之事,恐精力難支。
山東新政改革非比尋常,千頭萬緒,稍有差池,便誤大事。
還望陛下憐惜太子,另作他謀,以免因顧及不周,累及新政推行,於國於民不利啊。”
言罷,仍伏於地,久久不起,靜候朱元璋示下。
朱元璋聞言,轉頭看向朱標,目光中滿是期許與詢問之意,溫和道:“標兒,你意下如何?”
朱標從容出列,躬身一禮道:“父皇,兒臣以為,雖政務繁忙,但此事關乎山東百姓福祉與國家興衰,兒臣願接下這差事。兒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父皇所托,與陳園一同,將山東新政改革之事辦好。”
朱標心中透亮,深知父皇此舉深意,乃是有意為他培養能臣班底,於他日後繼承大統意義非凡。
如此難得之機,豈有推辭之理?故而不假思索便應下這樁差事。
李善長微微皺眉,出班奏道:“陛下,太子殿下心懷壯誌,願為朝廷分憂,實乃國之幸事。然遙領一事,或存弊端。山東新政改革,事涉實操,諸多細節需臨場決斷。
太子殿下身處京城,諸多事務纏身,縱有陳園代行,遇突發棘手之事,一來一往奏報請命,恐延誤時機,致改革受阻。還望陛下三思。”
李善長雖未直言反對,卻委婉表明了心中顧慮。
楊憲見狀,趕忙出列,恭敬奏道:“陛下,李大人所慮雖有道理,但臣以為,可令山東方麵每個季度回京,詳儘上報改革進度。如此,太子殿下既能隨時知悉詳情,以便適時指引。
況且,還有遼東方麵可從旁輔助,遼東經新政發展成效顯著,其經驗足以為山東借鑒。有此雙重保障,想來此次山東新政改革,不會生出太大問題。”
朱元璋微微點頭,麵露讚同之色,緩緩說道:“楊憲所言有理。標兒正值年富力強,多經些事方能積累治國經驗。山東新政改革,既關乎民生,又涉政務革新,對他而言,恰是磨礪的良機。就依此安排,眾卿需全力輔佐太子與陳園,萬不可懈怠。”
下得朝堂,朱標甫一回到東宮,便見諸多官員已在等候。
眾人麵上或帶諂媚,或露殷切,那目的,不言而喻。
無非是想借此次山東新政改革之機,攀附太子,在新政事務中謀得一職半位,為自己的仕途鋪就坦途,也好在日後朝中多幾分倚仗。
見朱標歸來,眾官員趕忙齊齊躬身行禮,其中一位年逾五旬的官員滿臉堆笑,率先開口道:“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此番領命山東新政改革,實乃山東百姓之福,天下蒼生之幸啊!殿下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擔當,日後治國理政,必能讓我朝昌盛,萬邦來朝。”
緊接著,一位年輕些的官員也急忙附和:“正是正是,殿下素有賢名,心懷天下。這山東新政改革之事,在殿下引領下,必定順遂。我等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又有一人上前一步,恭敬說道:“殿下,山東新政改革,事務繁雜,需各方人才通力協作。我等雖才疏學淺,但對殿下忠心耿耿,還望殿下能在新政中給我等一個為朝廷效力、為殿下分憂的機會。”
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皆是對朱標的奉承之語,同時也暗暗表明欲參與新政事務之心。
朱標麵露溫和笑意,開口說道:“諸位大人不必如此多禮。山東新政改革一事,確才剛起頭,具體施行章程,尚需些時日方能擬定完備。
目下諸事未明,諸位大人各有職司,政務纏身,還是各自忙去吧。待日後有需,本殿下自會相召。”
眾官員聽聞,隻得訕笑幾聲,笑容中頗有些尷尬與無奈。
旋即,他們又齊齊躬身,恭敬說道:“謹遵太子殿下吩咐。”
言罷,便陸續轉身告辭,腳步匆匆,身影漸次消失在東宮之中。
李善長回到府邸,麵色凝重,徑直走向書房。
其子李祺見父親神色有異,滿心擔憂,趕忙跟了進去,輕聲問道:“父親,您為何事這般發愁?可是朝中出了何事?”
李善長重重歎了口氣,緩緩坐下,抬眼看向李祺,說道:“祺兒,今日朝堂之上,說起山東新政改革,陛下竟讓太子遙領,陳園代行。這其中諸多關節,實叫為父憂心呐。”
李祺身為崇寧公主駙馬,與皇室聯姻,身份自然非比尋常。
此刻聽聞父親所言,不禁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父親,既是陛下旨意,又有太子殿下領命,這新政改革或有一番新氣象,您所憂何事?”
李善長神色憂慮,緩緩說道:“祺兒,這新政改革本意確是利國,可如此安排,往後山東之地,我等恐難再像從前般布局。
咱們身後一眾官員,向來在地方諸事上有所謀劃,如今機會被這新政一改,他們豈會甘心?日後怕是要生出許多事端來。”
李祺略一思忖,趕忙說道:“父親,依孩兒之見,要不孩兒尋個時機,去拜訪拜訪太子殿下?探探殿下口風,或許能為咱們在這新政改革中尋得些轉圜餘地,也免得身後官員人心浮動。”
李善長自是明白李祺是想憑駙馬身份與朱標攀附親近。
當下緩緩搖頭,歎道:“罷了。雖說名義上你與朱標是姻親,可這等關係,關鍵時刻難有大用。你瞧瞧朱標與遼國公常孤雛,那可是實打實的姻親。你貿然前去,非但討不著好,弄不好還惹來太子嫌惡,白費力氣。”
李祺一聽,趕忙又道:“父親,既然如此,不若讓崇寧公主出麵?公主乃太子妹,想來太子殿下總不會不給自己妹妹這個情麵,或許能從太子那知曉些新政內幕,也好為咱們打算。”
李善長眉頭深鎖,閉目沉思良久。
末了,緩緩睜眼,開口道:“也罷,那就試上一試。隻是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需徐徐圖之。你回去告知公主,行事務必謹慎,莫要弄巧成拙。”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