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最後的掙紮,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遼東軍於沿海一帶之鐵血舉措,令眾多人心生懼意。

遼東學子亦隨同行事,於各地向百姓詳述情由,旨在使百姓不被欺瞞蠱惑,淪為士紳豪族操弄之利刃。

山東孔家之人,被押解往應天,一路有遼東軍隨護押送,以防有人貿然行事、鋌而走險。

孔希學被囚於詔獄之中,其人頹喪非常。

此時,他亦已悟徹,終究是小覷了朱元璋。

於朱元璋而言,曲阜孔家聖人之後之名頭,雖有其用,然亦有限。

尤是遼東改革功成且騰飛之後,朱元璋於傳統讀書人,包容之心漸狹。若有敢生亂者?便行鎮壓之策!

孔希學曾思服軟,然其亦知,此時此舉,已然遲矣。

忽焉,有錦衣衛千戶入內。

千戶道:“孔希學,陛下有召,且隨我一行。”

如今,孔希學連一聲“大人”之稱謂亦無矣。

孔希學身戴鐐銬,步履蹣跚,隨那錦衣衛前行。

一路上,他滿心憂懼,思緒紛亂如麻。不知此番麵見朱元璋,究竟是何結局。

行至禦前,孔希學顫巍巍地拜倒,不敢抬頭。

朱元璋目光如炬,冷冷注視著他,未發一言。

孔希學隻覺周遭空氣似已凝固,壓得他幾近窒息,心中暗自揣測,此番恐是在劫難逃了。

朱元璋道:“孔希學,汝竟無一言可說?”

孔希學猶存幾分傲骨,那聖人之後特有的傲骨,亦或是旁人眼中的傲慢,答曰:“陛下,草民實無話說。”

朱元璋冷笑一聲,厲聲道:“汝孔家世代修那降表,實乃辱沒了孔子之赫赫聲名!且大肆兼並土地,對百姓欺壓殘害,無所不用其極。如此行徑,真乃丟人現眼,枉為聖人之後,簡直有負天下人對孔家之尊崇!”

孔希學聞聽此言,身軀一震,麵色煞白如紙,卻仍緊咬下唇,一言不發。

朱元璋怒目而視,喝令孔希學:“汝且解釋一番,這便是那聖賢書所教於汝等的?禮義廉恥,又置於何處?”

孔希學難忍此辱,心一橫,便欲撞柱求死,卻被錦衣衛急忙上前阻攔。

孔希學被攔,頓時狀若癲狂,雙目通紅,朝著朱元璋怒聲吼道:“你這泥腿子出身之人!一朝得勢,便如此張狂。不過是個心胸狹隘之暴君罷了!自恃權勢,肆意汙蔑我孔家。孔家世代傳承,豈容你這等粗鄙之人詆毀!”

言罷,仍奮力掙紮,似欲衝破錦衣衛阻攔,再行尋死。

錦衣衛見狀,頓時怒喝,紛紛拔刀相向。

然朱元璋卻抬手阻止,緩緩說道:“且讓他罵,咱倒要聽聽,他還能罵出些什麼來。”

孔希學自知命不久矣,索性徹底放開,如瘋似癲地破口大罵:“你這起於草莽的匹夫!得勢之後便忘乎所以,行那暴君之事。以權勢壓人,肆意踐踏我孔家清譽。

你這般行事,與那無道昏君何異?

不過仗著手中兵權,欺淩天下士紳。你視百姓如螻蟻,獨斷專行,所作所為皆為一己私欲,還妄圖以威權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你以為靠這威嚇,就能叫人服你?

實乃笑話!今日我即便死,也要將你這暴君真麵目,大白於天下!”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不愧是聖人之後,這嘴皮子顛倒黑白的本事,倒真是厲害。咱所殺之人,皆是罪有應得。至於你孔家所謂清譽?哈哈哈……簡直荒謬至極,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朱元璋複又道:“罷了,汝亦無需如此。汝孔家眾人,咱已遣人押解至應天,待那時,便送你們一同上路。”

孔希學聞此,雙目圓睜,大聲疾呼:“我孔家縱有過錯,罪亦不至牽連九族!朱元璋,你何至於行事如此狠絕?我等乃聖人後裔,你這般趕儘殺絕,就不怕後世之人戳你脊梁骨,罵你千年萬載嗎?”

朱元璋道:“汝問咱怕不怕後世之人戳脊梁骨,罵咱個千年萬載?咱自然是怕的。可誅殺你這等蠹蟲,便算真個遭人謾罵,咱又豈會在乎!”

孔希學仰天大笑,聲若狂狷,道:“你縱殺了我等,然天下間欺壓百姓之徒,多如牛毛。難不成你朱重八當真有通天本領,能將他們儘數誅滅?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麵色一凜,目光如電,直視孔希學道:“但凡是叫咱發現的,定不輕饒,一概殺之。隻是可惜,你恐怕再沒這機會親眼目睹了。”

孔希學猶自罵罵咧咧不停,片刻後,朱元璋不耐揮手,命人將孔希學押回詔獄,隻待曲阜孔家眾人押解至應天,便一同處斬。

各地有為孔家奔走呼號的讀書人,朱元璋聞之,當即將他們的待遇褫奪,還一一記錄在案,明令禁止這些人參加科舉、涉足商賈諸事。

如此一來,這些讀書人愈發憤憤不平,於各地不住地蠱惑煽動百姓。

不少百姓受煽動,於各地生亂。

朱元璋毫不遲疑,即令軍隊強力鎮壓。然對百姓,先以勸導之法,其中少數被蠱惑過深者,才予處決。

至於那些煽亂的讀書人,更是被施以極刑。

山東有常孤雛坐鎮,眾人皆懼,無人敢生亂。縱有亂起,亦會旋即被鎮壓。

且常孤雛放話:一旦有人作亂,遼東軍前來平叛時,絕不留俘虜,概不留活口。

因常孤雛於遼東、山東、北平等處聲譽頗佳,是以諸多百姓並未輕易受那煽動,反倒擇信於常孤雛。

究其緣由,這些地方與遼東往來甚是頻繁,思想層麵深受遼東影響。

而究其根本,實因遼東軍威懾力極強,叫人敬畏。

常孤雛依據遼東特勤組多年查訪所得之調查結果與證據,旋即在山東境內著手清剿士紳豪族。

如此良機,實屬難得,一旦出現,自當牢牢把握。

待將這些士紳豪族清剿殆儘,便能將其手中土地解放出來,恰可於山東推行土地改革。

錦衣衛以加急奏報,將山東情形呈至應天。

朱元璋與朱標覽畢,皆覺常孤雛這小子,倒是曉得抓住時機。

至於那些士紳豪族是否有罪,此刻朱元璋與朱標,實不怎麼放在心上。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