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3章 矢口否認,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未過數日,便有消息紛至遝來,各地竟有諸多官員,為表對孔家之支持,決然辭去官職。
此訊傳來,朝堂內外,人心惶惶,局勢更添幾分緊張。
有朝臣私下裡議論紛紛,皆以為在這等情形下,朱元璋恐會有所讓步。
畢竟官員辭官,士林施壓,局勢錯綜複雜,為保朝堂安穩,做出些許妥協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他們揣測著,陛下或許會權衡利弊,從輕發落孔家,以息士子之怨,安撫辭官官員之心。
然眾人未曉,朱元璋此人,最厭有人以威相脅,且決然無所畏懼於他人之脅迫。
朱元璋遂降旨意,凡此為孔家而辭官者,終生不予錄用。其家族三族之內,三代之中,皆不許參與科舉,亦不準涉足商賈之事。
此旨意一下,諸多辭官之人皆心生悔意。本欲為孔家張目助威,豈料非但自身深陷困境,竟連三族之後世前程,亦一並累及斷送。
時有官員上奏,稱此舉恐有未妥之處,懇請陛下收回此令。
然此官員,當即便被朱元璋褫奪官職,貶為庶民。
彼時,朝堂內外一片緊張,風聲鶴唳。即便是昔年胡惟庸一案,朱元璋行事亦未如此決絕。
此次所涉官員,不下數萬之眾。雖或身死之人,未及胡惟庸一案之多,然其後果之嚴重,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朝廷官員於錦衣衛協同助力之下,將孔家諸人儘皆控製。
曲阜之地,忽起暴亂。
暴民蜂擁而出,氣勢洶洶,徑直朝朝廷官差襲去。
但見眾人手持棍棒刀叉等物,喊殺之聲震天。
官差們雖身著公服,卻未料得此般變故,一時陣腳大亂。
暴亂者似已失卻理智,毫無懼意,不顧官差喝止,肆意揮舞手中器具。
官差們奮力抵抗,無奈對方人多勢眾,且來勢凶猛,漸感力不從心。
雙方爭鬥間,曲阜街頭一片混亂,百姓驚惶奔逃,店鋪緊閉門戶,往日之寧靜祥和,瞬息化為烏有。
而那為首之人,目露凶光,大聲呼喝著煽動眾人,似欲與朝廷官差拚個魚死網破,局勢愈發危急,大有不可收拾之勢。
且說曲阜暴亂驟起,暴民竟悍然襲擊朝廷官差,一時間曲阜城內亂象叢生,百姓驚惶失措,秩序蕩然無存。
消息傳至山東布政使陳園耳中,陳園聞之,神色凝重,深知事態嚴峻,若不及時平息,恐成燎原之勢,危及一方安寧。
陳園當機立斷,即刻點齊精銳官兵,親自率領奔赴曲阜。
一路之上,馬蹄揚塵。
抵達曲阜後,陳園迅速勘察地形,部署戰略。
他深知暴民雖眾,卻多為烏合之眾,遂決定以正兵威懾,奇兵突襲,分化瓦解暴民之勢。
官兵們列成嚴整軍陣,刀槍閃爍寒光,如銅牆鐵壁般矗立。
陳園於陣前高聲喊話,勸誡暴民莫要執迷不悟,莫因一時衝動而誤了身家性命。
然暴民中仍有頑劣之徒,不聽勸告,揮舞器械繼續衝擊。
陳園見狀,一聲令下,官兵們齊聲呐喊,衝向暴民。
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一片。
與此同時,陳園派遣的奇兵已悄然繞至暴民後方,待時機成熟,突然殺出,暴民腹背受敵,頓時陣腳大亂。
在官兵勇猛攻擊之下,暴民漸漸力竭,鬥誌瓦解,紛紛丟械投降。
經此一役,曲阜暴亂終得平息,陳園整飭城內秩序,安撫百姓,嚴懲首惡,曲阜城漸複往日之安寧。
錦衣衛鞫孔氏族人,緣何索山東暴民。
然孔家人言:此非證孔家之冤乎?庶民皆憤懣不平矣。
三司官員聞此語,鹹覺孔家狂甚!今大難臨頭,猶敢若是?
刑部官員正襟危坐,目光如炬,直視孔家眾人,沉聲道:“爾等且如實招來,所涉諸事究竟何情。休要心存僥幸,國法森嚴,豈容爾等肆意妄為。”
孔家一老者,白發蒼蒼卻仍顯倨傲,昂首答道:“吾孔家世代忠良,恪守聖訓,何來罪責?汝等莫要聽信讒言,冤枉忠良。”
刑部官員冷笑一聲,拍案而起,道:“忠良?諸多罪證俱在,豈容狡辯。今番便是要爾等將實情吐出,方可從輕發落。”言罷,將案上文書一甩,散落於地。
孔家年輕一輩,麵上稍顯慌張,然仍強作鎮定。
其中一青年怒目而視,道:“此乃有人蓄意構陷,吾等不服。大人若不查明真相,恐難服眾。”
刑部官員神色冷峻,踱步上前,道:“既言構陷,可有證據?若拿不出,休怪本官無情。”
說罷,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似要洞察眾人內心。
都察院遽出其罪狀並諸般罪證,孔家人聞之,皆倒抽涼氣。實未料如此隱秘諸事,竟悉被人勘破。
孔家為首老者,強作鎮定,戟指那罪狀與罪證,厲聲道:“此皆無中生有之詞,斷不可信!必是奸佞小人蓄意捏造,妄圖汙我孔家清譽。”
一旁一年輕子弟亦隨聲附和:“大人明鑒,我孔家累世傳承,謹遵祖訓,怎會行此等不軌之事。定是有人心懷叵測,借此構陷,望大人詳查,還我孔家公道。”
另有一中年婦人,嚶嚶而泣,哭訴道:“這罪狀所列之事,皆屬子虛烏有。我等向來奉公守法,如何會犯下這般罪孽,求大人開恩,莫要輕信這等誣陷之辭。”
孔家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矢口否認,諸多狡辯之詞頻出,試圖將那確鑿罪證撇得一乾二淨。
孔家族老麵色肅然,緩緩挺直身軀,朗聲道:“吾孔家自聖人以降,世代承傳聖道,教化萬民。
我等行事,皆以聖人教誨為準則,豈會行此等悖逆之事?
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孔家上下,無不是秉持仁愛、忠恕之心。
今此罪狀,實乃對聖人之道的褻瀆,對我孔家傳承的汙蔑。
大人若僅憑此等不知從何而來的所謂‘罪證’,便欲加罪於我孔家,恐遭天下人詬病,後世亦會指責大人不明察而冤屈忠良,望大人三思啊!”
三司官員心內暗誹:都至此時,竟仍出此招,聖人之後怎如此不知廉恥?
彼等皆由誦讀聖賢之書致仕,此刻亦覺顏麵燥熱,為孔家行徑羞慚無地。
真乃口言仁義道德,心懷男盜女娼!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