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8章 朱元璋給乖孫道歉,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馬皇後追上朱雄英,趕忙拉住他,一把將其抱在懷中,輕聲哄道:“雄英呐,莫哭,皇祖母在這兒呢。”
朱雄英撲在馬皇後懷中,抽噎著道:“皇祖母,皇爺爺太凶啦,雄英不喜歡皇爺爺了。”
馬皇後輕拍朱雄英後背,柔聲道:“好好好,你皇爺爺不好,咱不理他。”
東宮之中,呂氏自朱允炆處聽聞,朱雄英竟被朱元璋罵得哭了。
呂氏忙向朱允炆問詢:“允炆,你大哥緣何被你皇祖父責罵呀?”
朱允炆答道:“母妃,大哥在大本堂屢次頂撞諸位先生,先生們遂向皇祖父告狀,大哥便被皇祖父喚了去,想來便是因此緣故。”
呂氏聞罷,心中已然明白,便問道:“允炆,你切不可學你大哥頂撞先生,定要好好向先生們求學,可曉得?”
朱允炆趕忙點頭,乖巧應道:“母妃,兒臣知曉了。”
待馬皇後將朱元璋領回坤寧宮,朱元璋神色焦急,快步來到馬皇後身旁,目光旋即落在朱雄英身上。
朱元璋剛欲開口,朱雄英卻趕忙躲到馬皇後身後。
朱元璋忙道:“哎呦,咱的乖大孫呦,皇爺爺給你賠不是,成不成?啊?莫要躲著皇爺爺啦。”
馬皇後對著朱元璋道:“朱重八,你且去忙你的,莫再嚇著咱這乖大孫了。”
朱元璋聽後,無奈道:“哎呀,妹子,你這……”
皇後未再理會朱元璋,牽起朱雄英之手,徑直往後堂去了。
朱元璋無奈,隻得返回書房,著手批閱奏章。
朱元璋愈想愈氣,遂將大本堂那些先生喚來,狠狠斥責一番。
大本堂諸先生道:“皇長孫曲解聖人之言,此風斷不可縱。”
朱元璋哼聲道:“聖人之言亦當順應時勢。爾等又非聖人本尊,怎知其言之意便如爾等所雲?”
大本堂諸先生未料朱元璋竟出此言,心下暗忖,這與朱雄英所言,實無大異啊。
因朱元璋乃為帝王,諸先生即便心有不滿,亦不敢出言冒犯,隻得強自忍耐。
次日,大本堂內,卻不見朱雄英前來聽課。
彼時朱雄英正在東宮之中,與來自遼東的先生們一同做著實驗。
遼東諸先生為朱雄英演示力學之基礎實驗,朱雄英見狀,不禁嘖嘖稱奇。
朱標亦聞知朱雄英被朱元璋罵至落淚,心想著要為兒子出氣,便也不去書房替朱元璋批閱奏章了。
太子妃向朱標勸道:“你呀,雄英雖遭父皇責罵,你卻不可如此。你身為太子,怎能夠這般意氣用事。”
朱標說道:“貞姐姐,你此言差矣。雄英如此乖巧聰慧,且他所言並無過錯,父皇卻這般責罵他。我身為雄英之父,怎能不護著他?”
太子妃道:“我瞧你是想偷閒吧!休以為你那點心思,能瞞得過我。”
朱標嘿嘿一笑,將常貞攬入懷中,道:“看破便看破了,可莫要說破。”
恰在此時,常貞身後抱著朱允熥的奶娘懷中,朱允熥忽的哭鬨起來。
常貞趕忙上前,將朱允熥接過,好一番哄勸。
朱雄英做完實驗,奔至常貞跟前說道:“母妃,讓兒臣來抱弟弟,您且歇息片刻。”
朱標笑道:“雄英啊,你竟曉得體貼你母妃了。”
朱雄英抱著朱允熥輕搖,答朱標道:“那是自然。母妃生養我等,著實不易,自當體貼母妃。”
朱標問道:“那我呢?怎不見你這小子關心關心我?”
朱雄英道:“可我並不會批閱奏章,實是無能為力啊。”
朱標一陣無語,他本意豈是如此?他不過盼著朱雄英能關心關心他,諸如身子可好、睡得可香、吃得可順之類。
此時朱標問道:“雄英啊,如今你可還惱你皇爺爺?”
朱雄英道:“不惱了。隻是我仍不願去見皇爺爺,皇爺爺行事不講道理。”
朱標頗感無奈,一時不知該如何向朱雄英說明此事的關鍵所在。
恰在此時,朱元璋悄至東宮,暗自前來探視朱雄英。
朱雄英一眼瞧見朱元璋,當即抱著朱允熥,躲到了常貞身後。
朱元璋神色一怔,朱標與常貞趕忙向朱元璋行禮請安,道:“兒臣(兒媳婦)拜見陛下。”
朱元璋趕忙道:“哎,一家人不拘這些禮。”
旋即望向朱雄英,又道:“雄英呐,來,到皇爺爺這兒來,皇爺爺給你帶了禮物!”
朱雄英不為所動,依舊躲在常貞身後,隻道:“雄英不要皇爺爺禮物,大舅給我的禮物多得很。”
常貞將朱雄英拉到身前,說道:“雄英,不得頑皮。”
言罷,又道:“把允熥交給娘抱,你且去皇爺爺那邊。”
朱雄英猶豫了下,將朱允熥遞與常貞。
常貞輕推朱雄英,柔聲道:“快去吧,皇爺爺特意來看你,還帶了禮物。”
朱雄英這才慢步朝朱元璋走去。
朱元璋見狀,趕忙蹲下身子,滿臉慈愛與歉意,對朱雄英說道:“雄英呐,皇爺爺此前做事欠妥,讓你受委屈了,皇爺爺給你賠不是。你莫要再生皇爺爺的氣了,好不好?”
朱雄英抬眼看向朱元璋,眼中猶有幾分猶豫。
朱元璋接著道:“皇爺爺以後定會改,你就原諒皇爺爺這一回。”
朱雄英道:“好吧,那咱們拉鉤,皇爺爺身為皇帝,自當一言九鼎。”
朱元璋笑道:“好。”
旋即伸出小拇指,與朱雄英拉了勾。
東宮之內,太監宮女們皆垂首不敢直視。
朱元璋向來威嚴,何曾對人如此?
也唯有朱雄英能得此殊遇。
朱雄英見與朱元璋拉完勾,興致漸起,便開始給朱元璋講起遼東先生教他的力學基礎實驗:“皇爺爺,那遼東先生教我,以繩索係重物,懸於木架,觀其受力之變。輕物與重物,繩索所受之力不同,且繩索材質有彆,承受之力亦異。又以木球於斜板滾落,察其速度與行程,坡度不同,球之速與行遠近皆有差。”
朱元璋聽得一愣一愣,心中暗忖,此等新奇之學,當真聞所未聞,不禁對這孫兒又添幾分刮目相看之意。
朱元璋道:“倒也頗有意思。”
朱雄英道:“那是自然,皇爺爺,先生們言此乃格物致知之學。”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