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攻心為上,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常茂既收翰朵倫部落,考郎兀與弗提亦止爭。

兩部之人,各作商議,思如何應對此後之局麵。

考郎兀部落中,族中長老與一眾首領圍坐一處,麵色凝重。

一白發長老率先開口:“遼東軍勢大,若與之硬抗,我等恐無勝算。依老夫之見,可遣使求和,表我等歸順之意,或能保族中安穩。”

一青壯首領卻起身反駁:“求和?此乃示弱之舉!我等部落男兒,豈會懼他遼東軍?當整軍備戰,拚個魚死網破!”

眾人聞言,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弗提部落這邊,亦是氣氛緊張。

部落頭領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我觀遼東軍紀律嚴明,戰力非凡。若要抗衡,須聯合周邊部落,共抗外敵。”

有謀士應和:“頭領所言極是,單靠我弗提一部,實難抵擋。唯有合眾之力,方可有一線生機。”

然亦有人擔憂:“周邊部落,各懷心思,聯合之舉,談何容易?若協調不當,恐未戰先亂。”

眾人皆陷入沉思,權衡利弊。

考郎兀部落內爭論正酣時,又有一年輕將領站出,高聲說道:“諸位,既然我等獨自難敵遼東軍,不妨投靠北方的喜申女真!那喜申女真擁兵十幾萬,勢力強盛,想必足以抵擋遼東軍。我等若能依附於彼,不但可保部落周全,或許還能謀得發展之機。”

此言一出,眾人再度議論紛紛。

一位年長的將領麵露憂慮,反駁道:“投靠喜申女真?談何容易!喜申女真雖兵力雄厚,但他們向來野心勃勃。我等投靠過去,恐不過是淪為其附庸,喪失部落之自主。稍有不慎,或還會被其吞並。”

而另一部分人則麵露讚同之色,紛紛道:“但目下遼東軍壓境,若不尋此強援,我等又當如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冒險一試,說不定能在喜申女真麾下尋得庇護。”

部落眾人各執一詞,局勢愈發膠著,最終目光都投向部落首領,隻待他定奪。

弗提部落內,正商討間,有一人高聲道:“諸位且聽我說,朵顏部落投靠大明後,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咱們忙活來忙活去,指望的不就是過好日子?依我看呐,投靠大明,方為穩妥之選。”

眾人聽聞,一陣沉默。

旋即,有老者撫須頷首:“此言有理,朵顏部如今衣食無憂,部族興旺。若我等也能歸附大明,或許能得庇護,共享太平富足。”

卻也有剽悍的勇士皺眉反對:“投靠大明,雖能求安穩,可我等自由慣了,恐難適應那諸多規矩。且誰能保證,大明真能待我等如初?”

眾人議論聲起,各抒己見,目光中滿是糾結與迷茫。

愛新覺羅·孟穆特聞考郎兀與弗提部落息戰,心下明白,此諸部恐將為明軍所並。

既如此,此誠為一良機,可趁兩部人心未穩之時,設法拉攏之。

愛新覺羅·孟穆特主意既定,當即挑選數名能言善辯之士為使者,又備好充足錢糧輜重。

臨行前,他對使者們鄭重囑托:“考郎兀與弗提兩部現人心惶惶,此乃我等拉攏之機。汝等此去,務必曉以利害,言我部願與他們共抗明軍,錢糧皆可相助。”

使者們領命,星夜兼程趕赴兩部。先至考郎兀部落,使者麵見部落首領,獻上錢糧,道:“首領明鑒,明軍勢大,兩部雖停戰,然歸附明軍恐失自由,處處受限。我部愛新覺羅·孟穆特敬重貴部英勇,願結盟友,錢糧相濟,共禦明軍,保貴部長久安穩。”

考郎兀部落眾人聞之,神色各異,首領沉吟不語。使者又轉向眾人,陳說利弊,極力勸說。

隨後,使者一行馬不停蹄趕至弗提部落,依樣獻上錢糧,對部落眾人勸道:“弗提諸公,朵顏部投明看似安逸,實則仰人鼻息。我部願與貴部攜手,以錢糧為援,共同對抗明軍,謀得自在乾坤,還望諸位三思。”

弗提部落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對愛新覺羅·孟穆特此舉,一時難下決斷。

考郎兀部落中,因愛新覺羅·孟穆特使者一番勸說,局勢愈發複雜,漸分成三派。

主張投大明者慷慨陳詞:“大明國力強盛,疆域廣袤,朵顏部投之,確得實惠。我等歸附,或能享太平,得庇護,子孫亦可安穩繁衍,何必冒險與明軍為敵?”

而主張投喜申女真之人亦不甘示弱,大聲反駁:“喜申女真擁兵十幾萬,戰力強悍。與明軍相抗,勝負未可知。且投之,我部尚可得自主,免受大明諸多管束。”

另有中間派,神色猶豫,左右搖擺。

他們心中顧慮重重,既覺大明安穩,又恐失自由;既見喜申女真兵強,卻又懼其野心。

故而在兩派激烈爭論中,遲遲難下決斷,隻道再議再議。

弗提部落亦是如此。主張降明一派說道:“大明恩威並施,投之,部族或能蓬勃發展,何苦在這亂世掙紮求生?”

支持投靠喜申女真者則回應:“喜申女真重武,我部與他們習性相近,若結盟,他日或能逐鹿遼東,何必寄人籬下於大明?”

中間派則徘徊其間,既覺得兩方皆有道理,又擔憂選擇失誤,使部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隻能在一旁觀望,期盼局勢能更明朗些再做抉擇。

翰朵倫部落內,常茂正聽特勤組來報:“指揮使,喜申女真已遣人往考郎兀與弗提兩部遊說。”

常茂摩挲著下巴,淡聲道:“無妨,且予他們個機會。若考郎兀與弗提兩部投靠喜申女真,屆時,一個不留。若其能看清局勢,歸順於我,那自是最好。”

有部下進言:“指揮使,此時我軍士氣正盛,敵軍人心未穩,何不及早進兵,以快刀斬亂麻之勢,一舉平定兩部?”

常茂笑道:“我軍雖能速平兩部,然敗其軍易,收其心難。我等暫且按兵不動,予彼等以心理壓力。如此,待再戰而勝之,方可得最大震懾之效,此所謂誅心之道!”

常茂雖素不喜讀書,然常孤雛所授兵書,他卻研讀至滾瓜爛熟。此刻,恰是將書中之道付諸實踐的大好時機。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