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9章 打油詩,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惟庸離去後,管事近前,輕聲問道:“老爺,觀胡大人神色,似是心中不悅?”

李善長微微一歎,道:“他能高興麼?唉……”

胡惟庸前番遭罷相之黜,李善長本冀其能收斂鋒芒、自省己身。然事與願違,結果……

李善長搖首,麵露憾色,續道:“惟庸經此變故,本應洞悉君心,謹言慎行,韜光養晦以圖後舉。

然觀其近日所為,非但未改,反愈發張揚無忌,行事莽撞,不慮後果。

朝堂之上,每遇議事,皆欲強推己意,不顧大局,似忘卻前車之鑒。

長此以往,恐將再陷險地,累及自身不說,亦或牽累同黨。

吾雖有心提點,奈何其剛愎自用,難納忠言,實令人堪憂。”

胡惟庸行事,常過分揣度聖意,自以為能洞悉上意,便獨斷專行。

朝堂諸事,本應集思廣益,共商良策,以利國計民生。

然其往往不與眾議,僅憑一己臆測,便強行推動諸事,不顧他人諫言。

如此行徑,既失同僚之心,更恐觸怒聖上。

為臣之道,貴在忠誠謀國,謙遜謹慎,而惟庸背道而馳,終非長久之策。

自朝堂定策後,數胡黨官員相繼往胡惟庸府邸。

入廳坐定,眾人寒暄數語,其中一人率先開口,神色隱晦,言辭委婉道:“胡公,今次五年計劃推行在即,諸多事宜繁雜。我等思忖,其間或有可周旋之處,不知胡公對此有何高見?”

言罷,眾人皆目光灼灼,望向胡惟庸,神色間似有所求,又似有所忌。

胡惟庸聞此,目光一掃眾人,眉頭微皺,低聲道:“諸君切莫急躁。此次五年計劃,聖上極為看重,監管必然嚴苛。

稍有差池,便是殺身之禍。然事在人為,待遼東調研人員行事時,或有機可乘。

但目下切不可魯莽,須暗中留意,尋那監管疏漏之處,方可有所圖。且不可聲張,以免打草驚蛇,壞了大事。”

未幾,胡惟庸與胡黨密會之事,為都衛司細作探知。

該員不敢耽擱,星夜馳報於二虎。

二虎聞之,不敢懈怠,即刻入宮麵聖,將此情報陳於朱元璋禦前,奏道:“陛下,都衛司來報,胡惟庸近日與黨羽密會,似有所圖謀,特來奏明陛下。”

朱元璋神色一凜,當即問道:“彼等密議何事?”

二虎躬身,恭敬答道:“啟稟陛下,聞其所議乃關乎五年計劃,然詳情究竟,尚未探明。”

朱元璋微微擺手,沉聲道:“嗯……繼續緊盯。其餘各處都衛司,亦不得懈怠,務必給咱盯緊了!”

二虎趕忙頷首稱是,而後小心翼翼問道:“陛下,遼東那邊……”

朱元璋神色稍緩,道:“那邊照舊行事便好。遼東特勤組乾練非常,其能甚於汝等,咱信得過遼侯。”

至於朱元璋心中,對遼東遼侯是真信亦或假信,個中究竟,唯朱元璋本人深知,旁人實難揣度。

彼時,應天城中坊間忽傳一首打油詩,詩雲:“常家雙國耀門楣,權勢熏天惹是非。朝堂風雲憑勢舞,不知來日可安歸?”

此詩雖未直言貶損,然字裡行間,似含影射之意,暗指常家一門雙國公,權勢過盛,隱隱有警示之意,引得市井百姓競相談論,一時之間,滿城風雨。

常遇春聞此打油詩,怒發衝冠,拍案而起,怒道:“吾常家赤誠忠良,為國立功無數,何得此等謗言!”

藍氏見狀,趕忙相勸,溫婉說道:“夫君息怒。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家常家一心為國,所作所為,天地可鑒。此等市井流言,無需理會,若將軍為此動怒,反中了他人下懷。”

常遇春聽後,雖怒火未消,然亦覺藍氏所言有理,遂強壓怒火,不再言語。

朱標聞此打油詩,念及太子妃常貞恐為此憂慮,遂急至其居所。

見常貞神色憂慮,朱標溫言撫慰:“貞娘勿憂,此等流言蜚語,皆無稽之談。嶽父大人一門忠烈,為我朝鞠躬儘瘁,父皇心中亦明鏡似的。些許小人造此謠言,妄圖生事,豈能遂其願。你我身居正位,莫為其所擾。”

太子妃常貞聞言,微微淺笑,神色坦然道:“殿下毋須掛懷,臣妾並未在意。常家一門雙國公,臣妾又忝為太子妃,且已誕下嫡皇長孫。如此尊榮,焉能不招人嫉妒?臣妾深知樹大招風之理,些許流言,實不足為懼。”

見常貞如此豁達,朱標心下稍寬。然一轉念,恐朱元璋聞此流言心生芥蒂,遂不敢耽擱,連夜徑往禦書房求見。

朱標匆匆至禦書房門外,二虎見狀,趕忙躬身見禮。朱標不及寒暄,徑直推門而入。

朱元璋正專注於批閱奏章,忽聞推門聲響,抬首望去,見是朱標,神色稍緩,問道:“標兒,如此深夜,所為何事?”

朱標趕忙躬身見禮,旋即問道:“父皇,近日應天府流傳一首打油詩,父皇可曾聞知?”

朱元璋輕笑一聲,道:“坊間打油詩多如牛毛,咱哪有閒工夫去聽。究竟是何事,你且說來。”

朱標遂將那影射常家的打油詩,一字不差稟於朱元璋:“父皇,此詩道‘常家雙國耀門楣,權勢熏天惹是非。朝堂風雲憑勢舞,不知來日可安歸?’,兒臣聞之,恐父皇有所誤會,特來稟明。”

朱元璋聽罷,不禁哈哈大笑。然笑聲驟止,目光看向朱標,問道:“標兒,你對此有何看法?”

朱標趕忙拱手,道:“父皇,常家世代忠勇,常叔父為我朝開國立下不世之功,其勳業彪炳史冊。今常家一門雙國公,實乃其家族忠誠、浴血奮戰所獲。

常貞為兒臣之妃,誕下嫡皇長孫,常家於皇室亦有親誼。

此打油詩所言,實乃無稽之談,望父皇明鑒,莫為流言所惑,寒了功臣之心。”

朱元璋直視朱標,問道:“你就不怕常家功勳卓著,又身為外戚,權勢日盛,尾大不掉?”

朱標神情篤定,拱手而道:“父皇,常家累世忠良,一心為國,絕無貳心。

今我朝初立,正需倚仗這般功臣宿將,以安社稷、撫民心。

常家若知父皇信重,必當愈加竭誠儘忠。

再者,兒臣與常貞伉儷情深,常家因親誼亦當護我皇室。

兒臣以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方為馭下之道,亦能令臣子感恩圖報,父皇以為如何?”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