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增設新糧食基地,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邊疆諸地,今時竟遼東最為安穩,且不時能開疆拓土,此足證常孤雛之能。

雖吐蕃叛亂已為沐英、鄧愈所平,然仍需遣人往彼處鎮撫。

朝廷商議有定,遂確定人選,遣往吐蕃之地。

福建之地,李文忠與胡惟庸之人相互角力,鬥智鬥勇,已稍擾民生。

今胡惟庸之人染指福建鹽務,徇私肥己,李文忠已上奏疏,然久無回音。

糧食基地亦被折騰得不成樣子,若非每年收成指標相壓,胡惟庸黨羽行徑恐更為張狂。

胡惟庸奏請於湖廣之地增設一糧食基地,獲朱元璋允準。

湖廣舊有糧食基地於荊州府,胡惟庸建言於長沙府亦添一處,該地人員悉由胡惟庸操辦選任。

至於新糧種,仍由遼東供之,然需當地官府出資購取。

胡惟庸整衣束冠,恭恭敬敬立於朝堂之上,向著朱元璋躬身行禮,而後神情懇切道:“陛下,今欲於長沙府增設糧食基地,所需新糧種子,遼東向來優產。

臣以為,此種子采購之資,朝廷可付其半,另一半則由當地官府籌措。

如此,朝廷既能稍減開支,又可令地方有所擔當,於糧種購置一事,或更為順遂。望陛下恩準。”

胡惟庸同黨於側,趕忙附和,滿臉諂媚道:“陛下,依臣之見,不妨令遼東降價提供新糧種子。此乃關乎民生之國家大事,想來遼東方麵定能明曉大義,斷不會不識大體。如此一來,朝廷與地方皆可減輕負擔,實乃兩全之策啊。”

楊憲聞此,當即整冠出列,拱手躬身,神色凝重啟奏道:“陛下,遼東之地,雖物產尚豐,然其亦有本地民生待哺。

向各處糧食基地售糧種,所得本就微薄。

且育種一事,需耗費巨量人力精力,方能育出良種。

若強令遼東降價,實乃於其發展有礙。臣試問,若易地而處,令其他地區給遼東優惠,彼等可願意?此事關乎公平,更涉遼東百姓生計,還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微微頷首,目光讚許地看向楊憲,道:“楊卿所言極是,此事確需周全考量。”

言罷,轉首看向戶部官員,問道:“咱意以國庫出一半購種之資,爾等戶部對此可有難處?”

戶部侍郎趕忙出列,恭敬地躬身行禮,而後啟奏道:“陛下,臣以為可全由戶部出資。至於長沙府新置的糧食基地,可照舊例,與其他糧食基地同規,每年上繳糧食之數與產量要求,皆依前例施行。”

胡惟庸聞戶部侍郎之言,心下頓時不悅。其所以提議朝廷與地方各出半數,往遼東采買新糧糧種,實欲於當地留存更多糧食。至於留存之糧作何用,胡惟庸自有打算。今戶部侍郎此言,豈不壞其計劃?

胡惟庸出列奏道:“陛下,此糧食基地之糧,雖大部充入國庫,餘者留存當地糧倉,以備賑災等需。然若全由國庫出資,屆時留於當地之糧必減。

一旦各地有災,朝廷調糧運往災區,損耗必大。莫若令當地出資一半,留一半糧於當地。如此,每遇災情,既能減損耗,且賑災亦可更為及時。”

戶部侍郎問胡惟庸曰:“胡相,若當地與朝廷各出其半,此糧食基地之審核事宜當如何行之?一旦當地隱瞞、貪墨糧食,又從何而知?”

胡惟庸未料這戶部侍郎竟如此固執。現今朝堂之中,眾人於他這右相皆存幾分敬意,看來是時候警示戶部一番了。

胡惟庸奏道:“陛下,朝廷與當地各出財資半數,自當由朝廷與當地官員共監之。此糧食基地,究其根本乃屬國家,監察之權依例行使便是。”

楊憲問曰:“那糧食基地之管理人員,是由朝廷選派,還是由當地官府選派?”

胡惟庸道:“自是由當地官府任選,本地人於當地地理環境及諸事,所知更為詳熟。”

楊憲聞之,便不再言。此中貓膩與操作餘地甚大,楊憲自知不可再涉其中,話至此處,便待朱元璋定奪。

朱元璋於胡惟庸所謀,心中明晰。然仍允胡惟庸所言,令國庫與當地官府各出半數錢財,往遼東購新糧糧種。至於長沙府糧食基地之管理人員,皆於當地擇人充任。

如此,則湖廣之地有兩處糧食基地,其一為荊州府,其一為長沙府。

荊州府之糧食基地,胡惟庸雖有所涉,然欲全控之,實非易事。蓋荊州府糧食基地背後,尚有太子朱標。然長沙府之糧食基地,則全由胡惟庸決斷。

浙東官員見朱元璋允胡惟庸於長沙府新建糧食基地之議,覺浙江之地亦可增一處,遂向朱元璋奏請。

浙江之地,甚宜植糧。若於此增設一處糧食基地,屆時浙江之糧,必較今多出許多。

浙東諸官員出列,恭敬奏道:“陛下,浙江之地,河網交錯,土壤肥沃,氣候溫潤,實乃天賜之糧倉,極宜種糧。

若能於此增設一處糧食基地,以精耕之法、良善之種,廣植稻粟。

待豐收之時,浙江之糧儲必數倍於今。

不僅可充實國庫,以備不時之需,亦可惠及百姓,使民生安穩。

且增設此基地,或可帶動周邊農事之興,商賈之盛,於國於民,皆為大利,望陛下恩準。”

朱元璋聞浙東官員所奏,陷入沉思。

他知浙江之地利,然增設糧食基地,關乎民生、財政、地方治理諸多方麵,不可貿然決斷。

沉吟良久,心中權衡利弊:浙江若增此基地,糧食增產,可固國本,且於浙東經濟亦有裨益;但新設基地,需調配人力、物力、財力,亦恐滋生弊端。

思索再三,朱元璋抬眼,開口道:“浙東之地,既有如此良基,增設糧食基地一事,便依卿等所奏。

然此事重大,需選派賢能,妥善籌備,不得有誤。

一應事宜,皆要以利民富國為要,若有懈怠瀆職、中飽私囊者,要絕不姑息!”

眾臣聞之,皆伏地謝恩。

浙東集團此番也算扳回一局,然胡惟庸對此,未置一詞。

浙江之地,士紳豪族彙聚,土地兼並之狀甚重。欲建成此新糧之糧食基地,談何容易。屆時,胡惟庸若再從中作梗,還怕難製浙東集團?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