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朱標北巡,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覺朱標所言有理,遂從其議,遣朝中素有賢名、德望頗高的老臣,攜諸多珍奇異寶,以極高規格禮儀往曲阜誠邀孔家入朝。

老臣至曲阜,依禮求見孔家主事之人,表明來意,詳述朱元璋對孔家學識德行之敬重,及期望孔家入朝襄助大明、共興教化之願。

然孔家仗著聖人之家的名頭,竟依舊倨傲無禮。

孔家主事者言語輕蔑,提出諸多刁難之辭,稱大明禮儀規製尚未完備,難承聖人之道,又言朝廷用人方略多有瑕疵,若不依孔家所言變革,斷難入朝輔佐。

老臣好言相勸,反複解釋,孔家卻充耳不聞,執意刁難,令老臣處境尷尬,使命難以達成。

老臣無奈,隻得怏怏回京複命。

朝堂之上,老臣將曲阜之行詳述,言及孔家種種刁難與倨傲之態,聲淚俱下。

朱元璋聞之,臉色驟變,怒目圓睜,雙手緊握龍椅扶手,指節泛白。

朱元璋盛怒之下,即刻下旨:“著即撤去孔家於曲阜一應優渥待遇,凡曲阜與孔家相關之地方官職,一概裁撤,以儆其傲慢無禮之態!”

朝臣聞朱元璋旨意,旋即代孔家求情。

聖人之家,為士林表率,不可輕慢,不可妄動。

“聖上明鑒,孔家傳承千載,教化之功,澤被萬民。其於國之文治,裨益匪淺。若驟加處置,恐寒天下士子之心,於江山社稷,亦多有不利,還望聖上寬宥孔家。”

胡惟庸趨步出列,拱手啟奏:“陛下,朝臣所言極是。孔氏一門,德馨名顯,曆代皆蒙尊崇。今若貿然行事,恐致天下洶洶,非議叢生,於陛下聖名、朝堂安穩皆有妨害。還望陛下念其累世功績,從輕發落,以彰陛下寬仁之德。”

楊憲欲懟胡惟庸,然念己亦為儒學門生,遂止。

朱元璋睨視諸朝臣,目光森冷。

退朝之後,朱元璋向朱標發問:“如此孔家,真於國有益乎?”

朱標不知何以作答,論起來,朱標亦算儒學門生。

然朱標憶起往昔常孤雛對曲阜孔家之評,稱孔家仗聖人之名,不行聖人之事。不過恃祖輩蔭庇,乃世修降表之徒。

此等言語,朱標不便直言,然略作提點於朱元璋,倒也無妨。

朱標道:“父皇,可還記得常大哥對孔家之評?”

朱元璋即刻憶起,彼時常孤雛於遼東招募書生為學堂先生,遭孔家刁難,常孤雛遂稱孔家乃世修降表之輩,致雙方頗生嫌隙。

朱元璋問朱標:“那小子於遼東興辦學堂,不知成效怎樣,你修書問他。”

朱標一愣,望向朱元璋:“父皇,您自個兒問他豈不省事?”

朱元璋一甩衣袖:“你與他親近些,叫你問便問。”

朱標無奈,隻得應諾。

朱標與朱元璋作彆,旋即折返東宮。

東宮之內,常貞已置佳肴,皆其親手下廚烹製。

朱標與常貞一同享用畢,二人於後花園相依而談。

朱標道:“貞姐姐,父皇命我問常大哥遼東學堂興辦情形,不知究竟怎樣,我心中也頗是好奇。”

常貞依偎於朱標懷中,道:“那你問他便是。”

常貞自成為太子妃後,與常孤雛書信往來漸稀,蓋因需避嫌疑。

常孤雛今為封疆大吏,且屬外戚,常貞身為其妹,不可不明事理。

然常孤雛常自遼東送物歸來。其一予家中,其一送東宮,更有少許獻於宮中。

朱標道:“我欲親赴遼東一行,瞧瞧現今遼東是何模樣。”

常貞抬頭望向朱標:“父皇能允準?”

朱標笑道:“我可借北巡為由,順道往遼東。且我若離去,父皇行事也更為便利。”

常貞會意朱標弦外之音,便未多語。

次日,朱標往見朱元璋,陳以北巡之意。

朱元璋挑眉問道:“為何忽生北巡之念?”

朱標答道:“兒臣聽聞北方近日民情有變,諸多事宜亟待詳察,且北方邊防亦需巡視整飭,兒臣願代父皇前往,一探究竟,也好為父皇分憂。”

朱元璋微微頷首,沉吟片刻道:“北地廣袤,諸事繁雜,你此去須得事事小心,不可有絲毫懈怠。若遇難處,及時奏報。”

朱標躬身應道:“父皇放心,兒臣定當謹小慎微,將諸事處置妥當,不負父皇所托。”

朝臣聞朱標將北巡,諸多人心生疑竇,猜不透此中深意。

或私議:“太子素居東宮,此次北巡,是皇上旨意,還是另有他圖?”

亦有人忖度:“北地不比京師,諸事複雜,太子此舉,莫非彆有謀劃?”

李善長心思敏銳,暗自猜出了幾分朱標北巡之意。

他尋得胡惟庸,屏退左右,低聲告誡道:“太子此番北巡,其中或有深意。你近來行事,須得低調些,莫要招惹事端,以免授人以柄。”

胡惟庸微微一怔,旋即點頭稱是:“恩師所言極是,我自當收斂。”

胡惟庸心思通透,深知朱標離京後,朝中便少有人能勸住朱元璋。

若還似先前那般口無遮攔,恐命不久矣。

當下暗自警醒,行事言語愈發謹慎。

馬皇後素有勸服朱元璋之能,然其身處後宮,諸多朝堂之事,難以及時諫勸。

朱標北巡,攜常貞同行。二虎與諸多都衛司成員亦在隨行之列,此外,常遇春率一支禦林軍扈從。

有常遇春隨侍,朱標安危可保無虞。

一路之上,朱標留意體察民情,雖不乏虛應之態,然諸多端倪亦能察之。

北元不知怎生得悉大明太子北巡之訊,遂欲謀劃一場刺殺。

然念及有常遇春護駕,頓時底氣銳減。

朱標依計至山東地界,車仗安頓停當,便有孔氏族人前來迎候。

相較朱元璋,士林更喜朱標,皆言朱標具明君之相。

山東士族於朱標,禮遇備至,頌德歌功。

朱標亦回以和顏,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

又數日,朱標往訪陳園論政,深知陳園難處。陳園於山東,能至此境,已然極難。

數日後,朱標一行人自登州港登船,往遼東而去。

常孤雛遣藍玉前往接應,於金州旅順口,藍玉早領軍等候。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