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畝產驚人,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常孤雛於遼東大力推行種植雜交水稻、土豆與玉米,時至秋日,終迎碩果累累。那雜交水稻,穗長粒滿,顆顆飽滿;土豆於土中攢聚,個頭豐碩;玉米挺立田間,籽粒緊實,一片豐收盛景,令人欣喜。
於遼東之地,常孤雛所推種之雜交水稻,畝產竟達八百斤;土豆畝產亦有一千五百斤之多;玉米畝產亦至九百斤。此等產量,聞所未聞,直令遼東百姓驚愕萬分,皆歎為觀止。
常孤雛遂將此等糧食畝產情形,撰成奏章,快馬送往應天。朱元璋覽畢,大為驚駭,旋即在朝會之上,與諸臣共議此事。
朝臣議論此際,大多心存不信。皆言這天下何曾有過如此之高畝產的糧食,定是常孤雛信口胡謅、嘩眾取寵罷了,紛紛懇請朱元璋嚴加徹查!
李善長拱手向朱元璋道:“陛下,此事委實離奇。常孤雛所言畝產之數,遠超常理。遼東苦寒,如此懸殊之產量,恐難輕信。
若不徹查,恐欺君之罪蔓延,壞我朝綱。然亦不可貿然定斷,可先遣得力之人親赴遼東,實地勘驗,待查明真偽,再做定奪,方為穩妥。”
朱元璋麵露思忖之色,望向李善長問道:“依卿之見,派何人前往遼東勘驗此事為宜?”
李善長略作沉吟,躬身拱手道:“陛下,劉伯溫博古通今,心思縝密,行事穩重。
若派他前往遼東,定能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以辨常孤雛所言真假,不負陛下所托。”
李善長此舉,暗藏心機。
推舉劉伯溫前往遼東,其一,乃是欲使劉伯溫暫離朝堂這權力紛爭之地,削弱其於朝中影響力。
其二,他料想若遼東糧食畝產之事有假,以劉伯溫剛正不阿之性情,勢必如實奏報。
如此,劉伯溫便會得罪常孤雛。
待那時,李善長等人欲對付劉伯溫,阻力自會消減許多,行事也能更為順遂。
朱元璋看向劉伯溫,問道:“劉伯溫,咱欲派你前往遼東,勘驗那糧食畝產之事,你可願意?”
劉伯溫心思敏銳,瞬間洞悉李善長此舉背後深意。
然他未有絲毫猶豫,當即拱手應道:“陛下重托,臣豈敢推辭,定當不負聖望,將此事查個明白。”
下朝之後,朱元璋前往乾清宮。
見著馬皇後,朱元璋說道:“妹子,今日朝堂之上,常孤雛自遼東送來奏章,言其推行種植之雜交水稻畝產八百斤,土豆畝產一千五百斤,玉米畝產九百斤。
此等產量,實乃聞所未聞,咱與眾臣議論,朝臣多有不信,咱亦心下難安呐。”
朱元璋搖頭歎道:“妹子,咱實在難以相信,這世上竟有水稻畝產可達八百斤之數。
那常孤雛還提及什麼土豆與玉米,突然更是聞所未聞,畝產之高,實在超乎常理,叫咱如何能信?”
馬皇後聞罷,亦是心頭一驚。
她知常孤雛行軍打仗常有奇謀,令人意料不及,這尚可理解。
然這糧食畝產之事,實在聞所未聞,竟至如此之高。
稍作思忖,馬皇後望向朱元璋,輕聲問道:“重八,此事如此蹊蹺,不知您作何處置?”
朱元璋便將派劉伯溫前往遼東勘驗之事,如實相告。
馬皇後聰慧過人,瞬間猜透其中端倪,深知李善長推舉劉伯溫前往遼東之舉,已然涉及黨爭。
她看向朱元璋,道:“重八,李善長讓劉伯溫去遼東,這背後的心思你豈會不知?
我且問你,若是劉伯溫此番前去,發覺那糧食畝產之事有假,以他的性子,必定如實回奏。
你想啊,小孤雛要是因此受罰,能不記恨劉伯溫嗎?如此一來,不正好遂了李善長他們的心意?”
朱元璋心中自然對其中門道一清二楚,卻仍是找借口道:“妹子,莫要扯遠了。此次常孤雛於遼東奏報之事,若果真是假,那便是實打實的欺君之罪。咱隻論這事兒本身,莫要扯些旁的有的沒的。”
常孤雛早料到朝中對此事必有疑議。
故而,他特意在各處糧食基地預留了部分土地,暫未收割。
他心下思忖,朱元璋必定會遣官員前來核查。
畢竟,若將所有糧食一並收訖,屆時,來人若咬定這些糧食並非產自本地,而是四處搜羅而來,借此誣陷他謊報畝產,那可就百口莫辯了。
朝中部分官員,暗中與山東士族豪紳勾結,於民間大肆攻訐常孤雛,宣稱其謊報糧食畝產,犯下欺君罔上之罪。一時間,流言蜚語在市井坊間肆意流傳,對常孤雛聲譽造成極壞影響。
劉伯溫在北上途中,聽聞此類流言蜚語,心中暗自思忖。
當下朝堂之中,黨爭之勢已然初現端倪,各方勢力為瓜分利益,紛紛各立山頭。
像常孤雛這般嶄露頭角的新銳,自然成為眾人眼中的“眼中釘”,難免遭受那些勢力的打擊排擠。
此情形之下,自己此次遼東之行,更是責任重大,容不得絲毫馬虎。
劉伯溫心中暗暗祈願,常孤雛奏章所書畝產之事屬實。
他知此番遼東之行,乃是李善長的陽謀。
劉伯溫心底裡實不願得罪常孤雛,他知常孤雛之才,乃是大明未來之柱石,怎能因他人算計而遭毀折。
劉伯溫終至蓋州,常孤雛早遣人恭迎。
二人相見,互行見禮之儀,而後一番寒暄。
常孤雛向劉伯溫言道:“劉先生,此番北上,一路鞍馬勞頓,實是辛苦。吾已設宴,還望先生入座。”
劉伯溫向常孤雛言曰:“常大人,吾此番前往遼東,皆因大人所奏報之畝產一事。其畝產之數,堪稱驚人,天下恐無人敢信。大人想必亦知此事之輕重緩急,依吾之見,莫若先去勘驗畝產,待勘驗完畢,再宴飲不遲。”
常孤雛早料劉伯溫會有此反應,遂使人取來新製未久的土豆餅,以油紙包好,遞與劉伯溫,旋即說道:“劉先生,此乃以土豆製成之土豆餅,權可作一時充饑之物,先生且食之,否則收糧之際,若因腹饑而暈厥,恐非善事。”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