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雙線大捷,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說常遇春擊退納哈出後,揮師北逐三千裡。
稍作休整,常遇春當機立斷,決意親率大軍,直搗北元之上都。
元順帝聞此消息,嚇得肝膽俱裂。
奇皇後與北元太子亦無心再行內鬥,皆是神色倉皇之態。
原本奇皇後欲使高麗出兵相援,然高麗方麵卻予拒絕。
蓋因常孤雛與劉益合兵,已占據遼東大部,高麗此時豈敢觸犯常孤雛之怒。
元順帝急詔王保保速歸元上都。
王保保本就無意再與徐達纏鬥,此前又連遭徐達數陣挫敗,接詔後便即刻引兵奔赴上都。
常遇春親率九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徑直搗向北元上都開平。
王保保匆忙率軍來救,怎奈難敵常遇春之勇,終是潰敗,隻得護持元順帝等皇族,倉惶逃往應昌。
常遇春留少許兵馬鎮守開平,旋即率餘部緊追元順帝。
一路追至北黃河地界,然終究還是讓元順帝等人逃脫,僅擒獲數位王公及數萬北元士卒。
常遇春一路順遂,勢如破竹。
而常孤雛與劉益在與納哈出的交鋒中,亦是占儘上風。
納哈出領地急劇縮減,於常孤雛所率遼東軍攻勢之下,節節敗退。
北伐與遼東之捷報,頻傳至應天府。朝堂之上,喝彩之聲此起彼伏。
文臣皆頌朱元璋英明神武,有決勝千裡之能。
武將們聞同袍獲此大捷,亦是滿心歡喜,然其間羨慕之情,亦頗為濃烈。
退朝之後,胡惟庸徑至李善長府邸。
胡惟庸對李善長言道:“恩師,未曾想這常孤雛竟能將戰機把握得如此精準,遼東之地,幾可儘入大明版圖矣。”
李善長頷首稱是。
胡惟庸又續道:“若彼時能狠下心來,多撥些糧草輜重予遼東,便好了。
唉,現今常孤雛不借外力,獨力解決遼東之事,此等功勞,實在是大得很呐。”
李善長道:“此刻說這些,又有何益?但常孤雛能建此赫赫戰功,實乃我大明之福!
今常孤雛為大明開疆拓土,據有遼東,且北伐亦頗有成效,北元之患,已除七八。
大明由此獲休養生息之佳境,此誠為幸事。”
胡惟庸卻不禁歎息道:“然前些時日,我往常府拜訪,竟遭婉拒。
以常遇春之為人,斷不會出此舉措。
恩師,您說,此莫非是常孤雛暗中示意?”
李善長對胡惟庸道:“惟庸啊,你心太急了。若論常遇春,自然不會如此行事。
可這常孤雛非其父可比,那小子機靈過人。
當下欲將常孤雛納入淮西陣營,恐非易事。
況且如今常孤雛立下不世之功,聖上亦不會容他輕易站隊。”
胡惟庸眉頭微皺,道:“恩師,如今朝堂之中,文臣多出自浙東。
我淮西雖武勳眾多,然日後治天下,終究需仰仗文人。
若不能拉攏得力外援,往後如何能與浙東相爭?”
李善長放下茶杯,道:“罷了,莫談這些。
與其空想,不如多思忖如何爭得更大決策權。
中書省務必牢牢掌控,隻要握住中書省,往後朝堂之上,究竟是淮西文官多,還是浙東文官多,皆由中書省定奪。”
李善長又接著說道:“此前陛下擢你為太常寺卿,你理當勤勉任事,多加表現。
屆時,我再向陛下舉薦,助你得入中書省。”
胡惟庸趕忙起身,恭敬下拜,謝道:“多謝恩師栽培!”
於劉伯溫府邸之中,劉璉在側侍奉劉伯溫。
劉璉向劉伯溫發問:“父親,今朝廷捷報屢屢傳來,為何您卻毫無喜色?”
劉伯溫手捧書卷,一邊翻看,一邊說道:“朝廷捷報頻傳,本乃可喜之事。
然非所有欣喜皆需形於色。”
劉伯溫又續道:“今北伐初建功勳,遼東亦幾為常孤雛平定。然此後,局勢反倒更為險峻呐。”
劉璉麵露疑惑,問道:“父親,此言怎講?”
劉伯溫喟然一歎,道:“今北元遭重創,短時間內無力再滋事端。
然大明各處百廢待興,朝堂之中官員空缺頗多。
你且思忖,這般情形下,難道無人覬覦那些官位?
而欲謀此位,又須借助何人之力?
如此種種爭鬥,你說能不危險?”
劉璉瞳孔驟縮,驚道:“父親,您所言……可是黨爭?”
劉伯溫緩緩頷首,歎道:“自古迄今,黨爭皆足以誤國啊。唉。”
劉璉趕忙說道:“父親,近日來您常被傳為浙東黨魁,為何您不加以澄清?
倘若陛下信以為真,屆時又當如何是好?”
劉伯溫放下手中書卷,起身緩行兩步,言道:“此類情事,陛下洞若觀火,隻是暫未明言。
我若刻意辯白,反似坐實了浙東黨魁之名。
陛下此招,實在高妙!真令人既生敬服,又感畏懼。”
劉伯溫心中明晰,似朱元璋這等帝王,定欲將權柄集於一身。
今大明初立,中書省代行相權之責,且權柄頗重,此必為朱元璋所忌。
是以,朱元璋佯裝未見所謂黨爭之事,恐是意在放長線釣大魚,待時機成熟,便施雷霆之策。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劉伯溫對此實有切膚之感。
其間無奈之情,又有何人能知?
劉璉忽憶起常孤雛,遂向劉伯溫問道:“父親,那常孤雛出身淮西,日後必是功勳卓著。
倘若他站定淮西陣營,如此一來,這黨爭豈不形同虛設?”
劉伯溫聞之,不禁笑道:“璉兒,此節你無需憂慮。
常孤雛此人,斷不會輕易站隊。
若真有所向,也隻會擇陛下或是太子。
除此二者,無論淮西、浙東,他皆不會理會。
此子聰慧過人,深諳韜光養晦、藏鋒露拙之道。”
暫不提應天府朝堂之上的明爭暗鬥。
單說遼東方向,常孤雛攻打納哈出之際,秉持一原則:能儘殲之則儘殲,非至萬不得已,絕不留俘虜。
是以,常孤雛的武略值點數節節攀升。
又兼當下遼東境內推行遼東編民冊之新政,常孤雛的文韜之值亦緩緩見長。
常孤雛查閱係統商城內自身文韜、武略之值後,隻覺生平頭一遭如此“富足”,若陡然暴富一般。
納哈出自遼東撤離,遁往漠北。
常孤雛並未窮追不舍,而是決意鞏固所得戰果,儘快安撫遼東民心。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