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王保保敗走定西,觀音奴借道遼東!,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說王保保退踞定西,圖謀再舉,欲以蘭州為局,行圍點打援之謀。
其令精銳士卒,進逼蘭州,將蘭州城四麵圍困,圍得水泄不通,以作“圍點”之勢。
一麵遣細作於周邊散布消息,故意泄露蘭州被圍之情,誘使明軍來援。
又暗地於援兵必經之路,擇險要之地,設下重重伏兵,隻待援兵踏入此境,便出其不意,伏兵儘起,殺他個措手不及,此乃其“打援”之策。
妄圖借此番謀劃,重創北伐明軍,扭轉局勢。
徐達與常遇春率部疾趨定西。
二人一抵此地,便識破王保保圍點打援之計。
徐常二人並未貿然攻城,而是穩紮穩打,謀定後動。
先遣小股精銳,佯裝攻城,以作試探。
趁夜潛入,驚擾敵營;於白日佯攻,旋即退去。
同時,又分遣數支輕騎,趁敵軍懈怠之時,突襲其糧草輜重之所,劫營擾敵。
如此往複,令王保保大軍顧此失彼,疲於奔命,陣腳漸亂。
北伐大軍之眾,數倍於王保保所部,是以兵員充裕,足以施行擾敵疲敵之方略。
王保保見軍心漸沮,為振士氣,決計親率精騎,趁夜劫營。
是夜,王保保一馬當先,率部潛至明軍營地,發動猛攻。
明軍不備,一時陣腳大亂,營中呼喝聲、廝殺聲驟起。
徐達聞變,見有士卒畏敵退縮,當即喝令斬首示眾,以正軍法。
旋即親自擂鼓,聲震四野,高呼:“眾將士,勿懼!隨吾破敵!”
士氣為之一振。
徐達指揮若定,調遣各路兵馬,有序迎敵。
一番惡戰,明軍漸漸穩住陣腳,反擊之勢愈猛。
王保保見難以得手,又恐陷入重圍,隻得率軍倉皇而退。
王保保劫營一役,提振軍心,豈料事與違。
劫營失敗後,眾人皆如驚弓之鳥,士氣低落至極點,軍心大亂。
隊伍之中,交頭接耳,徘徊踟躕,戰意全無。
往日之軍容,此刻已七零八落。
徐達見王保保軍心大亂,知機不可失,當即便令旗一揮,大喝一聲:“追!”
麾下將士得令,趁勢掩殺而去。
王保保所部本就軍心潰散,此刻倉促應對追擊,陣腳大亂,毫無抵抗之力。
明軍所到之處,王保保軍紛紛潰敗,丟盔棄甲者不計其數。
徐達率軍大破王保保,王保保僅率殘部狼狽逃竄,其勢一潰千裡。
北伐大軍一舉攻下定西。
王保保攜妻兒並寥寥數卒,慌不擇路,一路向和林奔逃而去。
觀音奴乃喬裝易容,欲離定西。
然彼時明軍布防周密,定西各路要道,皆為其所封,水泄不通。
北向既無脫身之機,觀音奴遂扮作逃難之民,混入其中,往東而行。
一路行來,觀音奴見明軍所克之地,民心雖猶有波動,然大體觀之,已現安定之象。
且各處關隘駐守之明軍,並未如北元之軍般魚肉百姓,其軍紀之嚴,較元軍實勝之甚遠。
行至半途,觀音奴忽見明軍押解元軍將領家眷往北平而去。
觀音奴心下一驚,若被認出,必無幸理。
她蹲下身子,佯裝整理衣衫,順手抓起一把塵土,抹於麵龐,又將發髻弄亂幾分。
待明軍隊伍漸近,她忙混入路旁一群伏地叩拜的百姓之中,頭垂得極低。
隊伍行至近前,有明軍士卒側目審視眾人,觀音奴大氣不敢出,隻暗暗祈禱莫要暴露。
所幸那士卒見她不過是一蓬頭垢麵、惶恐萬分的普通民婦,便未再多加留意,隊伍繼續前行,終遠去。
觀音奴待其走遠,才悄悄直起身子,長舒一口氣,暗自慶幸躲過一劫。
曆經輾轉,觀音奴才抵北平。
北平城對四方流民早有安頓之策,觀音奴遂被納入流民管理之所。
此區域內,皆為四方避難而來者,觀音奴隱於其中,暫尋得一處安身之地。
然流民終須逐一排查、妥善安頓。
觀音奴心中暗自打好腹稿,盤算著往遼東,借道納哈出所轄地界,再設法返回漠北,而後尋機與兄長王保保相聚。
及排查至觀音奴處,她依著預先想好之托辭,巧妙應對。
排查官吏稍作問詢,竟未生疑,觀音奴就此蒙混過關,順遂編入往遼東方向之護送隊伍。
隊伍迤邐前行,終至遼東邊關諸縣境內。
護送士兵與諸縣縣令交割事務,一番清點、囑托,有條不紊。
觀音奴覷得良機,趁眾人交接忙亂之際,脫離隊伍。
此後,於邊關諸縣,她謹小慎微,低調潛行,生怕惹人注意。
常孤雛再著便服,行那微服私訪之舉,於邊關諸縣四處巡遊。
常孤雛偕同劉三、藍玉,步入一家茶館,於內落座,稍作歇息,悠然品茗。
忽聞街道之上,傳來一陣高呼:“抓住她!她偷俺的饅頭!”
常孤雛聞聲望之,但見一蓬頭垢麵之女子,手中緊攥兩個饅頭,在前疾奔。
其後,一邊關百姓怒目而追。
那女子奔逃間,裙角絆足,“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後方饅頭賣家旋即追至,見狀說道:“你這姑娘,腹中饑餓,與我言語便是,我豈會吝惜幾個饅頭不予你吃?何苦行那偷摸之事?”
女子聞此言語,一時愣住,心中暗自思忖:“這遼東邊關諸縣之百姓,竟如此良善麼?”
女子聽聞,便將手中饅頭遞還賣家。
賣家卻將饅頭推回,說道:“你自個兒吃吧。姑娘,你是哪戶人家的?莫若去官府走一遭,讓官家送你還鄉。”
觀音奴答道:“家中如今僅餘我一人,實是為避戰亂,逃難至此。”
賣家未作他想,輕歎一聲:“唉,大家都活得不易。姑娘你還是去官府,咱這縣上的官府,定會給你妥善安頓。”
觀音奴佯裝頷首稱是,待那賣家離去,便執饅頭起身,舉步前行,然所去方向,並非縣衙所在。
常孤雛見狀,當即起身,步出茶館,舉步跟去。
藍玉亦急忙起身,隨後追趕。
劉三則留下茶錢,旋即匆匆跟上。
行至一處幽巷,觀音奴駐足,回首望向常孤雛,問道:“這位公子,一路尾隨於我,所為何事?”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