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毛驤調查,常孤雛斷後路!,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邊關諸縣土地收歸一事,正有條而不紊地推進。

然當地一些豪紳見此情形,竟群起鬨事,口口聲聲言要往布政使司處去狀告此事。

邊關諸縣縣令見此情景,頗感頭疼。

他們不似常孤雛那般具雷霆之手段,唯能好言勸慰、多方安撫。

然諸士紳於邊關諸縣縣令,並無幾分情麵可賣。

諸縣縣令遂將此情形呈報於常孤雛。

常孤雛聞知後,示意諸縣令且由著這些士紳鬨事,然有一節需謹記,務必看護好百姓,莫使百姓為士紳所蠱惑。

諸位縣令得常孤雛之令後,愈發犯難。

邊關百姓眾多,以他們之力,何能儘皆看顧周全?

況且那些士紳稍費些錢財,許以好處,蠱惑部分百姓鬨事並非難事。

時下縣衙吏員本就不多,雖說增設了縣兵、鎮輔兵與鄉勇,卻尚未成氣候,實不知能否彈壓得住。

遼東軍中軍大帳內,劉三立於常孤雛身畔,問道:“將軍,此番士紳鬨事,您緣何不加以鎮壓呢?”

常孤雛神色冷峻,淡淡道:“有雲,欲使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且由他們鬨去。”

劉三麵露憂色,說道:“將軍,倘若那些士紳煽動百姓一同鬨事,屆時恐局麵失控,難以收拾啊。”

常孤雛深知劉三所憂何事,然他已然遣出部分士卒下鄉,詳明遼東邊民策諸事。

若仍有部分百姓執意跟著鬨事,常孤雛雖不會對其如何苛責,卻也備有相應懲戒之策。

常孤雛以為,人可無知,卻不該蠢笨如豕。

有一詞形容得頗為恰當,即“非蠢即壞”。

當一人蠢笨至極,便幾近於壞人之列。

此類人似行屍走肉,難以教化,終是害人害己。

既蒙朱元璋授予軍政大權,常孤雛自當借此良機,予大明一番小小之震動。

諸士紳見常孤雛毫無舉動,心下便忖度常孤雛定是自覺理虧,生怕事端鬨大,故而未派兵彈壓。

如此,諸士紳愈發得意忘形、張狂無忌,競相使錢用財,煽動百姓同他們一道大鬨縣衙。

然於這遼東邊關,大多百姓對常孤雛信賴有加。

皆因這四載歲月,常孤雛守關功績卓著,且常助百姓排憂解難,比之諸多地方官員,更能體恤百姓疾苦。

隻是,終有少許愚鈍之人,為那錢財所惑,致心智蒙塵。

那些隨鄉紳鬨事的百姓,不聽鄰裡苦勸,反倒覺鄉紳所言有理。

他們心想,這土地若被官府收去,即便日後能從官府承包耕種,可萬一哪天官府不悅,將田地收回,自己豈不要活活餓死?

有明白事理的鄰裡,向他們細解遼東邊民策裡承包田地之規,言明官府與百姓間有契約為憑,斷不會如此輕易出爾反爾。

然那些執意鬨事之百姓,卻認定大明官府未見得比蒙元朝廷強。

他們道:“‘官’字兩張口,上頭要飽腹,下頭亦需飽腹,若吃不飽,便要來盤剝百姓。數千年來,向來如此。”

鄰裡見勸說無果,隻得歎道:“即便你們信不過官府,難道還信不過常將軍?

這四年來,常將軍為我等邊關百姓謀了多少福祉?

若非常將軍,我等焉能在這遼東邊關安心耕種,養家糊口?

切莫因一時之利,鑄下大錯啊!”

那鬨事的百姓冷笑一聲,說道:“不錯,常將軍對我等確有大恩。

可權力最易惑人心,誰曉得常將軍如今做了這邊關諸縣的父母官,會不會變了心性?

你又非他腹中蛔蟲,亦非他心頭之肉,怎知他心裡所想?”

鄰裡聽聞,一拍大腿,歎道:“罷了,罷了!好言難勸該死的鬼,隨你們去吧!到時候可莫要追悔莫及。”

在士紳領著部分百姓於邊關諸縣大鬨之際,毛驤亦已抵至遼東,旋即著手查訪遼東邊民策諸事。

那士紳與百姓鬨事之種種情狀,皆被毛驤一一記錄在冊。

毛驤尋得一位旁觀熱鬨的百姓,問道:“老鄉,這些人怎的有這般膽子大鬨縣衙?難道不怕被治罪麼?”

那百姓瞧了毛驤一眼,說道:“好言難勸該死的鬼,這群不知感恩的人,遲早得被常將軍收拾。”

毛驤頗感意外,遂問道:“老鄉何出此言?他們緣何要大鬨縣衙呢?”

百姓見毛驤問題不斷,上下打量他幾眼,道:“聽你口音,你並非遼東本地人吧?”

毛驤微微一笑,拱手作禮道:“在下乃南方人氏,此番是前來這邊省親的。”

百姓倒也不甚在意,隨口調侃道:“你們這些天南地北來的,倒也有趣。”

隨後,百姓便將事情本末與毛驤細細道來:“皆因士紳抵觸遼東邊民策,這才煽動一些百姓生事。”

百姓接著說道:“此政策於我等百姓,實則並無壞處,反倒能杜絕士紳兼並土地之弊。當然,能如此,皆賴常將軍這般賢能之人做這父母官呐。”

毛驤聞之,心中已然明晰:遼東百姓大多對常孤雛信賴有加,這遼東邊民策確是利大於弊。

然此策之於地主士紳,卻不啻於釜底抽薪,要命得緊。

原來常孤雛本意純善,所定政策亦無大恙,唯獨未曾周全士紳階層。

戰時之際,士紳階層或作鳥獸散,或與地方軍相勾結。

至於承平之時,彼等大多故態複萌,重拾往昔剝削之態。

常孤雛所定遼東邊民策,有意將士紳摒棄。

一則,遼東諸縣地域有限,他自信有能力掌控局麵;二則,常孤雛內心對士紳深惡痛絕。

隨著查訪漸深,毛驤終是將遼東諸事梳理明晰。

他暗自欽佩常孤雛之膽識氣魄,然此事終究難以隱瞞,朝堂必定知曉。

屆時,常孤雛又當以何策應對?

朝堂之上,不乏各地士族出身之官員。一旦彼等得知常孤雛此舉,必定紛紛群起而攻之。

蓋因遼東邊民策若得成功施行,日後便有推廣之可能。

而此等可能,於彼輩而言,決然不可出現!

恰在毛驤預備返回應天府之際,常孤雛所發新令頒布:但凡阻礙遼東邊民策推行之人,無論士紳亦或百姓,一概革除戶籍,逐出遼東諸縣,淪為流民!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