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軍政合一,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見朱標為常孤雛出言相護,便說道:“然其違抗旨意,依你之見,咱非但不懲處他,反倒還要獎賞他不成?”
朱標頷首而言:“正是,父皇。常大哥雖違抗旨意返回遼東,然其心皆係於大明。”
朱元璋向朱標問道:“如此,這規矩還守是不守?他既做了這出頭之人,若旁人皆效仿之,你說,咱當如何處置?”
朱標稟道:“父皇,萬事不可拘泥舊規、一概而論,當就事論事。此次常大哥回返遼東,實因遼東突發變故,故而事急從權,實不該罰。且常大哥為保遼東安穩,不顧自身傷病,決然返歸,此乃赤膽忠心,理當受賞。”
朱元璋聞朱標所言,沉吟片刻,繼而說道:“好,此番便依你所言,咱不罰常孤雛,亦予賞賜,然下不為例。”
旋即,朱元璋又接著說道:“罷了,你且往中書省傳旨,令其擬詔,著常孤雛兼領遼東邊關政務,咱要讓他多擔些擔子。
邊關軍政事務,皆由他統管。
若他料理不善,休怪咱撤去他的官職。”
朱標聞之,心中暗喜。
雖父皇言是給常孤雛增添重擔,實則是變相加予他更多權柄。
朱標領命道:“是,父皇,兒臣這便前往。”
言罷,朱標即離了乾清宮,往中書省而去。
朱標至中書省,向李善長詳明朱元璋旨意。
李善長聞罷,心中訝然,暗自思忖:這常孤雛怎的又獲朱元璋賞賜?如此一來,常孤雛於遼東邊關軍政儘握,儼然成了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朱標離去後,於中書省襄助事務的胡惟庸步至李善長身畔,問道:“恩師,陛下對常孤雛寵愛有加啊,如今朝堂之上,似唯有他與沐英手握軍政大權。”
李善長頷首道:“正是,這小孤雛著實不凡,短短數年,竟能至此境地,實乃我淮西之榮耀。”
李善長自是將常孤雛視作淮西勳貴,畢竟常孤雛的義父常遇春本就是淮西人士。
然胡惟庸卻存彆樣見解,道:“恩師,這常小將軍似與我淮西眾人並不親近,平素多有疏離之態,不知此是何故?”
李善長思忖片刻,說道:“這小孤雛此舉,乃是避嫌。
若常家僅常遇春一人,倒也無妨。
可如今常孤雛已然迅速嶄露頭角,屆時常家一門雙傑,諸多事宜自當避諱。
或許常遇春未慮及此,然這常孤雛精靈聰慧,心思剔透,實不簡單呐。”
胡惟庸笑道:“誠然如是。常大帥當真是福澤深厚,收得這般出眾的義子。”
今徐達、常遇春正率軍北伐,待北伐功成歸來,料想朱元璋便要論功行賞,加封諸臣。
屆時,常家必定榮耀非凡,風光無限。
未幾,中書省所擬詔書便發往遼東。
自此,遼東政務自山東布政使司中分立而出。
待常孤雛接到詔書,不禁一愣。
此刻的朱元璋,令他頗感陌生,怎的竟將這軍政大權毫無保留地交付於他?
這究竟是出於信任,還是意在試探?
並非常孤雛無端多慮,實是朱元璋行事,叫他不得不如此思量。
馬雲與葉旺聞知詔書內容,當即向常孤雛恭賀道:“將軍自此成為封疆大吏,真乃可喜可賀之事!”
常孤雛問道:“喜從何處來?又因何而賀?”
葉旺一怔,心下暗忖,怎的瞧著常孤雛似無喜悅之意?
旋即說道:“將軍如今軍政大權儘握,難道這不值得慶賀一番?”
常孤雛起身,喟然長歎:“這有何可欣喜?分明是千斤重擔。若處置稍有差池,陛下天威旋即降臨。此中福禍,實難預料啊。”
馬雲與葉旺聞之,覺其所言有理,頃刻間便覺常孤雛雖軍政大權在握,卻也並非全然輕鬆愜意之事,那原本令人歆羨的境況,似乎也沒那麼誘人了。
然常孤雛既已接旨,自是要肩負起相應之責。
他遂吩咐葉旺與馬雲,將此事傳至邊關諸縣,亦要知會山東布政使司,以免雙方生出嫌隙。
邊關諸縣縣令聞此詔令,人人皆如吞了蒼蠅,心中煩悶難受。
往昔遼東州縣隸屬山東布政使司轄製之時,諸事尚算順遂。
且常孤雛於邊關抵禦北元,使得諸縣民生諸事得以正常操辦。
然此卻並不意味著諸縣縣令樂意常孤雛染指縣內政務。
蓋因常孤雛對官員要求嚴苛至極,稍有差池便動輒處以斬首之刑,令諸縣縣令如履薄冰,噤若寒蟬。
前不久,那幾名被常孤雛斬首的縣令,便是前車之鑒。
實話說來,遼東邊關諸縣縣令,相較大明彆處縣令,日子過得尚算優渥。
常孤雛常以從北元劫掠來的牲畜賞賜他們。
然為官者,所求為何?
大多貪圖榮華富貴,誰人不想更為優渥?
一旦貪心萌動,那屠刀便旋即落下。
休看諸多讀書人,開口閉口皆為聖人之言,滿嘴仁義道德,實則所求不過一朝得入天子朝堂,儘享榮華富貴。
若無政績之規束,所謂體恤百姓,他們哪會放在心上。
那“父母官”之稱謂,不過淪為笑談罷了。
眾人皆欲為官,此乃不爭之事實。
然於何人麾下為官,卻大有考量。
譬如邊關諸縣縣令,受山東布政使司轄製時,並無異議,因其打點疏通較為容易。
可如今,邊關諸縣之上司變為常孤雛,眾人便覺苦不堪言。
山東布政使陳園接獲朱元璋詔令後,並未有任何異議。
既然聖上旨意是讓常孤雛兼理邊關諸縣內政,他自是欣然從命。
蓋因邊關諸縣政務繁雜,壓力頗大。
當地民風彪悍,且需時刻提防蒙元奸細混入,實乃勞神費力卻難討好處之任。
且在朱元璋正式任命之前,常孤雛便已實質掌控邊關州縣政務。
是以山東布政使陳園對此並無抵觸之意,將遼東州縣這棘手之事拋開,於他而言,倒也不失為一樁幸事。
常孤雛接手邊關諸縣政務之次日,即遣人傳召邊關諸縣縣令,令其速來軍營議事。
至第三日,邊關諸縣縣令與縣丞匆忙趕至遼東軍軍營。
之所以有縣丞前來,實因常孤雛此前剛斬數名縣令,縣丞便暫代其職。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