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2章 前因,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風住,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輕輕推開大門,才轉到後宅裡,林思衡便已看見可卿和兩個丫鬟換了一身孝服,單薄的身影正跪在火盆旁,一邊燒紙錢,一邊痛哭。

可卿看見他來,也不起身,隻是伏地而拜,語氣哀痛的喚了一聲:

“叔叔!”

林思衡歎了口氣,走近幾步,將身上的狐裘披風解下來,披在可卿身上,跪坐到可卿身旁,隨手扯了幾尺白麻,往腰間束了一道,又紮了頂孝帽戴了。

以他如今的身份,雖與可卿知交,也沒有真給秦業披麻戴孝的道理,他如今這番舉動,已經是“紆尊降貴”。

林思衡肯往身上戴孝,雖隻在這院裡,也叫她心中極是熨帖了,輕聲道:

“叔叔不必如此,可卿怎受得起?”

林思衡又替她將披風緊了緊,安慰道:

“你我之間,哪裡有什麼受得起受不起的,我也隻得在這院裡儘儘心意罷了,已是薄待了可卿。”

可卿便愈發紅了眼眶,父親病死,她如今卻隻得躲在這小院裡,不能去靈前儘孝,連父親最後一麵見不得。

雖是因求一條活路,迫不得已,陰差陽錯至此,也依舊叫可卿痛悔不已,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林思衡隻將其輕輕攬在懷裡,也並不說什麼安慰的話,等可卿哭停下來,方才道:

“我方才已去過秦家,在老大人靈前上過香,老大人的身後事辦的妥帖,秦鐘眼看著長進了。”

“鐘...鐘弟兒如何了?之前不是說他也病了一回?”

雖是秦鐘在她的“葬禮”上胡來,可她到底是還活著,氣惱了一陣,終究十幾年的姐弟情分,早也都消了氣了。

“他如今瞧著,可比在水月庵上進益多了,談吐舉止都沉穩不少。

已說了待停靈七日,便送老大人回金陵去,我留了一包銀子,給他做盤纏。秦家的老宅,我也買下了,往後若有機會,再帶你回去看看,也是一份念想。

若他往後肯在金陵用心讀書進取,來日必有一番前程,他若果真改了好,我自然拉他一把。”

可卿伏身再拜,哀泣道:

“父親身死,我為人子女,不能在靈前伺候,已是不孝,如今父親又要回江南去,此後相隔一方,隻怕連父親安葬之所,也不能尋了。”

林思衡便道:

“老大人葉落歸根,也是秦鐘的孝心,若可卿實在思念,便在這院子裡設一靈位,四時祭拜也就算了。”

可卿本就有此意,隻是這卻是極犯晦氣的事,並不敢提,此時聽林思衡主動提起,豈有不願意的,點點頭答應下來。

自覺無以為報,因念著林思衡每回來院裡,總不免玩鬨幾回,此時便道:

“叔叔大恩,可卿無以為報,隻是求叔叔可憐,我今兒實在服侍不得,叔叔若乏了,且叫寶珠瑞珠伺候著罷。”

林思衡歎了口氣,他倒也不至於這般急不可耐,隻是又緊了緊胳膊,好生安慰著,陪著可卿燒了一夜紙錢,又親自吩咐叫下人立了秦業的靈位,方才離去。

......

待停靈期滿,秦鐘便帶著老仆,一路扶靈南下,也並不曾與誰辭行,連寶玉也不再去見。

自城外渡口包了船,因有一具棺材,船家覺得晦氣,要了高價,好在有林思衡那包銀子,再加上賣了老宅的錢,算上到金陵重新置業的花費,大抵也夠用了。

冬日運河水緩,船行速度便慢了不少,秦鐘既已有悔悟之心,有心振作,每日裡便隻在秦業棺材前,一邊守著,一邊取了科舉製書來讀。

隻是腦子仍時常想起父親秦業生前對自己的責怪,便是身染重病,也不肯與他多說一句,連他煎的藥也不肯喝,終究至此。

秦鐘每每思及,隻覺前事追悔莫及,痛不欲生,那書上寫的密密麻麻的經濟學問,在他眼裡便都成了秦業的責罵,如此日複一日,連人都快要魔怔了。

王伯見此,心中焦慮不已,半道上請了一個和尚來開解,竟果真有幾分效用,秦鐘隻在誦讀佛經時,才有幾分安寧,從此便又拋開科舉,一心尋了許多佛經來看。

待入了金陵,將秦業埋進城外祖塋,秦鐘也不去城裡置業,隻在其周邊買了套小院,便在家中禮佛誦經,將俗事皆交付王伯打理。

如此又過了三個月去,待過了寒冬,春意漸起,秦鐘才自覺已慢慢消解了心魔,又經王伯苦勸,尋了個春和景明的日子,去金陵城裡散心。

金陵與神京相比,自有一番繁華熱鬨,男女如織,市井喧鬨。

早春寒意未消,秦淮河上漂著胭脂凝成的薄霧,兩岸的樓閣漸漸從徹夜的歡鬨喧囂中沉寂下來,不時有賓客從樓裡出來,互相嬉笑著拱拱手離開。

一些小丫鬟端了盆出來,將樓裡小姐洗漱過的水,隨手潑進秦淮河裡,又或是提了食盒,要去不遠處的早市買些吃食回來,見秦鐘這時候在路上走,便熱情的邀請他去自家樓裡坐坐,秦鐘也隻是連連搖頭拒絕。

秦鐘久不出門,一朝看入了迷,眼見紅塵諸景,又想起自己之前在神京,父親尚在時,與寶玉等人廝混胡鬨的日子,心中愈發悵然。

一路隨著人流往前走,尋了一處茶樓坐下,聽著市井熱鬨。

本是隨心之舉,隻是想來因果有報,一杯茶還未飲儘,耳朵裡便聽見一個熟悉的名字:

“王兄,咱們今兒還去春風樓裡?”

“唉,春風樓雖好,隻是那些姐兒也看的膩了,我倒聽聞最近城裡來了個姑子,收養了許多孤兒,就在城北四處化緣。

聽說要是有人願意給她錢,她便什麼都肯做,咱們何不過去瞧瞧?”

“這倒新鮮,那姑子從何處來的?樣貌如何?”

“這我哪知道,隻聽說是北方口音,叫什麼智能兒,據說是個年輕貌美的。”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