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授官,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風住,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萬俟穎話說一半,分明是有意在吊他胃口。

揚州回信雖還未到,林思衡也並不打算任由萬俟穎拿捏,也作出一副對陳年往事不感興趣的模樣,胡亂敷衍一番。

待萬俟穎端茶送客,林思衡便起身告辭,萬俟穎起身略送了兩步,待林思衡將要出去時,又似忽然想起來,笑道:

“說起來近日倒有一樁喜事,你們這一科的狀元杜儀,已經和江大人家的孫女定親。

老夫聽說那位韋榜眼,這些日子也很得吏部錢大人賞識啊。”

林思衡微微一愣,自己這些日子忙著搬家,倒還真沒注意杜儀和韋昭這兩個人的動向。

說起來,與他們一比,自己這位探花,在官場上引起的動靜和關注,似乎是有點小了...

這些日子雖也有不少請帖送上門來,如今細細想起,倒還真就不曾見過三品以上大員的帖子...

總不會是這些大臣的仆役,反而找不到自己的新宅?

又去城外看望一番趙樞和孫機,再往如意齋見一見鄭陽,方才與邊城回宅。

一路皺著眉頭思索,今日一行,倒也收獲頗豐,一則確定了自己的官位,果然是在翰林院,此時倒是個好去處。

二則,雖還沒弄明白楊鬆的意圖,倒也有了些線索。

隻是,萬俟穎為什麼要告訴自己,他的所求又是為何...

...

四月三十日,吏部授官。

與萬俟穎說得一致,林思衡果然得了個翰林院檢討的職位,從七品。

取了吏部告身,又得了一套青色官服,年俸四十五兩,外加二十石的祿米,倒比前明高些。

晴雯對那件官袍稀罕得不行,晚上叫林思衡換上,欣賞了好半天,末了又說回尺碼有些不合適,回頭她改改。

授官一事,雖並不與萬俟穎相乾,不過因提前得了他的提醒,按著官場上的規矩,林思衡授官次日便又提著禮物上門拜訪。

萬俟穎並沒有再提起那樁舊事,反而與他說起官場上的各種規矩人情,態度尤為親和:

“翰林院是個好地方,此番你得授翰林院檢討,往後可有什麼打算?

是準備要留在翰林院熬資曆?還是準備尋個機會往六部或是督察院,走動走動?”

“下官正不該如何是好,若能得大人指教,下官不勝感激。”

“這翰林院的官,不比彆處。

你如今既有個檢討的身份,便已經算是翰林出身,往後三五十年入閣,已是水到渠成。

不過在這之前,倒有兩條路走。

一是就留在翰林院裡熬資曆,九年一遷,最晚四十五年後便是翰林學士,屆時若陛下有意,說不得便能直接從翰林院入閣。

又或者,先從翰林院往六部去走動,或是督察院,大理寺也可,走部院這條路入閣。

就看你自己怎麼選了。”

林思衡湊趣笑道:

“如此說來,大人該走的就是第二條路了。

大人剛過四旬,正值壯年,如今便已是禮部侍郎,想來入閣之日已是不遠,如此說來,倒要恭喜大人。”

萬俟穎隻是不置可否的笑笑,見林思衡並不回答自己所問,也不以為意,忽然又道:

“你今日此來,我倒正有一樁喜事要告訴你。”

林思衡一愣,笑問道:

“大人這話倒真叫下官不得其解了,卻不知喜從何來?敢請大人示下。”

萬俟穎撫須笑道:

“汝師林如海林大人,在任六年,功勳卓著,陛下今早降旨,給林大人升了官,旨意如今正在禮部,等明日發出去,他就要從蘭台寺大夫,升任奉議大夫。”

這可真叫林思衡大喜過望,忙問道:

“既如此,家師可是要回京述職了?”

萬俟穎撫須沉吟道:

“這倒沒說,你師父林如海在揚州,身負重任,恐怕一時不得輕離。

待他在揚州功成身退,隻怕一躍便是朱紫高官了。”

林思衡臉色微微一滯,看來皇帝還是要把老師壓在揚州和鹽商爭鬥,雖說是連升三級,也不過隻是略多些俸祿銀子罷了。

雖是如此,林思衡麵上不露半點聲色,喜笑顏開道:

“承大人吉言,若果真如此,實在是皇恩浩蕩,晚輩在這裡替家師,先行謝過。”

說著,就對萬俟穎躬身一禮。

待出了宅子,林思衡麵上的笑意便陡然冷淡起來。

老師在揚州,一坐就是六年,每年為國庫多收百八十萬兩銀子,雖未能成功推行新鹽法,其功勞也不可謂不大。

吏部考功,兩次都是上中,便是按著規矩,也該遷轉了。

皇帝這是看誰好用,就要把誰往死裡用啊...

雖有些齒冷,但再怎麼說也是件喜事,林思衡略略收拾一番,帶著身邊兩個丫鬟,叫上邊城,親自去賈府報喜,也瞧一瞧黛玉...

...

黛玉正歪倒在錦榻上,穿著一身月牙白的長褂,一卷詩經遮住下半邊臉,隻露出兩隻眼睛,眼神有些迷蒙,瞧著像是在發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