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殿試,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風住,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思衡此番暗戳戳得唆使賈政送賈寶玉去書院,雖知有賈母在,一時決不能成。

不過眼下先在賈政心裡留個話,待日後寶玉再惹出事來,賈母雖能攔一次兩次,到底也有攔不住的時候。

叫你小子一天天沒事乾,往師妹那裡跑!

給寶玉挖了個坑,林思衡心滿意足的回到小院。

點起燭火,寫一封信,將自己高中的消息發回揚州去,給老師報個喜。

旋即又一頭紮進書山文海之中,籌備殿試。

綠衣也借著燭火,坐在他身邊,整理賬冊。

主仆兩人的身影被躍動的燭火映照在窗簾上,緊緊依靠在一起。

隻偶爾有幾道翻書聲,才打破這夜裡的寧靜。

...

農曆四月二十一,殿試,科舉考試最後一關。

一大早,宮城城門還沒開,就已經有一大堆新科進士等在這裡,大多麵上都還比較放鬆,畢竟殿試隻排名次,不再黜落。

這也意味著,今天來參加殿試的,再差也有個同進士出身。

辰時,鐘鼓響,宮門開。

一百五十名士子在引領官的分配下,分成兩列,往保和殿方向去。

辰時一刻,鴻臚寺卿設黃案,祭告先賢,新科進士更換袍服官靴,依會試名次排列。

辰時二刻,開保和殿門,公卿百官皆著朝服分列丹陛內外。

今日罷朝,一應國家大事皆為殿試讓路。

辰時三刻,鳴鞭,鼓樂齊鳴後,皇帝升座,新科進士叩首謝恩。

巳時初,大學士捧出考題,禮部官員分發答題紙,考生作答,四位禦史入場監試。

與此同時,宮門禁閉,禁絕出入。護軍統領稽察中、左右宮門,侍衛,護軍往來巡邏。

這樣一整套禮節流程走下來,連林思衡也開始有些緊張,坐到座位上,斂息屏聲,閉目養神片刻,並不急著答題。

待心情平複之際,再睜眼去看考題,題目隻有一道:

“試議國朝鹽鐵政策之得失。”

林思衡怔了怔,心緒複雜難言。

低頭整理一番心中湧上來的思緒。林思衡一看見這考題,便知朝廷財政艱難已經到了難以遮掩的地步,皇帝都已經開始屢屢向新科進士問策了。

看來他這是打定主意要動一動鹽法。

這幾個月裡,林思衡常與其師林如海有書信往來,言談間多有事涉朝政之事。

會試之前,林思衡有一回提起,太祖朝時有一官員,因主張開海,並改漕運為海運,結果被江南籍官員和沿海諸地的官員聯合攻擊,流放嶺南,終老異鄉。

林思衡起初有些不解,江南籍官員反對此事,尚還有說法,無非就是“百萬漕工衣食所係”那一套。

至於究竟有多少是為民,有多少是為利,見仁見智罷了。

隻是此議分明對沿海諸地有利,不但可以充盈國庫,地方上截留也可多些,說句現實點的,連貪汙都能貪得多些。

緣何沿海諸州府官員竟能如此團結一致的抵製此事?

林如海當時回信點撥:

“朝廷愈禁海,則海運之利愈大,如今隻廣州一地,開設海港,設內務府洋行,對外通商。一應收入,悉歸內府。

其餘沿海諸地,犯禁海商,半商半盜。

各州府官員,相互勾連,按級分成,得利甚巨,已成壟斷之勢。

若朝廷果然開海,則民間必蜂擁而至,雖一時海運昌盛,國庫可得豐盈,小民亦得生計。

然其失去壟斷之地位,雖仍有巨利,未必能勝於禁海之時了。”

林思衡一時又想起這段話來,如今看來,老師這一番話,字麵上說的是海禁,此時深思,竟分明也是指鹽禁之事了。

如今朝廷禁止私鹽,天下鹽業,儘操持於八大鹽商之手,坐擁壟斷之利,暗中培植打手武力,半商半匪,侵潤官場,與那些犯禁的大海商豈不如出一轍?

規矩從定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為破壞規矩的人預留了巨大的利益。

揚州鹽商,沿海盜匪,江南田土,諸如此類,莫不如是!

林思衡一時心中苦笑不已,師父其實一直什麼都明白,他看得清清楚楚,卻仍是為了這“世受皇恩”四個字,一頭撞上鐵鑄的南牆!

師父是否也曾有過後悔的時候呢?林思衡也並不清楚。

而今他能做的,也隻有儘力答完這一場考試,儘快提升自己的實力,才不算辜負了師父的殷切期望。

深吸一口氣,緊抿嘴唇,林思衡提起筆來,在紙上留下一道道漆黑的墨跡:

“ 臣聞:

夫鹽者,國之大利,民之必需。

今鹽法壅滯,弊端叢生。以致國庫空虛,百姓疲敝,何也?

皆今揚州八大鹽商壟斷民生,專擅其利。

古雲:‘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主之洪業曰富。’

鹽產於海與池井,本天然之物,宜利民而通財貨。

然今日之狀,八大鹽商恃權而霸,官商勾結,抬高鹽價。

以禁私鹽之名,行販私鹽之實,獨攬其盈,以致私鹽難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