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風住,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一早,林思衡從鹽運使司內衙彆院中蘇醒,感受著身下溫暖舒適的床榻,一時不知身在何處,過了好一會兒,腦子裡才理清紛亂的思緒,想起自己如今已身處鹽運使司衙門中,拜了林如海為師了。

自林思衡來到此方紅樓世界,無一日不心懷憂懼,膽戰心驚,而今心想事成,仰賴林如海托庇,總算安全無虞,陡然放鬆下來,又在床上打了兩個滾,竟顯露出正與其外貌相符的幾分孩子氣來。

眼見窗外天光漸明,林思衡不敢在偷懶,連忙爬起來,穿好衣物,順手把床鋪也整理一番。不多時,門外響起幾聲敲門聲,有仆婦喊道:

“衡哥兒,可醒了?可要用些早食?”

林思衡連忙上前,拉開房門,卻見門外正有一婦人,年已中旬,樣貌普通,手裡正端著一個木盤,上麵整齊擺放著四個小碗。

林思衡連忙伸手去接,那仆婦卻笑著避開,側身走進來,將碗整齊擺放在桌子上,又要去收拾床鋪,又見已收拾整潔了,不免笑著搖搖頭。

林府早餐也並不繁盛,隻一碗粳米粥,一碗雞蛋羹,一碟鹹菜,再有幾塊點心。但這對於此刻的林思衡來言,已經是尤為豐盛了。一邊坐在桌邊老老實實用飯,一邊問道:

“不知嬤嬤如何稱呼?”

那嬤嬤乃笑答道:“衡哥兒不必客氣,老身原姓喬,是太太帶過來的身邊人,跟在太太身邊坐些粗使的活計。太太已吩咐了,說老爺今日並不坐衙,叫衡哥兒不必著急,待準備妥當了再去行禮也就是了。”

頓了頓,又說道:“太太昨夜裡就已經讓門房裡將六禮備好了,衡哥兒回頭自去門房那裡取來,太太吩咐了,說老爺既已允了衡哥兒拜師一事,便已是自家人,眼下初來揚州,事多繁雜,倒不必弄許多虛禮,叫衡哥兒也不必另加添置,隻等會兒子過去敬老爺太太兩杯茶便儘可了。”

林思衡心知這嬤嬤口中的太太指的便是林如海正妻,榮國府嫡女,也是林黛玉的母親,閨名賈敏。

隻可惜原著對她也隻一兩句話草草帶過,並無多少筆墨,因此林思衡其實對她也並無什麼了解,隻是聽聞這位林夫人為自己思量如此周全,情知自己眼下身無長物,言語間已是十分關照。

心中由是感激。連忙站起來,對著內院的方向拱手道:“多謝師母掛念,弟子感激不儘,唯當勉力向學,不敢有違恩師教誨。”,言罷,深深彎腰行禮。

那嬤嬤見此便也不再多說什麼,隻是收拾了桌上已用完了的碗筷,自去尋太太複命去了。

林思衡在房中略做思量,古人拜師實是大事,眼下雖說太太派人來傳話,說是一切從簡,然自己不可不莊重,

於是叫仆從打來一盆水,淨麵,淨手,又對著鏡子整理頭發,理正衣冠,見並無什麼疏漏了,才去前院找門房,取了六禮,這六禮原是芹菜,肉乾,桂圓,紅棗,紅豆,蓮子,在籃子裡碼放整齊。

林思衡遂提了籃子,往內衙正廳方向去,一路偶見仆役下人皆向他行禮,他都一 一回禮,並無半點倨傲。

及至正廳,見兩扇大門洞開,廳內對著門正上方有一匾額,上書“進士第”三個燙金大字,匾額下掛一中堂字畫,畫中有幾株翠竹,臨風傲立,栩栩如生,字畫兩旁有一對聯,從右到左書曰: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

林如海並賈敏此時已在桌前端坐了,談笑晏晏,神情恩愛。

林思衡見此,又略略整理衣冠,快走幾步行入正廳,拜倒曰:

“弟子來遲,竟勞師父師娘久候,實在該死。”

賈敏佯嗔道:“你這孩子,既是自家人,如何有這樣多禮節,還不快起來,且自在些。”

林如海斟酌了一二,開口問道:

“昨夜裡來得匆忙,尚且不曾細問,你今年九歲,可曾上過蒙學?讀過什麼書?”

林思衡口中答道:

“弟子尚不曾進過蒙學,隻跟在父親身邊略略看看幾本書,識得幾個字,因父親喜愛唐詩的氣魄,因此跟著念過些許詩文,隻是弟子愚魯,許是不堪造就,自覺也無甚進益可言。”

原來林思衡至今都還沒有搞清楚這世界的曆史走向,隻記得原文中香菱學詩時便常念杜甫的詩,料想唐詩定是有了,

紅樓世界詩歌風流,林黛玉便是愛詩也能作詩之人,故有此一答,且先往身上沾幾分文氣。

隻是此時前輩先賢的詩也不好拿來就念,倘若一不小心出了烏龍,卻又壞了自己的形象,眼下也隻得謙虛一二,自稱愚魯了。

林如海隻道:

“你既尚不曾進過蒙學,眼下又如何便能作詩來,需知詩歌辭賦一道,陶冶情操尚可,卻不可沉迷其中,否則至多不過一個柳三變罷了。往後還需得在經義一道上多下功夫,朝廷如今已經義策問取士,詩歌隻是添頭,你不可不察。”

林思衡也尊敬道:

“弟子謹遵恩師教誨。”

林如海點點頭,站在一旁的喬嬤嬤便用木盤端著兩盞茶走上來,林思衡也並不急著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