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殘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收複燕雲十六州(三),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紫金殘魂,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勝利的喜悅如潮水般湧動著,張無忌站在城樓上,目光深邃而堅定。
雖然燕雲十六州已經歸明軍所有,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這片廣袤的土地需要穩定的治理,需要人民的安居樂業,更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
於是,張無忌果斷下令,召回正在各地巡視的五大將領——徐達、朱元璋、常遇春、湯和、李文忠。
他們帶著各自的榮耀與疲憊,迅速彙聚於大都城。
當五位大將再次聚首時,彼此的眼神中都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
張無忌端坐在帥帳之中,神色凝重而威嚴。
他緩緩開口,聲音如洪鐘般回蕩在帳內:“諸位愛將,燕雲十六州已收複,此乃我明軍之幸,亦是百姓之福。然則,和平需以武力為後盾,治理需以智謀為先導。吾欲分兵駐守各州,以確保這片土地永不再失。”
徐達聞言,挺身而出,抱拳道:“末將願領兵駐守順州、儒州、檀州三地,定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聲音鏗鏘有力,彰顯著一名武將的忠誠與擔當。
朱元璋亦不甘落後,請命道:“臣願率軍鎮守薊州、涿州,以嚴明的紀律,確保兩地安寧。”
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果敢,令人信服。
常遇春豪邁一笑,朗聲道:“末將願往莫州、新州,繼續以猛虎下山之勢,震懾一切敢於來犯之敵。”
豪情壯誌,仿佛已將戰場上的硝煙再次點燃。
湯和則顯得更為沉穩,他緩緩說道:“臣願領兵駐守武州、蔚州,以智謀布局,確保兩地萬無一失。”
語氣中透露出對局勢的精準把握與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李文忠最後發言,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臣願駐守應州、寰州、朔州,以仁政安撫民心,以武力保衛邊疆。”
言辭中透露出對百姓的深厚情感與對國家的無限忠誠。
張無忌聽罷,心中大為欣慰。
這五位大將不僅勇猛善戰,更兼具智謀與仁心,是他們共同的努力,才換來了今日的勝利。
於是,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好!諸位將軍聽令,即日起,分兵駐守各州,務必確保燕雲十六州的穩定與安寧。待天下太平之日,朕定當論功行賞,與諸位共享榮華富貴!”
張無忌的命令下達,五位大將各自領命而去,明軍也迅速分兵駐守各州。
他們不僅在軍事上鞏固了防禦,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展開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
燕雲十六州在明軍的守護下,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大明王朝崛起的重要基石。
然而,張無忌知道僅憑軍事力量難以長久維持一片土地的繁榮與和平。
開荒屯田,改善民生,才是穩固邊疆、贏得民心的根本之道。
於是,在分兵駐守的同時,他又密令五位大將,在各自轄區內大力推行開荒屯田之策。
徐達在順州、儒州、檀州,不僅加強了軍事防禦,還親自率領士兵與百姓一同開墾荒地。
隻有讓士兵與百姓緊密結合,才能形成堅不可摧的防線。
在他的帶領下,三地很快便出現了大片肥沃的農田,糧食產量大幅提升,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朱元璋在薊州、涿州,則更加注重政策的落實與執行。
他頒布了嚴格的法令,禁止豪強侵占民田,同時鼓勵百姓積極開墾荒地,並給予減免賦稅等優惠政策。
在他的治理下,兩地很快便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
常遇春在莫州、新州,雖然以勇猛著稱,但在推行開荒屯田方麵卻也不遺餘力。
隻有讓百姓吃飽穿暖,才能讓他們真心擁護朝廷。
於是,他親自督戰,確保每一項政策都能落到實處。
在他的努力下,兩地很快便湧現出了一批批勤勞致富的典範。
湯和在武州、蔚州,則更加注重智謀與策略的運用。
開荒屯田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規劃與堅持。
於是,他製定了詳細的屯田計劃,並設立了專門的屯田機構來負責實施。
在他的精心謀劃下,兩地很快便形成了完善的屯田體係,糧食產量逐年攀升。
李文忠在應州、寰州、朔州,則更加注重仁政與民心的結合。
隻有贏得百姓的心,才能穩固邊疆的安寧。
於是,他在推行開荒屯田的同時,還大力倡導文化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
在他的治理下,三地很快便湧現出了一批批有知識、有文化的新型農民。
隨著開荒屯田的深入推進,燕雲十六州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糧食產量的提升不僅解決了百姓的溫飽問題,還為朝廷提供了充足的軍糧儲備。
同時,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商業等各個領域也逐漸繁榮起來,整個燕雲十六州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張無忌看到這一切,心中倍感欣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