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殘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章 北伐元廷之議(下),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紫金殘魂,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無忌一番慷慨陳詞,令殿內群臣無不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然而,正當眾人沉浸在對未來勝利的無限憧憬中時,領兵人選與出兵人數的問題,卻悄然成為了擺在麵前的又一道難關。

“明王所言極是,然則領兵大將與兵馬數量,又當如何定奪?”

李善長輕聲問道,言語間透露出幾分謹慎。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眾人皆知,領兵大將需智勇雙全,方能擔此重任;而出兵人數,則直接關係到戰局的勝敗走向,不容絲毫馬虎。

“本王以為,領兵大將當以徐達、常遇春二人為首。”

張無忌目光堅定,望向徐達與常遇春,“徐達將軍沉穩持重,善於謀略;常遇春將軍勇猛果敢,所向披靡。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定能不負本王重托。”

徐達與常遇春聞言,皆是神色肅然,抱拳領命。

“至於出兵人數,本王初步打算調集二十五萬大軍,分為五路,分頭並進。”

張無忌繼續說道,“徐達將軍領兵五萬,主攻山東;常遇春將軍亦領兵五萬,作為先鋒,率先突入河南;其餘三路兵馬,分彆由湯和、李文忠、朱元璋三位將軍率領,各領兵五萬,分彆攻打河北、山西與陝西,以分散元軍注意力,策應主攻方向。”

“然而,二十五萬大軍並非小數,糧草輜重、軍械裝備等皆需妥善籌備。”

劉伯溫輕搖羽扇,補充道,“此外,還需預留一部分兵力守衛後方,以防不測。”

“劉先生所言極是。”

張無忌點頭讚同,“本王已命人著手籌備糧草軍械,至於守衛後方之責,便交由藍玉將軍領兵三萬,負責鎮守江南,確保大本營的安全。”

眾將聞言,皆是精神一振,紛紛表示願意領命出征。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文忠卻突然開口:“明王,末將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將軍但說無妨。”張無忌微笑道。

“末將以為,二十五萬大軍雖多,但分散開來,每一路兵馬實則並不多。”

李文忠神色凝重,“元軍雖已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若我軍分散兵力,恐難以形成壓倒性優勢。末將建議,不如集中兵力,主攻一路,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擊潰元軍主力,再乘勝追擊,橫掃天下。”

李文忠之言,頓時在殿內引起了一陣議論。

有人讚同其觀點,認為集中兵力方能確保勝利;也有人反對,認為分散兵力可以分散元軍注意力,減輕主攻方向的壓力。

張無忌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李將軍之言雖有道理,但本王亦有考量。集中兵力固然可以形成壓倒性優勢,但一旦遭遇元軍頑強抵抗,短時間內難以攻克,便會陷入僵局。而分散兵力,雖每一路兵馬不多,但勝在機動靈活,可以互相策應,互為犄角。一旦某一路兵馬取得突破,其餘各路便可趁機發動攻勢,形成全麵開花之勢。”

“再者說,本王已命人籌備了大量糧草軍械,足以支撐二十五萬大軍作戰所需。而守衛後方之責,亦已交由藍玉將軍負責,無需擔憂。”

張無忌繼續說道,“因此,本王意已決,二十五萬大軍分五路並進,務必一舉擊潰元軍,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眾將聞言,皆是神色堅毅,紛紛表示願意領命出征。

一時間,殿內士氣高漲,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前方招手。

張無忌站在點將台上,威風凜凜地俯瞰著台下那密密麻麻、士氣高昂的二十五萬大軍。

他一身金甲,陽光灑在上麵,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隻見他猛地一揮手中的令旗,高聲喊道:“眾將士聽令!今日,本王從金陵起兵二十五萬,北伐元廷!我們要一路由南向北,勢如破竹,奪回我漢家失去已久的燕雲十六州!”

他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響徹整個軍營。

士兵們齊聲高呼:“誓要奪回燕雲十六州,一舉將蒙古人趕回漠北,恢複漢人江山!”

這呼喊聲震耳欲聾,仿佛能衝破雲霄。

遙想宋朝建立至今,已有三百餘年。

然而,這漫長的歲月裡,燕雲十六州卻一直被異族人牢牢掌控在手中。

先是遼國,後有金國,如今更是落到了元朝的統治之下。

北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飽受異族的欺壓和奴役,隻能苦苦掙紮,苟延殘喘。

但現在,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因為張無忌率領的這支正義之師正朝著北方挺進,決心要讓這片土地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

張無忌的麾下,那些文臣武將皆是漢人中的精英。

他們深知燕雲十六州對於國家安危、民族存亡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因此,每個人都立下誓言,哪怕傾儘畢生之力,也定要將那可惡的蒙古人徹底趕出中原大地。

張無忌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精銳之師,從淮河出發,挺進河南,直搗元廷腹地!

出征前夕,張無忌召集全體將士訓話。

他神情嚴肅地站在高台之上,聲如洪鐘地道:“諸位將士們,此次北伐乃是為了驅除韃虜,恢複我大漢江山。

我軍向來以仁義為本,故而我在此特彆告誡大家,大軍所過之處,務必秋毫無犯,不得濫殺無辜、搶掠百姓財物。若有違者,定當嚴懲不貸!”

眾將齊聲應諾,表示謹遵明王號令。

同時,北方各地的仁人誌士也紛紛響應明教的號召。

他們四處奔走相告,張貼檄文,痛斥蒙元暴政,呼籲廣大民眾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敵入侵。

其中最為響亮的口號便是“驅逐胡虜,恢複中華”,這一口號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點燃了漢族各階層人民心中的怒火與希望。

一時間,群情激奮,人們紛紛踴躍參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北伐大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於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明教軍隊一路勢如破竹,進展頗為順利。

然而,張無忌並未因此而掉以輕心。

他深知元軍實力尚存,且可能會伺機反撲。

於是,他又下令讓留守江淮地區的部隊加強戒備,嚴密防守,以防元軍趁虛而入,偷襲後方。

這樣,在張無忌的精心部署和指揮下,明教北伐軍穩步推進,離最終勝利越來越近……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