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殘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人才短缺,攻占和州,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紫金殘魂,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無忌在濠州大力整頓軍紀,其親自製定的三大紀律一經頒布,便深得眾將之心,獲得廣泛擁護。

一時間,天下眾多有誌之士皆慕名而來,紛紛投身於明教義軍之中。

短短半年時光,義軍兵力竟已多達十萬之眾!

而此時,眼疾手快的張士誠瞅準時機,與李華甫默契配合,裡應外合之下成功攻取泰州。

緊接著,此人又巧施詐降之計,迷惑元廷,一舉拿下高郵,並在此擁兵自重達十萬之數。而後,張士誠更是膽大妄為,公然定都高郵,自稱為誠王,定國號為大周,年號定為天佑。

張士誠稱王之舉瞬間傳遍天下,引起巨大震動。

同時,陳友諒亦是不甘落於人後。

宋青書從旁出謀劃策,陳友諒所率大軍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他們接連攻克安慶、瑞州、撫州、贛州、信州等諸多要地,麾下兵馬迅速擴張至二十萬之巨。

陳友諒選擇江州作為都城,毅然自立為漢王,定國號為漢,同時改元大義。

這一日,陽光灑落在濠州城大帥府那雄偉的建築之上,使得整座府邸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寬敞明亮的大廳之中,明教一眾高手濟聚一堂。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以及湯和這四大將領正襟危坐在一側,而另一側則坐著足智多謀的李善長等重要人物。

此時,性格豪放不羈的周顛率先開口道:“教主啊,如今那張士誠與陳友諒皆已自立為王,威風凜凜。咱們可不能落於人後呀,依屬下之見,您也應當稱王才對!”

說罷,他目光炯炯地望向張無忌。

張無忌微微抬頭,環視了一下在座的眾人,緩聲道:“諸位對此有何看法呢?”

隻見李善長略作思索,然後起身拱手說道:“教主,以當下局勢而言,此刻尚不是稱王的最佳時機。畢竟,誰若先行稱王,必將引來元軍最為猛烈的鎮壓。如此一來,我們便會成為眾矢之的,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

聽完李善長這番話,張無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李先生所言極是。正所謂‘槍打出頭鳥’,既然如此,不如讓元兵與陳友諒、張士誠他們相互火拚去。屆時,我方隻需靜觀其變,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話音剛落,廳內眾人紛紛齊聲高呼:“教主英明!”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心悅誠服之色。

張無忌麵色凝重地環視著眾人,沉聲道:“諸位,如今局勢緊迫,還望大家能各抒己見,共同商討一下咱們接下來究竟該采取怎樣的行動。”

李善長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教主,依屬下之見,咱們應當繼續揮軍南下,直取和州。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能夠順利占據,必能成為我方的一大助力。”

張無忌微微頷首,但心中卻是暗自思忖。

明教之中雖然不乏武功高強的武林高手,可真要論起行軍打仗、出謀劃策之事,確實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僅靠這些江湖豪傑們的勇猛衝殺,恐怕難以成就大業。

此時,他越發覺得自己身邊急需像劉伯溫那樣智謀超群的賢才相助。

想到此處,張無忌不禁皺起眉頭。

根據他所熟知的那段曆史,劉伯溫理應就在青田隱居。

為此,他早已派出了手下精銳的龍武衛前去尋訪。

令人失望的是,至今仍未傳來有關劉伯溫行蹤的確切消息。

這讓張無忌感到焦慮不安,畢竟時間不等人,若不能儘快找到這位足智多謀的人物,明教未來的發展之路必將充滿更多的艱難險阻。

張無忌:“常遇春、徐達聽令,命你二人率領一萬義軍突襲和州。”

“末將領命!”常遇春和徐達躬身一拜。

常遇春和徐達夜襲和州,殺得興起,月色如銀,寒光映照著戰場上紛飛的箭矢與激蕩的刀鋒。

二人並肩衝殺,猶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

常遇春一杆長槍,舞得密不透風,所過之處,敵兵紛紛落馬;徐達則手持大刀,力劈華山,每一擊都伴隨著敵人絕望的哀嚎。

夜色中,喊殺聲震耳欲聾,火光衝天,照亮了他們堅毅的臉龐。

二人心有靈犀,配合無間,時而分兵兩路,左右夾擊,時而合兵一處,集中突破。

敵軍在這股淩厲的攻勢下,漸漸亂了陣腳,防線開始崩潰。

常遇春目光如炬,穿透了戰場的硝煙,他高聲呼喊道:“兄弟們,奮勇向前,勝利就在眼前!”這一聲呐喊,如同號角,激勵著士氣,士兵們士氣大振,更加奮勇殺敵。

徐達則冷靜地觀察著戰局的每一個細微變化,他敏銳地發現敵軍的一處薄弱環節,立刻指揮精銳之士,集中力量猛攻。

隻聽得一聲巨響,敵軍的防線終於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明軍如潮水般湧入,將敵軍分割包圍,逐個殲滅。

戰鬥持續到東方初露曙光,和州城頭終於插上了明軍的旗幟。

常遇春和徐達站在城牆上,望著滿目瘡痍的戰場,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犧牲戰友的哀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