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替天行道,心服口服
座公交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9章 替天行道,心服口服,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座公交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寅不知道這是因為張文遠手下軍政班子行政效率夠高。同樣的事情,能夠比方臘或大宋朝廷節省大量成本,再加上控製住疫情本身,就有種種好處。
他以自己治理地方要達到這樣結果的成本算了算,光是這一處隔離營,每日的花銷怕不就在萬兩銀子以上。
頓時咋舌!
哪怕王寅嘴上不肯說,心中也不禁佩服。
他自許善待百姓,可與這張文遠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眾人一路向北而行,用了一刻多鐘,終於穿過整個隔離營地。
王寅回望大營,心中再次為這規模龐大的隔離營和巨量投入而震驚。
整個營地所能容納的病人怕不在幾萬之數?
就算方臘想要拉攏百姓,也絕不可能花費這麼多精力去收治病人。
張文遠無論出於什麼想法,善待百姓,這一點絕對是做到了的。
不多時,眾人來到了隔離營的最末尾。
下一刻眼前的場景更是讓王寅驚得說不出話來。
隔離營最北方的山腳下便是一片不小的廢水池。
張文遠的青墩鎮隔離區作為他治下四大隔離區之一,一切修造都是最高標準。
和城市中一樣,也修了完善的下水係統。
每一處營房前都開挖了溝渠,溝渠上蓋上木板或者石板可供人行走。
日常的生活用水直接倒入溝渠,引到一處大水池裡。
而病人的糞便等臟物則是用公桶裝了,一車一車運到水池旁傾倒。
王寅和樂和到達之時,正是廢水池的消毒時間。
王寅目瞪口呆地看著隔離區的兵士全副武裝防備,從頭到腳都套上細密的麻布衣裳,隻露出一雙眼睛。
手中提著大桶,另一手抓著長木勺,小心翼翼地將一勺一勺石灰像不要錢般往那糞水池中傾倒。
王寅一臉置信,扭頭便問樂和道:“你們這裡的石灰末莫非是不要錢嗎?”
樂和嘴角一笑,道:“將軍說了,防疫之事大如天。”
“在此事上,我梁山軍便是傾家蕩產也要做。”
“我們爭奪天下,為的是替天行道。人心即天道,若是百姓都病死了,我們就算打贏了天下,又有何用?”
此言一出,王寅的臉色頓時由震驚轉為思索,片刻之後,便是滿臉崇敬之情。
王寅本就是為了匡扶天下,才追隨方臘。
在他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已經是利於天下正道了。
可是和張文遠比,無論是做事能力還是對百姓的好處,張文遠手下做的這些事情都足以讓他心服。
而且他能看得出,這麼大的隔離營,一路上所見的百姓,無不對張文遠的治理由衷地滿意。
這些事絕不是表演可以演得出來的。
此地可說是一處世外桃源一般的地界了。
王寅在汙水池邊呆立良久,突然終於歎口氣,對樂和拱手道:“是王某有眼不識泰山,還請代為向張將軍說,王某願降。”
張文遠的治理,非但比方臘和朝廷要強上許多,就是王寅自己自問,就算擁有和張文遠同樣的資源,他也沒辦法把江南管理得如此之好。
張文遠能將地方治理到如此程度,王寅再想起自己之前還大言不慚地要靠三萬人馬就打下青墩鎮,隻覺得自己可笑。
他也算明白了張文遠讓樂和帶他走這一圈的意思了。
看了這些東西,張文遠不需要勸降,他王寅也會心服口服。
王寅既然是為了天下百姓而造反,跟隨張文遠,豈不是比跟著方臘乾要好得多。
既然彼此明白意思,那還糾結扭捏個什麼勁兒?
王寅選擇直接投降。
樂和一臉驚喜。
甚至有些難以相信,剛才還一臉忠貞不屈模樣的王寅,真的決定這麼快投降。
“王將軍不要去秀州看看?那裡的百姓比青墩鎮治理的還要好。”
王寅搖搖頭,道:“青墩鎮尚能治理得如此好,秀州這等遠離前線的地方,百姓生活不看可知。”
“王某在手下軍士之中還有些麵子,可以留在青墩鎮,幫助張將軍收攏殘兵。”
一刻鐘後,正處於前線的張文遠聽說王寅這麼快投降也是略感驚訝。
接著,不禁暗暗點頭。
王寅果真是個心懷天下之人,既然承認了他張文遠治理江南比起方臘和朝廷都更好,就全心全意地投靠。
灑脫!
張文遠立刻道:“請王寅到帳中議事。”
王寅這麼快投降,儘快幫他整理,俘虜也是省了張文遠的事兒。
現在青墩鎮和王寅的人馬雖已被自己俘虜,可是從青墩鎮往南的水路並未封鎖。
王寅這大軍後麵可還有許多輜重隊伍,這些人見事不妙,這會兒肯定已經在往回跑了。
王寅大敗的消息過不多久就會傳回崇德。
兵貴神速,越快行動,越能趁著方臘等人還沒有加強防備拿下崇德。
張文遠手下的軍政班子效率本就比此時大多數軍隊都要高。
這時,光是如何進取崇德、直取杭州的計劃都已經定了好幾套。隻等得到更明確的消息,便可發兵。
王寅的到來後一番講解,杭州城和崇德守軍的詳細情形頓時是被張文遠知道得清清楚楚。
詳細作戰方案不到半個時辰便拿了出來。
張文遠速速調秀州、蘇州兩地的呼延灼、方臘兩路大軍前來,隻留少數兵馬留守四州,十萬的大軍全力撲向崇德!
……
杭州城。
方傑急急忙忙走入方臘的寢宮中。
方傑是方臘的侄兒。
方臘起兵雖隻兩年,但是他籌謀此事、傳教發展勢力用了大約五六年的時間。
這五六年間,他家族中大量人士都被他派往各地發展摩尼教。能夠活到現在的方臘親戚,幾乎全在起義實踐中磨練出了一身本事。
方臘的侄兒方傑和方天定年齡差不多,也是武藝超群,而且頗有智謀。
方天定死後,方臘便火速把駐守江寧的方傑調回。
一來讓他增加杭州城防兵力,二來也是為了讓方傑頂替方天定的位置。
一旦方臘出事,方傑便會成為方臘集團的新一任領袖。
方臘此時正在批閱文書,見到方傑匆匆忙忙進來,也知道有軍情,立刻放下文書問道:“可是王尚書那裡得了軍功?”
喜歡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