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公交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9章 造炮,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座公交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文遠知道,在古代的科技攻關一般都是由地方官員負責的。

而且地方官等級低了還不行,因為低等級的地方官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供調動。

就比如王安石在明州當知縣時,想要研究先進的刻漏裝置。但他一個知縣有此想法,也隻有報到明州的太守處,由太守出麵動用資源,才製定出“蓮花漏”的基礎模式。

而真正推行該技術,更要到南宋時被官方重視,總結之後才能推廣全國。

若隻憑當時王安石自己的能力,想要搞出新式刻漏法是根本不可能的。

至於大宋的科技發明大家蘇頌,他的《本草圖經》是宋仁宗召集全國的醫藥資源,征集藥材標本,才彙編而成。

大名鼎鼎的世界第一台水力時鐘:水運儀象台,更是蘇頌當上了吏部尚書之後,專門被封了一個“提舉研製新渾儀”的差遣,動用了整個吏部的資源之後才製造出來。

隻能說智力資源和科研資源,無論是在此時還是後世,都是最費錢財的東西。

張文遠之前想要搞發明,隻能自己搞個小團隊進行。

而現在擁有了省級的行政資源,張文遠也終於可以提綱挈領地進行科研攻關了。

點開科技攻關能力,就見下麵已經多了一堆的可選人物欄。

張文遠試著將湯隆的名字拖到攻關組長的位置上。

“符合要求!”

張文遠眼前一亮。

不過剩下的科研人員卻沒這麼簡單。

大多數人根本不合要求。

張文遠花費了小半時辰的時間,在自己係統欄中五百多個文臣吏員裡反複挑選。

這才終於找出了可以領導整個攻關小組的十個人。

看這些人的背景大多是剛剛打下的東阿城中投靠的人員。

張文遠看了這些人的能力和名字,猜出其中有六個大概是對於天文地理、雜學術數有所鑽研的秀才。

剩下三人的能力則偏向於官吏。

“不管是誰,反正符合要求,先叫來看看再說。”

次日一早,張文遠便將這名單寫下,送給李達天,讓他通知這些人來開會。

聽說張文遠要成立一個什麼攻關小組,這些人起初都有些懵。

被張文遠選中的幾個秀才還好。

他們大多為喜歡研究兵書戰策、火藥的文人。

習此道者,多不被道學先生所喜,性格也多為怪異。

這幾個秀才混的也不如意,他們都覺得張文遠大概是從鄉裡打聽到了他們擅於奇門的本事,專來邀請。

如今張文遠勢力如此之大,能夠以此奇門之道入張文遠法眼,幾人都感臉上有光。

欣然而至。

至於剩下三個被拉入攻關小組名單的官吏就有些糾結了。

李達天一一查出背景,張文遠這才知道三人都是監官。

一個是鄆州鑄錢監的主管,專門負責在鄆州幾個窯口督造銅錢。

第二位原本負責監濟州官船監,是修船的。

第三位則是濟州司藥監的主事,專門督造阿膠——這乃是東阿重要的貢品。

張文遠算是明白為什麼他們的能力足以進入科研攻關小組了。

三人的工作分彆對應著鑄造、木工和各種膠合劑的製作。

在這年頭要製作火藥器械,少了這三路工匠確實不行。

得知張文遠要他們加入什麼科技小組,三個剛投降的官吏也都有些懵。

把門路找到李達天處,好一番詢問才搞清這科研小組的目的。

他們都是有家有口在東阿和須城,所以才因此投降的。

原本已經張文遠放在行政班子裡,此時卻又要調職。

三人一想,他們做行政官本來就不熟手,跟隨著張文遠一起研製大炮似乎更有前途。

而且單純的幫張文遠治理地方,那就是妥妥的反賊了,到時想拿東西和朝廷換命都拿不出。

若真掌握了大炮研製技術,到時朝廷打了回來,他們再將此處獻給朝廷,估計也能保上一命。

何況他們也沒膽子得罪張文遠。

在各種心思交雜之下,這三人猶豫了一天,也同意入夥。

張文遠又讓李達天調了一幫工匠來配合行動。

又把位於東阿的一個少府鑄錢監工廠,直接轉變成了鑄炮廠。

這鑄錢監裡頭有大量優質的金屬原料,現在張文遠手下並不缺錢財,這些原料正好用來鑄造優質銅炮。

有人有地,張文遠的科研攻關小組就此成立。

張文遠自任組長,湯隆負責實際統轄。

小組剛剛成立,張文遠便按照前世大學裡做課題的經驗,把鑄炮的各道工序之中還沒攻破的科研難點,分成了不同課題交給十人,約定好隻要能做出成果就給予相應獎勵,大家自憑本事,各領項目。

攻關小組中的秀才和官員們以前從沒接觸過這種研究方法,起初還有些懷疑。

但很快懷疑就煙消雲散了。

科研成果飛快湧現!

首先是那鑄錢監官員帶領的幾個工匠,用三天時間變試出了一套新的銅金合金配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