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公交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下一個對手,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座公交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醜郡馬宣讚和郝思文兩人被捆得如粽子一般拖上堂來。

兩人猶在震驚之中,對上張文遠的目光,都是一陣發怔。

張文遠破城的速度太快了,梁山兵馬的強悍程度也遠超他們預料,兩人直接被打懵了。

張文遠直接問:“願死願降?”

猶豫一陣,宣讚道:“在下願降。”

作為郡馬,宣讚也算是皇親貴胄。

他雖是忠勇之人,但為人並不愚鈍。

張文遠點點頭,此人的武藝、忠誠都可堪一用,收入麾下,日後至少也是一軍指揮。

張文遠又看向郝思文。

水滸中郝思文的武藝水平遠不及宣讚,和秦明交手十幾個回合,就被打落馬下。

但是張文遠對此將也頗有好感。

水滸中,征方臘時郝思文被方臘軍俘虜,被千刀萬剮,受儘酷刑而死,寧死不降。

說他是愚忠也好,迂腐也罷,能夠受此酷刑還不投降的人,張文遠絕對高看一眼。

此時郝思文猶豫半晌,終於還是歎口氣,一揖到地,磕頭求降。

須城縣是張文遠打下來的,這兩個將領都是他的俘虜,雖然投降卻不算主動,也沒必要過於優待。

於是,張文遠命令將兩人先押回梁山看守,打算讓兩將帶著他們手耕種上幾個月地,再慢慢給兩人升官。

也好借此對兩人施恩。

兩個將領被押下去後,李達天同著十幾個宣讚的幕僚,被押上須城縣縣衙。

見到此人,張文遠微微一笑,連忙起身道:“李先生,又見麵了。”

李達天看看張文遠,再看看一旁護衛張文遠周全的武鬆,臉色自然難看。

之前武鬆是他治下陽穀縣都頭,他還在陽穀縣和張文遠就武大郎之死、保護西門慶有過一番交鋒。

當時自己還能擺個上官的派頭,如今卻是張文遠高坐堂中,自己要來向他投降,任由張文遠處置。

自己當初就得罪了張文遠和武鬆,現在又被俘虜,能有什麼好下場?

李達天想到此處,身子都有些發抖。

這時,就見張文遠兩步走下堂來。

“為李先生解去木枷。”

張文遠笑道:

“李先生治理陽穀縣井井有條,而今我梁山占有千裡之地,正需要先生這樣的大才。”

“不知先生可願歸順我梁山,在山上坐一把交椅?”

李達天的行政能力遠超樊瑞、裴宣等吏員出身的半吊子,而且此人考中過進士。

張文遠在須城新收的民政官員之中大量都有秀才功名,沒有李達天這樣的人物,這些人還真不一定會聽從指揮。

現在張文遠手下可用的行政人員緊缺,李達天在他眼中的重要性還勝過宣讚和郝思文。

李達天原本他以為張文遠能不殺他就算不錯,萬沒想到張文遠如此禮賢下士。

呆了一呆。

張文遠現在身具文人氣度,修煉了八成的儒門正宗學問,還有州府級領地地方治理術帶來的封疆大吏的風度。

李達天在官場上混跡多年,也是有識人之能的,仔細打量張文遠一番,瞬間心驚。

上次見張文遠,之前的記憶中,此人不過是個稍有膽氣的武將,如今一見,此人的人物氣度都遠超他的印象。

絕對是一方雄主的風度。

再想到張文遠手下兵士的強悍,攻打須城之利落果斷。

更重要的是,李達天不想死。

隻是片刻,李達天心中便做出決斷,他立刻拱手,滿臉誠懇、懊惱地道:“承蒙將軍青眼,學生願為將軍執馬墜凳。”

張文遠此時驚喜地看著腦海中閃出的新係統提示,李達天投降之後,沒過片刻,他的名字便直接出現在可用幕僚序列之中,而且忠誠度直接達標。

“果然不愧是職業官僚,隨風轉舵的速度就是快啊。”

張文遠哈哈一笑,雙手扶起李達天手臂,道:

“何必如此,該是我有求於先生才是。”

“還請先生加入我幕府,幫助我執掌接收須城事宜。”

須城縣令和主簿等人剛剛投降,正在堂下站著。

他們目瞪口呆地見張文遠直接將木盤上的須城縣大印交到李達天手中。

這土賊居然真要經營須城縣?還重用有功名的士人?

須城縣令心中都有點後悔自己急著交印求饒。

早知道,也晚點投降,說不定這縣令的大位還能回到自己手上。

現在好了,交了印把子,離開須城到了朝廷轄地,還得受上官追究。

想想倒不如跟隨張文遠過得快活。

李達天的個人麵板技能相當不錯,張文遠試著將此人的名字放到四大參軍中任何一個,係統全都顯示可用。

張文遠心中大喜。

四個參軍如今已有了三個,還剩下一個錄事參軍空缺,張文遠的幕僚團直接就能夠將其職責擔負起來。

隻要花費個幾天時間,訓練好須城縣的文人隊伍,他的基礎行政班子就能搭建完畢,對於領地的管理水平將直接提升一個檔次。

而且大量文人加入,原本在行政班子之中頂崗的軍曹、參謀等人也可以被撤出來,用以加強對軍隊的管理,手下的軍隊作戰能力和服從度也會同時提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