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公交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5章 成不了氣候,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座公交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蕭先生的計策果然有效!”宣讚一臉喜色。

雖然大家都想到蕭讓的宣傳可能會有效果,但卻沒想到僅僅三天時間,須城之外原本潛藏的意圖投靠梁山勢力,如今全都偃旗息鼓,輿論完全改觀,蕭讓一方竟是大獲全勝。

蕭讓風神俊朗地起身,對宣讚拱手笑道:“

“學生些許手段,幸而奏效,都是仰賴郡馬指揮有方。”

嘴上說著謙虛的話,眼中得意之色卻越濃。

他眼珠一轉,突然道:“宣大人,我以為應當乘勝追擊。”

李達天聞言皺起眉頭,這蕭讓出手不同凡響,已然有了軍功,如今卻是又要做什麼事情?

去聽蕭讓開口道:“我們在村鎮之中捉拿張文遠的宣傳黨羽時,聽聞他們之前蠱惑了些許村鎮刁民為他們招募兵勇,為此還在村鎮中囤積了不少糧草器械。”

“而今我大軍守城,正是需要糧草的時節。”

“這等糧草若是被刁民掌控,雖說現在張文遠已是在宣傳上大敗,但長久看來依舊是一大隱患。”

“如今我大軍集結須城,正是需要糧草之時,依我意思,何不將城外糧草儘量征集而來?”

李達天一愣,連忙起身道:“此事萬萬不可!”

“此時大軍壓境,百姓收成本就受損。容易醞釀民怨,此時若再征集糧草,隻怕真要讓百姓大為反感。”

“之前隻說宣傳,百姓或許還無甚感觸,但若是征集糧草,張文遠等人,怎會不借機煽動百姓?”

蕭讓聽著李達天的話,微微皺眉。

見宣讚似有讚同之意,李達天話音剛落,蕭讓連忙補充道:“郡馬大人,李先生所說全不用擔心!”

“張文遠不過是個跳梁鼠輩,專靠一群愚民追捧才能有如此大的聲量。”

“如今我來匡正風氣,這張文遠手下都已被打的夾尾而逃,自然不敢再出來丟人現眼。”

思索良久,宣讚問道:“蕭先生真能保證收上糧食,而百姓不至作亂嗎?”

蕭讓臉上嘲諷之色頓現。

“張文遠手下之人已被打得狼狽而逃,不趁此時機,收攏住須城權力,還談什麼固守?”

“大人還得念及城中有一萬兵士,若放任梁山賊子鼓動刁民作亂,這一萬弟兄的性命可都堪憂了。”

“更何況此次大人為朝廷出征梁山,為的乃是國家之大義。若放任梁山為禍,殘害的又何止這須城外的些許百姓。”

“我等收糧乃是以小成本而得大收益,真是有利家國天下之舉也!”

宣讚眉頭微皺,蕭讓的話也沒錯,銷讓收糧草的行為固然殘酷,說不定還要使得城外百姓鬨糧荒而餓死。

但這一次百姓的損失本來就在他的預計之中。

隻要能夠打下梁山,就是對大宋最大的好處。

李達天還在反對,但宣讚與郝思文對視一眼,終於拍板道:“既如此,便讓蕭先生帶人去收糧。”

“一定要注意宣傳,此皆為國家大事所貢獻,一切都是梁山賊子的罪過,切莫讓百姓生了太大反心。”

蕭讓大喜,拱手道:“將軍放心,那張文遠的人馬皆是些招搖撞騙之徒,何足道哉?”

須城東南,張文遠的中軍大營。

張文遠正在與樊瑞議事,一個農夫急急打扮的年輕漢子進來。

那漢子見到張文遠便先拱了拱手:“將軍,我專從須城來報!”

此人正是張文遠宣傳隊中的骨乾之一,張文遠點頭問道:“可是蕭讓又做了什麼事情?”

那漢子一臉急切將蕭讓出城搜羅糧草的事情說了一遍。

“收糧?”張文遠也是頗為愕然。

大戰之前出城收糧雖然是守城將領的常見操作,但這都得是在局勢已經穩定的情況下。

前兩天蕭讓還滿虛城的抓宣傳隊呢,現在居然就敢搞這個操作,這是完全不把梁山的宣傳能力當一回事啊。

那漢子道:“須城周邊的百姓皆有反意,好幾個與咱們溝通的莊頭大戶都有意起兵配合。”

“將軍,咱們可要有所行動?”

張文遠思索一陣,突然搖了搖頭:“宣傳隊不動,繼續做好起義準備。”

“傳我命令!讓林衝、楊誌帶騎兵騷擾須城,務必使得須城四門緊閉。”

“若宣讚真敢運糧,便打殺他的運糧隊,多打幾次,讓他們覺得與其運糧進城不如囤糧在城外。”

“必須讓官軍征收的糧食全部留在須城郊外,到時由我等去取。”

那宣傳隊戰士道:“可那蕭讓怎麼辦?”

“你等要利用好這件事情鼓動百姓,隱藏好與我們合作的力量。”

“他們若是被勒索糧食的,就讓他們交上去,千萬不要提前和官軍爆發衝突。”

張文遠陰險一笑。

蕭讓把糧食征集起來又損害不到他的利益。

“他們忙活的越厲害,須城百姓越會支持我梁山。”

“等火候到了再動手。”

“倒是給我省事了。”

……

須城縣伏牛寨。

蕭讓站在寨門前,一臉洋洋得意的模樣。

“恭喜蕭先生,日後便是個官身了。”李達天說道。

“哪裡哪裡,皆是仰賴宣大人提攜。”蕭讓嘴裡謙遜地說著。

看著他這嘴臉,李達天心中不禁冷哼一聲:得了便宜還賣乖,什麼東西!

還不是靠盤剝小民得來的這點功勞!

蕭讓出城收糧三天,原本李達天以為他的行為肯定會激起百姓民變,就連宣讚和郝思文也不敢完全相信他的說法,一路派兵保護蕭讓

卻沒想到蕭讓下達收糧命令之後,須城外的百姓雖然抱怨,卻自始至終沒有出現成規模的叛變行為。

宣讚派了幾次兵到各地運糧,路上雖被梁山土匪帶著馬軍劫掠過幾次,造成了近百人死傷。可是,這些馬軍隻能劫運糧隊,卻沒敢來劫糧倉。

在李達天看來,這顯然也說明梁山現在在須城周邊的實力還不足以打下有城鎮官軍保護的糧倉。

劫運糧隊也無非是梁山人馬無奈之下的舉動罷了。

顯然,蕭讓猜對了,梁山在胥城周邊的實力果真低下。

收糧激起民怨,但是百姓要群起造反,必須得有領頭之人。

梁山無人前來挑頭,百姓雖有反心,卻成不了氣候。

喜歡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