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公交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0章 根本打不下去,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座公交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文遠給梁山規劃的輪種製度是一季小米、一季黃豆,再加一季冬小麥,一年三熟。

不過在創業開荒時期,新開荒出來的田地各種水肥配套還不到位,荒著又是浪費。

第一季作物,隻能能種啥就種點啥。

於是張文遠便選了蕎麥。

與小麥這類需要小心伺候的禾本科植物不同,蕎麥是蓼科植物,在梁山蓼兒窪一帶極容易種植,而且成熟時間也短,本來就是極好的農閒作物。

張文遠早在出征曾頭市之前,就已經讓手下軍民一邊開荒一邊隨手種下第一季的蕎麥。

雖然這玩意兒產量不高,但得益於梁山的荒地廣闊,廣種薄收之下,到了夏糧時節,梁山也著實打下了六七萬斤的蕎麥。

這玩意兒作為粗糧,比起小麥價格便宜多了,而且儲存起來又比小麥麻煩,張文遠本來也沒打算多種,等到開荒完畢,就不會再種蕎麥了。

乾脆也不建什麼儲存設施,直接讓手下人把每日口糧改成蕎麥、小麥各半,多出來的糧食,便賣出去掙一筆錢。

“你說梁山上打了六七萬石的蕎麥?”

張伯奮從商人口中聽到這數字,眼睛瞪得如銅鈴,嘴巴不禁重複了一遍,滿臉的不敢置信。

張文遠一群土匪,又不是啥種糧大戶,才剛剛取得梁山不到半年時間。

居然就已經開辟出了能種出幾萬石蕎麥的田產?

梁山上可是有十幾萬張嘴啊。一個月就得吃掉幾萬石糧食,張文遠還敢往外賣糧,可見他的儲蓄有多豐厚。

張伯奮腦海中突然想起了當時張文遠的那句話“你要守就守吧”。

頓感不妙。

若張文遠真有這麼多糧食,而且還在梁山上種糧。

那他們的圍堵還有什麼作用?

豈不是給了張文遠一個安心發展的機會。

正當張伯奮疑惑、難以接受這情況時。

一個小卒在他身後急急忙忙趕來。

“怎麼回事?”

“老爺從濟州送信來,要少爺速速調兵回去!”

“什麼?”

此時,濟州城內,張叔夜同樣也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與其他州府百姓繳納糧食不同。

濟州府靠近運河,商業繁榮。

此地的百姓所繳的夏稅,除了糧食之外,還有很大部分是經營所得和布匹。

甚至比張伯奮收到消息更早兩天。

張叔夜剛剛封鎖梁山山路,就有濟州城中的小商人求到張叔夜的手下。

張文遠開辟良田,種蕎麥隻不過是順手而為。

真正的主要產物是在披荊斬棘之時獲得的一大堆雜木亂草,這些雜木亂草的纖維長度遠不如火麻的纖維長。所以此時民間一般隻有拿麻布來做布,這種爛草布是非常少人製作的。

可彆忘了張文遠還有一個火藥作坊。

早在開荒的同時,火藥作坊之中的工作就已經忙碌起來了。

用傳統漚麻的方式把雜木亂草放到流水中等待其變成纖維,需要的時間至少一年。

可火藥作坊的副產品之一便是大量的堿性極強的廢水。

這些東西正好用來做浸泡液。

把雜木亂草切成小塊,丟入這些強堿液之中。用不到半個月時間,大多數纖維就會被分離出來。

分離出來的纖維既可以造紙,也可以做質量粗劣的布匹。

摸索出這一套造布工序之後,張文遠在梁山上造出的麻紗,成本遠比百姓自己漚麻做麻紗要低。

張文遠直接走了自己在鄆城的渠道,將今年濟州府的百姓交夏稅所需麻紗市場給搶了下來。

個把月時間中,濟州府百姓已從張文遠那裡定了三萬多匹布。

現在張叔夜一封路,這些麻紗全都運不下山來。

不止麻布。

濟州府百姓還需要張文遠山上產的魚乾、原木,還有不少商人到張文遠的梁山上定造船隻。

一項項消息送到張叔夜跟前。

張叔夜越看越難以置信。

他原以為張文遠的梁山隻是個一被封鎖就毫無辦法的土匪寨子。

現在一看,才知道梁山非但需要濟州救濟,反而是濟州的百姓需要梁山的廉價產物。

稍稍一算,梁山上這一季便產出了三萬匹布、七萬石蕎麥。

十萬人口能夠產出的產品,竟比濟州府下轄的鄆城等大縣還要多。

張文遠的梁山根本不是張叔夜所想的缺衣少食之地。

反而有極強的生產能力。

梁山的確不產鹽鐵,但是這玩意兒梁山估計囤積的也不會少。

想要封鎖住梁山,少說要堵塞山路一兩年的時間。

那樣張叔夜也彆剿匪了,他濟州府首先就要大亂。

何況聯合周圍的四大州府一起封鎖梁山兩年,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

濟州府衙。

張叔夜的仆人急急忙忙拿著一封信進來:“少爺傳口信回來說他已準備撤離了。”

張叔夜打開看信,一個幕僚看了一眼張叔夜凝重的神情,小聲道:“大人,須城咱們的兵馬撤了,其他幾個州府可要給他們送去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