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懂雲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序章 汛期倒計時,暗流湧動,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一葉懂雲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方的雨,似乎總帶著一種黏膩的執拗。即使距離龍澤窪的“盛夏汛期”還有整整三個月,位於濕地邊緣的“望澤站”前沿基地,已經被連綿的陰雨浸透。金屬支架上凝結著細密的水珠,空氣裡彌漫著臭氧與腐殖土混合的氣味,遠處的沼澤在雨幕中化作一片灰綠色的朦朧,仿佛沉睡巨獸的脊背。

葉雲天站在基地中央的全息投影台前,指尖劃過半空中跳動的數據流。淡藍色的全息影像裡,龍澤窪濕地的三維模型正緩緩旋轉,標注著深淺不一的藍色水脈,如同大地下奔騰的血管。紅色的警示線勾勒出七處高危區域——那是根據祖輩流傳的零星記載和衛星遙感數據,初步鎖定的夏龍珠可能途經的路徑節點。

“還有92天,”他開口,聲音清冽,帶著科技工作者特有的冷靜,“龍澤窪的水位會在七月中旬達到臨界值,屆時那些被淹沒的舊日的路徑才會顯露。但根據最新的氣候模型,今年的汛期可能提前一周,我們的準備時間,實際上隻有85天。”

投影台旁,林月瞳抬手輕輕按在模型邊緣,她的指尖掠過代表“漩渦陷阱”的螺旋狀標記時,全息影像泛起一圈漣漪。作為罕見的氣候類變異人,她能隱約感知到遙遠濕地中水流與能量的共振,此刻眉峰微蹙,輕聲道:“不止是時間問題。龍澤窪的水脈能量正在變得不穩定,我能感覺到一種……被強行擾動的頻率。像是有什麼東西在提前喚醒那裡的防禦機製。”

她的瞳孔在燈光下泛著淡淡的銀藍,那是體內氣候能量流動的征兆。葉雲天看向她,目光裡多了幾分凝重:“是自然波動,還是人為乾擾?”

“不確定,”林月瞳搖頭,“但這種頻率很有規律,更像是……某種技術手段的產物。”

“看來,有些人已經等不及了。”葉雲天嘴角勾起一抹冷峭,指尖在控製麵板上輕點,投影切換出另一組數據——那是關於“水縛藤”的基因序列分析、“積電苔蘚”的生物電傳導模式、“旋渦陷阱”的時空扭曲參數……密密麻麻的公式與圖表在空氣中懸浮,仿佛一張無形的網。

基地的另一側,四個身影正各自忙碌著,構成了這幅科幻圖景中最生動的注腳。

叮叮趴在一台半人高的機械臂旁,手裡的扳手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這台“水陸機械臂”的末端正閃爍著橙紅色的預熱光芒,那是高溫切割刀的核心部件。“搞定!”他拍了拍機械臂的合金外殼,“第17次壓力測試通過,水下30米深度,切割溫度保持在3000K,對付那些瘋長的藤蔓綽綽有餘。”

隔壁工作台前,當當正調試著一個巴掌大小的銀色裝置,裝置周圍縈繞著一層肉眼難辨的光暈。“絕緣力場發生器升級完畢,”她推了推鼻梁上的護目鏡,語氣帶著一絲得意,“新增了自適應頻率模塊,能根據苔蘚釋放的電流強度自動調整屏蔽範圍,就算10萬伏電壓也彆想漏進來。”

豆豆則埋首在全息屏幕與服務器陣列之間,指尖在虛擬鍵盤上翻飛如舞。他麵前的屏幕上,無數代碼流成綠色的瀑布,偶爾彈出生物電信號的波形圖。“生物電屏蔽器的算法優化好了,”他頭也不抬地喊道,“針對泥水怪的追蹤頻率做了定向乾擾程序,理論上能讓它變成‘睜眼瞎’。另外,我黑進了氣象衛星的加密頻道,獲取了龍澤窪未來三個月的降水概率雲圖,精度到每小時。”

最角落的實驗台屬於包包,各種顏色的試劑瓶在無影燈下泛著琉璃光澤。她正用移液槍將一種透明液體注入試管,液體接觸空氣後瞬間變成灰白色結晶。“高濃度甘露醇脫水劑,”她舉起試管晃了晃,結晶在管壁上簌簌滑落,“對付‘水縛藤’的潤靈纏,效果提升了40%,而且改良了附著性,就算在暴雨裡也不會被衝掉。對了,針對血蚊的酶抑製劑也初步合成了,還需要活體測試……”

“活體測試的事不急,”葉雲天打斷她,目光轉向基地入口的方向,那裡的氣壓傳感器突然發出一聲輕微的蜂鳴,“我們可能先得應付‘不速之客’留下的‘禮物’。”

幾乎在他話音落下的瞬間,豆豆麵前的主屏幕突然閃過一片雪花,緊接著,原本穩定運行的龍澤窪能量模型開始劇烈抖動,數據鏈條像被無形的手扯斷,變成雜亂無章的亂碼。

“怎麼回事?”豆豆猛地敲擊鍵盤,“係統被入侵了!防火牆在……正在失效?”

葉雲天快步走到控製台前,調出後台日誌。一行行紅色的入侵代碼正以驚人的速度吞噬著係統權限,攻擊源來自基地內部的一個臨時接入點——三天前,他們接收一批外部采購的精密軸承時,曾短暫開放過這個接口。

“是定向病毒,”葉雲天的眼神冷了下來,“專門針對我們的龍珠能量模型,意圖篡改路徑數據。”他指尖翻飛,輸入一串複雜的指令,屏幕上瞬間浮現出一道由二進製代碼構成的防禦牆,暫時抵擋住了病毒的進攻。“豆豆,追蹤來源,反向定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