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昆侖行
砂糖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9章 昆侖行,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砂糖橘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萬道門弟子,浩蕩出玉門。 深入西域境內,耗時半年之久,終使佛門低頭,打消東出傳道的念頭。 這代表著,中原道門將西域佛門壓過一頭。 承平三年,八月中旬。 生還的兩萬四千餘名道門異士,經玉門陸續返回中原。 與此同時,一身素衣道袍的張道之已經與仍舊身著白衣的趙長歌來到昆侖山附近。 對於山下尋常百姓來說,昆侖山通常意味著神秘未知,民間傳言,昆侖乃龍脈之祖。 由此,常有凡夫俗子,前來求仙問道,希望得見仙途。 昆侖玉虛峰(疑公格爾峰)山腳下,張道之與趙長歌二人慢悠悠散步於此。 途中,依稀可見有書生、道士裝扮的人,或在瞻望昆侖之景,或成群,同上山去。 昆侖劍宗,便就坐落在玉虛峰頂。 張道之從山腳下抬首看去,似將整座昆侖山脈儘收眼底。 巍峨磅礴,群峰巉立入雲霄,冰雪皚皚覆蓋山巔。 雲霧繚繞間,似有仙蹤; 霞光璀璨處,疑落神宮。 正上午時分,隨著幾縷陽光的灑落,將整座玉虛峰映照的金光璀璨。 宛如夢幻仙境,儘顯天地之雄渾壯美。 如果將龍虎山比作洞天福地,那麼昆侖山,就好似一座神仙道場。 雖說昆侖劍宗與龍虎山天師府的關係一向不錯,兩派間還經常互派弟子交流道法。 但身為天師的張道之,卻從未來過昆侖山。 此番前來,也未向昆侖劍宗呈帖拜山。 就在他們二人要登山去時,忽聽不遠處,一名書生正在評論使天下震蕩的滅佛事件。 其身前有幾人,似來訪仙問道者,聽得倒是津津有味。 “張天師為何滅佛?那是因為那些佛門不受朝廷律法約束,很多的人為了躲避徭役、賦稅,選擇遁入空門。” “你們說,這種人,能被稱之為佛嗎?那些所謂的,遁入空門得僧尼,不事農耕,不敬人君,不交賦稅,強占百姓土地” “這種‘佛’難道不該滅?“ 有人提出不解,“你說的這些情況,與咱們中原的幾座寺廟情況相似,可天師是西出玉門滅佛啊,與咱們中原發生的情況有何乾係?” 那人繼續道:“天下佛門是一家,天師滅佛,一來是讓西域百姓真正脫離苦海,二來,也能敲打敲打咱們中原的一些佛門。” 不遠處,張道之聽這人所言,忽而搖頭一笑。 包括許多道門弟子在內,都不知張道之的滅佛原由是什麼。 於是,各種花裡胡哨的猜測便就問世了。 有人說,張天師滅佛,是因為人口與戶籍控製產生的矛盾還有宗教權威與世俗皇權的衝突。 但說到底,這是世俗王朝與佛門宗教之間的矛盾,與道門有何乾係? 不過,相較於這一點兒,道門做得就比佛門合理多了,因為道門交稅。 道教認為,王朝是統治中原的正統,除非是朝廷讓道門弟子不交稅。 不然一般情況下,一些道門的流派、道觀,都會去交稅。 而佛門有著沙門不敬王者的傳統,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 仗著有信仰,自己是出家人的身份,不僅不交稅,還在暗中壓榨各地百姓本該享有的權利。 比如有意無意間,讓百姓們向寺廟捐贈土地,又比如,通過兼並手段,侵占大量良田。 甚至,有一些僧人,偏離了自身教義,選擇乾預世俗事務,私放印子錢、高利貸與搞經濟剝削。 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是與世俗的大戶人家合作。 比如,大戶人家出資建造一座寺廟,表麵上是用來祭奠家族靈位等。 實際上,是借由寺廟場所,大搞特搞涉黑、涉黃、涉賭等事件。 相較於此,大多數的道門,則清靜太多了。 打個比方,一個乞丐,或許連寺廟都進不去,更彆說向寺廟乞討些吃食了。 但是,一個乞丐,卻可以自由出入道教場所。 甚至,哪怕是吃了神仙的貢品,道教弟子多半隻是對其憐憫,而非斥責。 當然,上述所言,僅是一些特例。 “真人師弟,前來昆侖的途中,我還聽說,你率領道門弟子西出玉門滅佛,是因為與佛主有些私人矛盾。” 漸漸地,張道之耳旁忽而響起趙長歌的聲音。 前者嗬嗬一笑,“興許用不了多久,還會有傳言說,是咱們道門論道輸給了佛門,惱羞成怒之下,才大打出手。” 隨後,二人開始登頂玉虛峰。 途中,趙長歌向張道是說起眾生來此尋仙問道一事, “民間認為,玉虛峰是元始天尊在人間的道場,事實也的確如此,正因此,有許多人,前赴後繼的來此。” “但玉虛峰直通雲霄,常人若以腳力邁進,多半到了半山腰便會知難而退,有一些人性子倒是堅韌。” “但是,想要不依仗術法登頂玉虛,難如登天,像此類人,絕大多數,都會倒在通往山頂的陡峭崖壁間。” “縱使僥幸活了下來,通往昆侖劍宗的方向,還有一道天塹,普通人無法逾越。” “” 一般來說,異士也不敢登頂玉虛峰。 畢竟,昆侖劍宗的弟子,都是出了名的母老虎。 誰會自討沒趣呢? 更何況,那位昆侖劍宗宗主,還是十掌門之一。 其修為境界,已經到了五氣朝元境。 雖說沒有踏上長生路。 但天下異士都深知,練劍者,殺伐之力最盛。 五氣朝元境的劍修,可殺踏上長生路的強者。 而且,整座昆侖劍宗,不是隻有一位劍修,而是多達上千人,全是劍修。 如此宗門,又有哪個異士,敢自找沒趣呢? 在通往半山腰的途中,張道之便見沿途有許多屍骸。 想來,都是尋仙問道者,體力透支,凍死在了這裡。 萬丈雪山,直入雲霄,冰天凍地,非異士難以涉足。 張道之問道:“昆侖劍宗看到那麼多普通人因尋仙問道慘死於此,難道就不出手相助一二?讓他們留條命也好啊。” 趙長歌搖頭道:“不瞞真人師弟,我初來劍宗那會兒,也曾問起此事。” “她們說,早些年,是會出手相救那些本該凍死於此的人,可是救的人多了,不僅不曾打消他們登頂玉虛的念頭,反而還讓他們堅定認為,玉虛峰頂就是有仙,是神仙出手救了他們。” “後來,到此尋仙問道者,不減反增,因此,劍宗也就不再過問這種事。” “死的人多了,便極少有人再來此地涉險了,對於那些尋仙問道者,也是一件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