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屬於這座江湖的故事剛剛開始
砂糖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8章 屬於這座江湖的故事剛剛開始,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砂糖橘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承平三年,四月初旬。 由佛主親自率領西域數萬佛門弟子,東出烏孫國。 這架勢,擺明了是要與道門展開生死決戰。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大宛國境內。 道門大營。 麵對佛門的來勢洶洶,張道之隻下達了一條命令。 這道命令,總結來說,隻有兩個字——儘興! 沒錯,張道之希望,這一戰,道門弟子,都能殺個儘興! 在命令下達以後,將近三萬道門弟子,便在全真、龍虎、武當三派帶領下。 直直朝著佛門大軍迎去。 這時,張道之並未著急前往,而是在道門大營中小住了幾日。 期間。 額圖根曾詢問道:“你的兵都去了前方,你這個三軍統帥還不動身?” 張道之並未正麵回應這個問題,像是在思慮著什麼事情。 就連趙長歌也感到困惑, “此役勝負關鍵,在於佛主與真人師弟二人之間。” “佛門弟子由佛主親自壓陣,且又是深入西域作戰,隻怕對我道門不利。” 她不愧是有著長公主這一身份。 思慮問題的角度,可謂與眾不同且一針見血。 相傳,趙長歌的娘親,乃是昔日開國名將徐武寧之後。 太祖建國,改元太初。 太初三年,太祖北伐,命徐武寧擔任北伐行軍大總管一職,監理三軍。 徐武寧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卻因居功自傲,輕視敵軍,於嶺北一役孤軍深入而大敗。 太初北伐結束之後,太祖皇帝為平天下人浮躁之心,不得不推出幾個替罪羊。 徐武寧便是其中之一。 後來,太祖皇帝許諾,讓徐武寧的女兒入秦王府當童養媳。 當時那位秦王,便是先帝。 太初二十六年,太祖崩。 徐武寧之女徐善妙因父嫡係仍在軍中任職一故,遂助秦王登基稱帝,改元宣文。 不算趙長青登基之後沿用此年號兩年,宣文一朝共計三十三年。 按理說,宣文帝在登基之後,理應誥封徐善妙為後。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宣文帝竟是封了當時禮部尚書之女為後。 自此,身為將門虎女的徐善妙,終日將自身鎖於深宮當中,不再舞刀弄棒,反而潛心學起樂律。 甚至還給自己的女兒取了‘長歌’二字。 宣文十八年,年僅八歲的趙長歌入龍虎山,趙長青遠赴西涼。 宣文二十一年,張道之入龍虎山。 宣文三十三年,帝崩前夕,宮中驚變,所記不詳(同年初,老天師羽化) 隻知那一夜,潛心研究樂理長達二三十年的徐善妙,再一次握緊了長槍。 一人,立於先帝生前所居大殿前,麵對諸多強者圍攻,足足硬生生拖了三個時辰。 而這三個時辰,給了時任兵部侍郎兼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基一個從京外北營調兵戍衛京師的機會。 也是在那一夜,先帝幾經思慮,最終將皇位傳給趙長青。 後來,趙長青以最快的速度,自西涼趕回京城。 期間,徐善妙因重傷不治而去世。 在趙長青登基稱帝之後,龍虎山差人前去吊唁先帝。 其中自是包括趙長歌。 她見到了已為人君的兄長,要求他,將那些重傷母親的人連根拔除,誅連九族。 趙長青又何嘗不想那麼做呢? 隻是,那些人背後勢力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他不能那麼做。 而且,魏基、範知行這些人,為陳家國大體,也不會同意新帝如此作為。 畢竟,謀劃宮中變局的罪魁禍首,乃是太後。 那個女人,姓柴,她有兩個妹妹,一位嫁給了薛堯,另外一人嫁入雲南沐家。 雖說薛、沐兩家並未參與朝中宮變。 可若治太後的罪,這兩位,誰還敢死心塌地的為國朝賣命? 因此,太後不能動。 而且,事敗之後,前太子已然自縊。 若將太後也治罪,將來史書該怎麼寫?民間又會如何議論? 說趙氏一族因為篡了柴家的天下,導致後世子孫自相殘殺? 國家不能亂,因此,由範知行牽頭,逼迫新帝趙長青妥協。 趙長歌心存不滿,就此,兄妹二人生出間隙。 先帝去世前,也就是那年開春,老天師便已羽化。 按照規定,張道之需守孝滿三年,才可正式繼任天師之位。 三年後,張道之繼任天師,遂下龍虎山。 趙長青雖無法治罪於太後,然而,卻是用以退為進的方式,為自己的娘親,爭來一個諡號——文武孝誠皇後。 又稱,文皇後(先帝諡號——文皇帝)。 這個諡號,或者說那個身份,本就該屬於徐善妙。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間,徐善妙跟隨先帝趙崇德遊曆天下。 在西涼地界,與老天師、趙崇仁等一同守過武威。 那時,魏基為秦王府幕僚,不到二十歲的範知行連中三元,成為大周朝至今為止,唯一一位大三元。 也是在那時,被世人譽為儒家種子,年僅十六歲的王守義中進士,後辭官求學。 身為武絕的齊玄牝還在齊魯境內與一群小屁孩玩泥巴。 武當衝虛真人依靠太極真意,自創太極劍,威震中原。 沐家奉太祖命永鎮雲南。 昆侖劍宗之主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 從那時起,似乎江湖上一些響當當的人物,紛紛開始嶄露頭角。 那一年,距離甲子前大亂,剛剛過去十六載。 生於戰亂後的少年紛紛崛起於這大爭之世。 那一年,是太初十六年。 今年,是承平三年。 整座江湖,除了張道之與趙長歌等寥寥幾位年輕人可扛大旗之外。 似乎,不複三四十年前的江湖盛世。 世人以為,張道之與趙長歌崛起的這個年月,正是江湖青黃不接的時刻。 雖說張道之前邊還有幾個師兄,但他們的大師兄張虎等人,都已年近或年過四十。 從年齡的角度來說,張虎與他們,並非同一代人。 世人總覺得,是張先等人的存在,將這座江湖的氣數耗儘。 但隻有張道之他們這些親身經曆者才明白,江湖氣數從未耗儘,這座江山,一直代有人才出。 無論是新一代的龍虎六傑,還是最近名聲大噪的‘五道仙’,都可謂這座江湖的後起之秀。 屬於這個時代,這座江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趙長歌的身上,流有將門之血。 她對戰爭,有著一種天然的敏感。 深知,佛道之爭,追根溯源的講,全在張道之與佛主二人之間。 趙長歌對她眼前的這位真人師弟,有著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心。 認為,張道之可勝西域佛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