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三萬道家子,齊赴西昆侖!
砂糖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三萬道家子,齊赴西昆侖!,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砂糖橘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就打!’ 這三個字,趙長青看似說得很隨意。 實則,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畢竟,他是大周的皇帝。 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若是發動一場戰爭,對於整個朝廷來說,負擔有多麼的重。 但即使如此,他仍舊說出了那三個聽起來霸氣絕倫的字眼! 當那三個字落下時。 許多老臣,其神情都猛然一陣恍惚。 像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甚至,還有幾分太祖的風采。 自周太祖建國以來,到趙長青這裡,已曆三帝。 世人對這三位皇帝的印象裡,似乎都有隱忍二字。 太祖北伐失利,選擇隱忍。 先帝為休養生息,不得不承認北元皇帝的帝位。 不得不讓西域三十六國取消對大周的朝貢,這也是一種隱忍。 換到趙長青,隱忍的地方就更多了。 麵對藩鎮勢大,他選擇了隱忍。 麵對異士界勢大,他也選擇了隱忍。 可是,世人好似都忘了。 有時,隱忍是為了厚積薄發,是為了萬世基業。 趙長青,絕非昏庸之主。 不然,當時已經身為權臣的範知行,也絕不會在先帝駕崩後,扶持趙長青登基。 有了皇帝的那三個字。 接下來,朝廷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對於範知行來說,隻要北元不趁機落井下石,西域三十六國不足為懼。 哪怕一旦開戰,隻是選擇固守地方的策略,待拖得年月一久,西域便也就退兵了。 也就是說,若不是張道之與草原定下兩地十年太平的約定。 趙長青與範知行,都不敢貿然做出‘那就打’的決定。 承平三年,二月初。 成都府。 自張道之頒布第二枚天師令以來,於最近這段時日內,湧入城中的道門異士,已多達兩萬有餘。 即使如此,仍舊有源源不斷的道門子弟,正在趕來的路上。 城門前。 有名異士禦劍飛行至此,連忙收起神通,徒步走入城中。 這時,有道門同僚看到了他的身影,笑道: “青崖散人,沒想到你也來了。” 聞言,一隻腳踏入城中的異士連忙轉身看去,見到來人,當即嘴角上揚,莞爾笑道: “滄溟子?怎麼,舍得放下你鼓搗的那堆丹藥了?” 滄溟子正色道:“隨天師殺入西域佛界這件事,可是古今未有,自是要來儘一份力。” 言罷。 青崖散人忽而抬頭看向天際間。 隻見有成百上千道虹光齊齊掠過城頭。 那是 “全真重陽宮弟子?連他們都來了?” 青崖散人喃喃一聲。 滄溟子見此壯闊一幕,頓生豪邁之意,朗聲道: “三萬道家子,齊赴西昆侖,當真壯哉!” 話音剛落。 就瞧見城頭之上,有龍虎山弟子,正朝著自四麵八方趕來的道門中人抱拳道: “吾代天師,多謝諸位道友齊赴此地,共邀盛舉!”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下一刻,無論是禦劍飛行,掠過城頭的道門異士,還是選擇步行的同道中人。 在這一刻,均是齊齊抱拳,朗聲回應,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有英姿颯爽的青衣女劍仙,頭戴道冠,於天際間劃出一道優美的弧度,似在以此方式慶賀此等盛舉。 有喝得醉醺醺的道門高人,搖搖晃晃的走入城中,見人便笑, “去了西域,諸位道友可要手下留情,給貧道多留幾個禿驢啊!” 太多數之不清的道門豪傑齊聚此地。 他們皆是中土神州某域人傑。 而今,隻因一道天師令,便趕路千百萬裡,共襄盛事。 幾日後。 成都府境內,便已齊聚三萬道門弟子! 此刻,他們都在靜靜地等待著龍虎山天師張道之發號施令,一同殺入佛國。 二月中旬。 陸續趕來的道門弟子人數漸少。 如今,已有多達三萬餘名道門異士齊聚於成都府內。 這可是整整三萬名異士啊! 是一股足可將整座天下都給攪動的力量。 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期盼著,希望可以早日殺入西域。 但是,卻遲遲等不來張道之的命令。 此刻。 武侯祠那邊。 龍虎六傑,包括趙長歌在內,來了三位。 全真七子與武當八極全部到場。 各地極具盛名的散修、掌門,紛紛矗立在此間。 他們似自等待著什麼。 良久,全真七子之首,丹陽子來到趙長歌身旁,詢問道: “道門各派弟子均已齊至,即使再等下去,隻怕也沒有多少人可來了,畢竟,此役,各門各派,都要留些弟子與後手。” “眼下,三萬名道門同僚正嚴陣以待,實是不易再等下去了,否則,一旦影響士氣,有害無利啊。” 三萬名道門異士,是各門各派,能拿得出手的極限。 但,天下道門異士,又何止三萬? 他們需要留下些天賦極好的弟子,來維係傳承。 不然,誰能確保,深入西域一戰,能毫發無損? 為了門派的傳承計,不得不留有後手。 這也足以證明,天下道門仇西域佛國日久。 想要深入那裡,橫推萬萬裡佛土。 縱使身死,亦無怨無悔。 哪怕是與張道之關係最為親密的趙長歌,都不知張道之在想些什麼。 她隻得扭頭看向武侯祠主殿裡。 此時。 張道之正盤腿坐在武侯像前。 身後是他所收的小弟子——楊守真。 主殿外,皆被龍虎山內門弟子把守。 不得天師召見,任何人也不得來到此間。 這時。 就連站在張道之身後的楊守真,都是有些不解的開口道: “師父,方才弟子進殿前,長歌師伯讓弟子問您,何時西討佛國?” 諸多道門弟子,等候的時日實在太久了! 聞言。 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的張道之突然緩緩睜開雙目,與身前的武侯像對視,喃喃道: “明知大勢不可為而硬要為之,這是你諸葛孔明才能做出來的事情。” “天下為公,為顧全大義,不惜次次讓步妥協,這是我道門曆代先賢才能做出來的事情。” “可惜,唯獨我這個現任天師,偏偏不喜什麼讓步妥協,倒是你的做法,深得我意。” 喃喃於此。 楊守真便見張天師緩緩起身,走出大殿。 他緊隨其後。 待張道之走出武侯祠的那一刻。 數之不清的道門高手,紛紛將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那襲紫袍身影,宛若定海神針一般,頃刻間,便將眾人那不安、躁動的心緒穩定下來。 隨後。 他們隻聽這位張天師朗聲道: “傳吾法旨。” “即日起,殺入佛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