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師下山
砂糖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天師下山,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砂糖橘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道之苦口婆心說了許多,都是對二、三代弟子的告誡。 到了山門處。 一些人早已被他的三言兩語所動容,不禁聲淚俱下。 就連平日裡飽受他虐待的‘師叔’、‘師兄’們,此刻都是有些戚戚然。 此外,還有山中飛禽走獸,都來此相聚,似要目送他這個天師下山。 見狀,張道之感慨良多,貪婪地目光一直凝聚在盤旋上空的幾隻仙禽身上, “三位師叔,定要保重身子骨,等我回來,我給你們烤肉吃。” 這時,有幾隻稍有靈智的飛禽,忽然以極快速度撞向不遠處的崖壁,隨後迅速跌落。 它們借這個動作,似乎是想表達自己的決心。 哪怕是死,也不願給張道之烤了吃。 “二師叔,你看,它們寧可死,現在就被我烤了吃,也不願我離開山門啊。” 在張道之看來,有些時候,畜生都比人好,當然,這裡的畜生並不包括五年前那隻大蜈蚣。 那是他一生的恥辱。 他發四,如果再遇到像大蜈蚣那樣的精怪,他一定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那裡。 然後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撒潑尿。 玄虛子等人實在聽不下去了,那些仙禽,可都是龍虎山的寶貝。 這廝說要烤就要烤? 祖師爺啊,他這虎狼之詞,您在天有靈,也聽得下去? 初代天師:算了算了,不管怎麼說,道統算是傳下去了。 頓了頓。 張道之不再嬉皮笑臉,而是滿懷真誠地向玄虛子等人作揖道: “弟子此去尚不知歸期,三位師叔均已年長,一生降妖無數,但也因此落下暗疾,還望師叔們保重。” 聞言,三位師叔倒是頗為感動, “這些年,倒是沒白疼你。” “在外若是受了委屈,就早早歸山就打碎骨頭咽下去,彆那麼早回來。” “若你出了事情,儘快靈鴿傳信,我與你其餘兩位師叔,好安排閉關日程。” “” 張道之笑了笑,忽而又向那幾位師兄拱手道: “諸位師兄,我不在山上的日子,山中大小事與三位師叔的身體,就有勞你們了。” 說罷,手牽黃牛,像是沒有絲毫牽掛般離開山門。 待下了幾個石階,又驀然轉身,大聲道: “若是三位師叔身體有恙,定要及早傳信於我,我好歸山安排後事。” 玄虛子大罵,“滾!” 張道之笑了笑,一邊擺手,一邊頭也不回的下了山去, “福生無量天尊,祖師爺在上,弟子開口無忌,願三位師叔早日羽化成仙。” 聞言,玄虛子忍不住了, “彆攔著我,今日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彆攔老道兒!” 然而說了半天,實際上,卻無一人攔他。 眾人都在看著他,心想,您倒是去啊,我們早就想看天師被揍了。 但唯獨玄虛子心中清楚,彆看他修得一身返老還童的本領,但若真與他的好師侄兒一戰,還指不定誰揍誰。 這時,張道之漸行漸遠,忽而駐足,手掐天師訣,麵容肅穆道: “祖師爺在上,弟子張道之祈願,願三位師叔壽與天齊,願諸位師兄早日得道,願我門中弟子人人如龍,願我龍虎山長盛不衰,願我道門日益興隆。” 片刻後,張道之清晰聽到一些聲音, “恭送天師下山!” “恭送天師” “” 聲勢此起彼伏,響徹雲霄,經久不絕。 乃至天上仙禽、地上走獸,都在鳴叫、狂吼。 似在歡送這位天師下山。 使玄虛子等人驚歎不已。 過了會兒。 山上。 玄虛子等幾位紫袍道人正在閒聊, “師弟下山,怕是免不了遭劫啊。” “你還怕他遭劫?他不去謔謔彆人就算彆人氣運加身了。” “非也,我是說,山下芸芸眾生,免不了要遭劫了。” “師叔,我這師弟到底什麼來頭?築基多年,始終不得見三花,卻還強的離譜” “我也不知,但願此番下山,他能尋到屬於他自己的道果修行之路,不隻有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這一條。” “唉,這小家夥,也算我等看著長大得了,雖說平日裡頑皮些,但勝在率性天真,他這一走,咱們龍虎山,怕是要少了許多熱鬨。” “聽師叔這麼一說,我竟有些悲傷,舍不得他走了。” “唉,是啊,是啊。” “” 稍後,幾人意見達成一致。 三師叔玄靈子突然轉身看向眾多弟子,忍不住地大笑道: “傳令下去,敲鑼打鼓放爆竹,今日破例,讓眾弟子都開葷飲酒,就當咱們龍虎山,提前過個年。” 幾日後。 龍虎山新任天師下山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四方雲動。 京中,萬歲山,壽皇殿內。 有名義負責斬妖誅邪,實際監察天下的斬妖司組織,正向皇帝彙報天師下山一事。 良久,盤腿坐在蒲團上的皇帝緩緩睜開雙目,問道: “現任天師張道之,是何模樣?何等修為?” 那前來稟報天師一事的斬妖司都指揮使沉默不語,不知如何作答。 見狀,皇帝唉聲一歎, “就連你們,也查不出被老天師藏了許久的傳人究竟是誰” “那個老東西,死了還不消停,這遮蔽天機的手段,還真是厲害。” “朕那妹子也不向著皇家了。” 北方,燕雲十六州,幽州城頭之上。 有一風情萬種的女子正手持法杖,目視南方。 忽而,見大雁落於城頭。 守在一旁的侍衛自大雁爪子上,取下一張紙。 那女子乃是北境薩滿法師。 她接過紙張,隻見那張紙上,隻寫有四字——天師下山。 初看時,這位薩滿法師臉色凝重,眉頭微皺。 而後不知為何,眉頭竟逐漸緩和,臉色恢複正常,嘴角不自覺上揚, “老天師隱世不出的傳人,突然下山有意思。” 說罷,手中紙張,被無端出現的焰火焚成灰燼。 西方佛國。 有自稱佛祖轉世身的‘活佛’邀眾菩薩、金剛,召開法會, “龍虎山現任天師突然下山,恐大劫將臨,佛道必有相爭。” “我佛慈悲,既有爭執,也當以蒼生為念。” 法相莊嚴的堪布雙手合十道: “請活佛放心,隻是九州僧侶,多有不願與我佛聯手普渡蒼生,共渡大劫”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 藏身於極南之地、十萬大山中的蠻族與隱匿在東海之畔裡的諸多大妖等,也都在討論天師下山一事。 仿佛天師下山就像是一句讖語,昭示著天下將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