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少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夢蝶引·劍吻驚鴻,衣冠謀塚,歐陽少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端坐龍椅之上,聽著京兆府尹和禦林軍副將關於京畿遇襲事件的奏報,眉頭緊鎖。馮坤、陳衝無恙,襲擊者身份不明,現場遺留指向鎮北侯府的偽造信物……這一切都透著濃重的陰謀氣息,也讓他想起了不久前那場同樣詭異的“燈海驚雷案”。兩案疊加,幕後之人對京城安穩、對朝廷重臣的惡意昭然若揭。
然而,皇帝的目光掃過下方垂首肅立的武王李繼、太子,以及神色清冷孤高的鎮北侯林汐月(阿月),心中湧起的不是徹查到底的銳氣,而是深深的疲憊和一種帝王權衡的考量。北境軍需案已結,馮坤、鷂鷹等人罪證確鑿,再掀波瀾,牽扯下去,隻會讓朝局更加動蕩,讓皇家顏麵更難看。尤其是武王和太子剛剛因“燈海驚雷案”受罰,此刻再查,難保不會拔出蘿卜帶出泥,動搖國本。
“夠了!” 皇帝沉聲開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瞬間壓下了殿內所有細微的議論,“北境軍需貪瀆一案,人贓並獲,主犯馮坤、鷂鷹等已伏法!此案,到此為止!京畿宵小襲擊押解隊伍,意圖不明,著京兆府與禦林軍嚴加追查,務必肅清餘孽!然,此案與軍需案不可混為一談,任何人不得妄加揣測,攀扯功臣!再有妄議者,嚴懲不貸!”
金口玉言,一錘定音。
穆之站在翰林院隊列的末尾,垂著眼瞼,心中了然。‘果然,還是這樣……’ 他無聲地喟歎。這位陛下的作風,一貫如此。穩定壓倒一切,皇家的體麵重於真相。隻要不直接威脅到他的龍椅,他樂於和稀泥,維持表麵的平衡。這結果,雖未能深挖“百鳥巢”,徹底鏟除武王勢力,但至少保住了阿月,也暫時壓下了風波,為他和阿月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也算……差強人意吧。’
退朝後,穆之並未回翰林院,而是徑直走向了鎮北侯府。這一次,那扇曾對他緊閉的朱門,在門房複雜的眼神注視下,緩緩為他敞開。
阿月在書房見他。氣氛凝重而微妙。沒有了朝堂上的清冷孤高,她坐在書案後,眼神銳利如鷹隼,審視著眼前這個一襲月白儒衫、氣質卻沉穩如淵的青年。
“孤先生,” 阿月開口,聲音聽不出情緒,“京畿之事,多謝警示。” 她並未點明那份匪夷所思的密信,但這句道謝本身,已然是破冰之舉。
穆之坦然回視:“侯爺言重了。分內之事。” 他並未居功,態度不卑不亢。
接下來,是一場漫長的、充滿試探與交鋒的談話。阿月的問題如同連珠箭:
他如何得知武王的滅口嫁禍之計?(穆之答:推演其行事邏輯,結合零散線索推測。)
那精妙絕倫的密信手段從何而來?(穆之答:家傳雜學,雕蟲小技。)
他屢次三番示警、乾預,究竟有何目的?背後站著誰?(穆之答:為社稷安穩,為忠良不蒙冤,無人指使。)
穆之的回答滴水不漏,真假摻半,既承認了自己“有所作為”,又巧妙地避開了所有無法解釋的核心(重生、先知)。他展現出的洞察力、對朝局的理解以及對阿月處境精準的把握,讓阿月心中的震撼和疑惑不減反增。她感覺自己在麵對一個深不見底的謎團,每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背後,都隱藏著更深的不合理。
談話漸深,觸及北境、百鳥巢、乃至皇帝的態度。穆之言語間對阿月的關切和維護,雖極力掩飾,卻依舊如涓涓細流,悄然滲透。阿月聽著他冷靜分析局勢,為她謀劃應對之策,那份久違的、被理解甚至是被守護的感覺,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漣漪。
當穆之再次強調,武王和林修閒絕不會罷手,讓她務必小心自己的弟弟林修閒時,阿月心底那份因家族背叛而深藏的劇痛和無力感瞬間被點燃!理智的弦在巨大的壓力和對眼前人深不可測的恐懼中,驟然繃斷!
“夠了!” 阿月猛地站起,清叱一聲!寒光乍現!
嗆啷——!
那柄象征著鎮北軍無上權柄、飲過無數敵人鮮血的“鎮北劍”,已然出鞘!冰冷的劍鋒,帶著凜冽的殺氣和阿月眼中翻湧的複雜情緒,穩穩地架在了穆之的頸側!
書房內空氣仿佛凝固。燭火在劍身上跳躍,映照著兩人近在咫尺的臉龐。
“孤穆之!” 阿月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那雙總是清冷的眸子此刻燃燒著困惑、憤怒、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脆弱,“你究竟是誰?!你處心積慮,步步為營,到底想乾什麼?!說!否則……” 劍鋒微微下壓,寒氣侵膚。
被利劍加頸,穆之臉上卻不見絲毫懼色。他看著眼前這張近在咫尺、因激動而微微泛紅的絕美臉龐,看著她眼中那份強裝的凶狠下深藏的疲憊和不安,前世今生積累的所有情感——刻骨的思念、無儘的悔恨、失而複得的狂喜、守護的執念——在這一刻如同熔岩般轟然爆發,衝垮了他所有的理智堤防!
他非但沒有後退,反而迎著那冰冷的劍鋒,緩緩地、堅定地向前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衣冠謀塚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衣冠謀塚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