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周王的方子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7章 周王的方子,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27章周王的方子第12頁 沐晟大軍還有七八萬沒有染病的將士,而軍中的將領能主持軍務的隻剩下一個抽調過來的指揮使陳懋,還有一個朝廷派過來的監軍王驥,除此之外,還有楊洪,石亨以及十幾個抽調過來的司馬院軍官。 對於這位接替沐帥的新任的大將軍,軍中諸將還是很期待的,畢竟這位郡王爺曾經率軍萬裡奔襲,奇襲撒馬爾罕,立下赫赫戰功。 每個人心中都希望這位高陽郡王能帶領他們以最小的代價平定麓川,滅了思氏。 自沐晟出兵以來,一路高歌猛進,以火器優勢,配合戰法,打的麓川節節敗退,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讓大軍退了回來,猛將皂旗張為掩護大軍撤退,主動留下斷後,血染怒江。 大夥都憋著一口氣呢! 朱高煦看著零零碎碎的幾個人,拔出他那鋒利的刀子,指著地圖說道:“沒什麼說的,第一仗就要拿下怒江……” 沒有太多的話,開口直接點出作戰意圖。 有了和沐晟作戰失敗的經驗,思氏已經意識到了怒江的重要,這條江就是麓川的天然屏障,隻要明軍過了江,就能直插麓川腹地騰衝城。 所以,思氏奪回怒江後,立馬外江邊布防,修建各種防禦工事,配備大量士兵以及火器防守明軍,甚至還有戰船,戰象。 如今放在朱高煦麵前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過江。 之前麓川軍壓根就沒有在怒江布置兵力,沐晟軍乘船而渡,輕鬆而過。 “大將軍!” 監軍王驥主動說道:“要想攻破麓川軍的怒江防線,不如試試毒箭焚江的戰術!” 毒箭焚江! 這是什麼戰術? 朱高煦問道:“怎麼講?” 王驥緩緩說道:“水陸並進,以江為水,以浮橋為陸,同時進軍,占據上遊之水,順流而下,以死士駕油筏,焚燒麓川軍戰船,再以毒箭射象,自毀其寨,趁機焚其沿江的各種防禦工事……” “不過……這樣的戰術有風險,而且損失也會很大!” 朱高煦看著地圖,仔細的琢磨著王驥剛才的話。 陳懋趁機說道:“大將軍,我看行!” 這是一場強攻的硬仗,沒有損失那是不可能的。 “啪!” 朱高煦猛然拍桌,指著王驥說道:“就按照你說的來,即可點兵,破江!” 高陽王從來就不是什麼前怕狼,後怕虎,優柔寡斷之人,覺得可行,那就乾。 當晚,一人一騎來到永昌的明軍大營。 “什麼人?” 警戒的士兵嗬斥一聲! “涼王朱文均!” 牽著馬,挎著刀,涼王走了過去,說道:“帶我去見大帥,高陽王!” 和皇帝大鬨一場,涼王在家等了兩天,見沒動靜,直接偷跑了出來,一路跑到永昌。 皇帝知道後,也沒在管他! 中軍大帳外,朱高煦拿著刀,背著包袱走了進去,朱高煦父子正在吃著煮好的羊腿。 “餓死了!” 涼王將包袱解了下來,連同刀一起扔在了桌子上,立馬湊了過來。 “來,去那坐坐,給我讓個位!” 涼王一屁股把朱瞻域擠到了邊緣,拿起盆裡的羊肉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朱高煦整個人瞬間愣住了,問道:“你他娘的誰啊,進來就吃,不拿自己當外人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27章周王的方子第22頁 涼王吃著羊肉,悠悠說道:“我娘啊,我娘是徐家的,論起來,我得喊你哥,但要從我爹這邊論,我得喊你叔,這也沒有從娘家論的道理,所以,高煦叔,你說我是外人嗎?” 朱高煦驚訝道:“你……你是那個……那個永興家的老二,你叫朱文……坷是吧……” 涼王笑了笑,說道:“那是我二哥,我是老三朱文均!” “對對,我聽說了……” 朱高煦樂嗬道:“你去漢南打仗了,還傷了臉,不對……你怎麼跑這來了,你爹讓你來的?” 涼王倒也沒有隱瞞什麼,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誰知朱高煦聽後頓時大笑起來。 “哈哈……你可算說對了,你爹那個人,用人朝前捧,用完就朝後扔,過河拆橋,言而無信,說話當放屁,就是這樣……” 朱高煦樂的不行,說道:“老頭子活著的時候,他就裝成一副孝子賢孫的樣子,這老頭死這麼多年了,還裝呢?” “是啊,高煦叔!” 涼王立馬附和道:“你是不知道,我爹多能裝!” “哈哈……” 朱高煦笑了幾聲,隨後說道:“既然來了,你就跟著我好好乾!” 涼王笑道:“叔,我爹說了,麓川就是我的封地,我能打多少地,都是我的,您可得幫幫我啊!” “小事,我給你把緬甸也打下來,諒你爹也不會說什麼!” 朱高煦吩咐道:“瞻域,給你哥再盛一盆肉去!” “高煦叔大氣!” 這倆人那是相當的投緣! …… 次日一早,軍中響起了悠揚的號聲,朱高煦身披盔甲,騎著戰馬,率領七萬明軍向西而進,迎戰數倍於他們的麓川軍。 而他前腳剛走,周王帶著十幾個禦醫便來到了永昌。 沐晟拖著疲憊的身體,親自前來迎接! 周王來不及歇息,立馬開始巡視軍營,酷暑季節,頭頂的烈日仿佛能把人烤熟,走進一處營地,掀開帳篷,一股熱氣撲麵而來。 隻見士兵全部光著膀子,躺在床榻或者地上,四肢無力,表情麻木,眼神空洞,連續看了好幾個營地,幾乎都有這樣的症狀。 “如何?” 周王擦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問著一名禦醫。 老牌禦醫戴思恭說道:“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士兵得了熱病,腹痛,胸悶,頭暈,惡心的病痛,此地太過炎熱,加上瘴氣四起,當時邪暑入體導致的!” 周王點頭道:“既然不是毒症,那就好辦了,咱們回去說吧!” 來到一處樹下的陰涼之地,周王坐在石頭上,說道:“諸位,我說一味主藥,你們看可行?” “千歲請講!” “藿香!” 周王悠悠說道:“藿香發表解暑,芳香化濕,理氣和中,為君藥,輔以紫蘇葉,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濕,厚樸,大腹皮行氣燥濕,除滿消脹,半夏,陳皮燥濕和胃,降逆止嘔,白術,茯苓健脾運濕,桔梗宣肺利膈,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外散風寒,內化濕滯,使風寒得解,濕滯得化,氣機通暢,脾胃調和!” 這個方子是新的,是周王剛才想出來的,按照藥性來說,是對症的。 戴思恭捋著胡子說道:“當是可行,可以一試,即便不成,也不會損害到將士身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