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十年磨一刀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十年磨一刀,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24章十年磨一刀第12頁 “諸卿以為誰能取代黔國公,掛帥出征,收複麓川?” 鐵鉉率先開口道:“陛下,大軍出征,主將出了事,一般由副將接任主帥之任,繼續征戰!” 朱雄英聽後,斟酌片刻,果斷搖頭,沐晟的副將是吳高和沐昂,這二人雖有將才,卻沒有單獨掛帥出征的經驗。 要是小打小鬨也就罷了,這一次麵對的可是西南的霸主,帶甲二十萬,推行軍功製度的麓川,還有一個軍事能力強的思氏在指揮,絕對不好打。 也不是不好打,而且損失會很大! 再說吳高,他熟悉的是北方野戰,善於騎兵,西南多山地叢林,他並不熟悉,至於沐昂那就更不行了,至少十幾年他都在京城當錦衣衛呢,更挑不起這個大旗。 “陛下,臣願往西南,掛帥出征麓川!” 李景隆主動請纓。 朱雄英眉頭一皺,擺手道:“你還是留下輔政吧,朝廷也不能沒人!” 皇帝並非懷疑李景隆的能力,而是他的年紀也不小了,這種高強度的戰爭吃不消的。 鐵鉉又言道:“陛下,不如讓梅李二駙馬掛帥出征?” “更不行!” 朱雄英拒絕的極為乾脆,兩位駙馬年紀更大,而且還要訓練司馬院的郡王,去了八成得留在那。 掛帥出征的主將不僅要看能力,還要看身體狀況,不管是李景隆還是梅李二駙馬都不合適去帶兵打仗了。 “陛下,魏國公如何?” 徐允恭還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之一,能力沒什麼問題,不過他的年紀也不小了,而且,他的作戰風格,同樣不適合與麓川作戰,他這個人雖然穩,卻不夠狠。 對付麓川思氏這樣一個軍功製度的勢力,不狠肯定是不行的,必然會吃虧,而且還得吃大虧。 這場仗最終的目的不是打贏,而是要消滅整個麓川的思氏,毀滅整個勢力,殲滅所有有生力量和潛在的威脅。 也就是說,要把麓川打滅亡,直接摧毀他們的一切的文明和信仰。 “陛下!” 李景隆突然說道:“既然老將無人可用,不如派一些後起之秀前去掛帥,興許還能出奇製勝!” 所謂的老將,都不是開國的那一批了,而是二代勳貴了。 二代之中到還有幾個能打的,如李景隆,徐允恭,常茂,傅讓,馮誠等人,可這些人也都老了,後起之秀指的都是第三代人了。 第三代哪還有什麼人了啊! “陛下以為,耿叡如何?” 李景隆小心說道:“想當年,大漢名將霍去病十歲歲就跟著舅舅大將軍衛青出塞,對戰匈奴,立下赫赫戰功,授封冠軍侯,臣看耿叡這小子也有霍去病的潛質,不如讓他試試!” 耿叡在勳貴三代中確實是出類拔萃,可他畢竟才二十多歲,沒有指揮過大軍團作戰。 “恐怕不行!” 朱雄英考慮了好大一會兒,心中是有些動搖,想讓這個外甥去試試,可此次作戰麵對的是麓川,幾乎用不到奇兵,再說了,他一個年輕人過去掛帥,難免會讓人認為是和皇帝的連帶關係,恐怕無法服眾。 而且,這麼大的戰事,朱雄英也不敢放手。 “陛下,實在不行,就把虎威侯藍太平從川蜀調過去,接替沐晟,主持和麓川的戰事!” 皇帝還是不同意,各路大軍早已經磨合的差不多了,這樣的調兵遣將,不僅耽誤一路,弄不好兩路大軍都會出現意外,不能冒這個風險,不能出現任何差池。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24章十年磨一刀第22頁 這可把在場的臣子難住了,不知道還有誰能接替沐晟,主持和麓川的作戰,總不能把燕王從漠北調到西南戰線吧,這也不現實。 “陛下,臣想到一人!” 朱允熥突然說道:“若用此人掛帥,定能掃平麓川,斬殺思氏!” “誰?” 所有人全部看向朱允熥,不知道他推薦的人是誰。 如今的大明,除了在各路大軍前線的,哪裡還有能單獨掛帥的人。 朱允熥堅定的說道:“高陽郡王,朱高煦!” 所有人一愣,朱雄英臉上卻浮現出一絲笑意,怎麼把朱高煦給忘了啊。 這家夥現在還在西域呢! “陛下,若用朱高煦,我大明一定可以大獲全勝,臣弟願為他擔保,若是他打了敗仗,臣弟一並受罰!” 倆人可沒白在宗人府處好幾年,朱允熥都敢信誓旦旦的為朱高煦擔保了,同時也是相信他的能力。 相信他朱高煦有掃平麓川的能力! “來人!” 朱雄英果斷說道:“傳旨,八百裡加急,前往漢西,傳詔朱高煦入顛作戰……” …… 西域,鐵門關! 一處衛所的石屋前,身穿粗布,胡子邋遢的朱高煦從屋裡走了出來,直接坐在門口的地上。 西域的太陽也很毒,照在身上,讓人受不了。 可朱高煦已經習慣了,對著屋裡喊道:“瞻域,把老子的刀拿出來!” “來了,爹!” 十來歲的半拉孩子,長的虎頭虎腦的朱瞻域抱著一把刀跑了出來,不用他爹吩咐,又端來一盆帶著泥的黃水,還有一塊光滑的石頭。 朱高煦抽出刀子,濕了些水,放在石頭上仔細的磨了起來,時不時的拿起用手摩挲,試著刀鋒。 “爹,兒子從記事起就看您經常磨這把刀,可沒見您用過啊!” 太陽照在刀刃上映襯出寒光,朱高煦望著刀鋒,沉聲道:“早晚會用到的,老子要用這把刀給你砍出一條回家的路!” 朱瞻域問道:“爹,這裡不是咱們的家嗎?” 朱高煦摸著兒子的小腦袋,笑道:“這裡太小了,爹帶你去住大房子!” “呲呲”的磨刀聲此起彼伏,同時,外麵也傳來許多腳步聲,走進來一群身穿官服的人。 朱高煦抬頭看了一眼,沒有理會,繼續磨刀。 “聖旨,朱高煦接旨!” 朱高煦坐在地上,淡淡說道:“有事就說!” 禮部的官員也無奈了,戰事吃緊,也顧不得這些了,打來聖旨念道:“朕聞麓川思氏恃險負固,屢擾邊氓,久稽天討,前命爾遣沐晟率師往征,期靖疆圉,然天不遂願,大軍猝染疫病,兵鋒暫挫,非將之過,實乃時艱,今疫病未平,軍心待振,若仍以疲師久駐,恐生他變,徒增傷損,朕心深憂……” “思氏跳梁,終為邊患,麓川失地,不可久懸,皇弟高煦,勇略過人,久曆戎行,熟諳邊事,堪當此任,今複高陽郡王爵位,即刻馳赴西南,代沐晟總領全軍,承繼前誌,攻克麓川……” 朱高煦站起身來,抖落身上的塵土,此刻的氣勢陡然一變,宛如一頭即將出籠的猛虎,眼神中透著久違的鋒芒。 “十年了,這把刀我磨了整整十年,十載春秋,方得飲敵血之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