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又是試探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8章 又是試探,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18章又是試探第12頁 威嚴的皇宮,平坦的大道,同樣奉天殿的那條路。 一人穿國公服,一人穿蟒袍! “詹徽,淩漢,這兩個老家夥怎麼就死了,還死在了一天,怎麼這麼巧啊,哎……” 回到京城,進宮路上的李景隆感慨不已,神情之間透著些許傷心。 “八九十歲的人了,也該走了,這有什麼好說的……” 身穿蟒袍的朱允熥說著,突然問道:“我說表哥啊,他們倆死了,你不用多傷心吧,你和他們也沒多少交情吧……” “淩漢這些年可沒少參你,沒有三十次,也得有二十九次了,還有詹徽,在江南的時候也沒少坑你吧,你說你至於嗎……” 李景隆苦著臉說道:“永興劍沒有了!” “你說啥?” “我說,永興劍沒有了,就剩最後兩把,給了這兩個老東西!” 李景隆愁眉苦臉的說道:“等我死了,咋辦啊,我就少一件東西!” 朱允熥頓時笑了,說道:“我以為多大事呢,不就是一把劍嗎,回頭讓陛下再打十把,這一次,一定有你的!” 李景隆緩緩搖頭道:“先給的和後補的,這不一樣,沒有了就是沒有了,哎……” 永興劍一共就十把,賞賜給永興一朝有大功的臣子。 這也就意味著,先死先得,晚死沒有! …… 奉天偏殿! 錦衣衛指揮僉事胡榮站在皇帝麵前,行禮說道:“自詹公死後的消息傳開,江南之地,許多人家借著過年的時機,燃放爆竹慶祝,還說……說國賊已死……” “京城各茶樓,有不少人以說書的方式對詹公進行誹謗,侮辱,其言語明裡暗裡,都是對詹公的不滿,甚至還有人暗諷他是本朝的秦檜……” 你說詹徽是秦繪,他是皇帝提拔起來的,那永興皇帝是誰? 豈不成了宋高宗! 朱雄英聽後臉色陰沉,冷聲問道:“查了嗎?” “回陛下,臣已經審問過了,是江南的一些士紳背後支持這些人所為!” 朱雄英頓時拍案而起,冷聲道:“哼,不過才二十多年,朕還沒到五十,就想來試探朕了!” 執政三十年的永興皇帝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小皇帝了,一眼就能看出這背後的陰謀。 這些士紳不是在打擊詹徽,而是意在他這個皇帝,表達對新政的不滿。 “去查!” 朱雄英冷眼說道:“朕不是沒有提醒過,詹公死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誹謗,羞辱他,既然有人不把朕的話當回事,那就殺!” “看看是他們的脖子硬,還是朕的刀快!” “臣遵命!” 沉寂了多年的錦衣衛又要開始乾活了,還是大活! 胡榮走了出去,正好遇到前來的朱允熥和李景隆,三個打個照麵,也沒多說什麼。 二人走了進去,拱手行禮! 看到這兩位最親近的人來了,朱雄英臉色緩和了許多。 “坐吧!” 二人坐了下來,朱允熥問道:“大哥,出什麼事了?您這……” “沒什麼事!” 朱雄英不願意去說這些事,擺手道:“把你們叫回來,是朕身邊沒人了,有些軍國大事,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更沒個能說話的人,哎……” “自從詹徽,淩漢都走後,朕越發覺得孤獨,老臣都走了,朕也老了!” 李景隆開口說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哪有一絲的暮氣啊,臣才是老了,常常也是力不從心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18章又是試探第22頁 “是啊,大哥,你得振作起來,今年還有一場大戰在等著咱們呢!” 朱允熥安慰道:“等收複了西南半島,新都也快建好了,到時候大哥實在不想乾了,就傳給太子,咱們兄弟三個一起養老!” “好啊好……” 朱雄英欣慰一笑,說道:“多好的日子啊!” 李景隆趁機說道:“是啊,陛下,咱大明好日子長著呢!” “有什麼事,陛下儘管吩咐,臣儘力而為!” 朱雄英點頭道:“其實也沒什麼事,就是心裡不踏實,你們來了,朕就踏實多了!” 李景隆笑了笑,說道:“不如臣二人陪陛下出宮走走,看看民間煙火,就當散散心了!” “算了!” 朱雄英擺擺手,說道:“朕不想動了,你們能陪著朕說說話就好!” “新都也修了大半了,快接近尾聲,朕讓工部侍郎韓克忠去負責,你們就安心留在京城吧!” “天天都是處理不完的家事,國事,哎……” 深宮猶如牢籠,皇位猶如鐵鎖,將這位真龍捆在其中,動彈不得。 三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卻沒有喝酒,從過年到現在的幾個月都滴酒未沾。 不是忍著不喝,而是由心的不想喝! …… 轉眼之間到了開春! 百姓紛紛於田間耕種,新政過後,加上朝廷不斷減免賦稅,百姓的日子也逐漸好過起來。 而朝廷各部也開始忙碌起來,籌備著西南半島之戰的各項事宜。 朱雄英每日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戰略,調配糧草、兵力。 直到沐家從雲南送來最新的軍報! 自從朝廷要對西南用兵的消息傳來後,麓川也在積極備戰,趁著大明還在準備之時,主動出兵,襲擾西南邊陲順寧,定邊一帶。 沐晟主動迎戰,打退了麓川思氏的進攻,但沒有朝廷的聖旨,不敢出雲南追擊麓川軍。 尚書房內,看到軍報,朱雄英是又氣又笑。 “這也就是沐晟,要是換成藍太平,恐怕早就殺過去了!” 李景隆開口說道:“陛下,這麓川思氏主動挑釁,進犯我們大明邊境,我們討伐他也就名正言順了,這是好事,不怕他出兵打我們,就怕他等著我們去打他啊!” 大明收複西南半島,缺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雖然朱雄英不在意什麼開戰的理由,可畢竟天朝上國,也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打倭國,打高麗,打安南,那都有師出有名的正當理由。 “現在就打嗎?” 朱雄英問著,其實按照計劃,是準備等到九月開戰的。 李景隆猶豫片刻後說道:“既然沐家那邊都準備好了,朝廷的增兵,糧草輜重也到位,那就打吧……”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豈有不戰的道理,更何況一味的避戰也影響士氣!” 這場仗,隻要沐晟不犯大錯誤,穩紮穩打的打,就是必勝的,就算耗也能把麓川耗死。 比後勤,誰也比不過大明! 朱雄英沒有斟酌片刻後,果斷說道:“西南半島,以麓川最強,讓沐晟那一路先打,等到打的差不多了,其他幾路在同時出兵,時間對的上,應該能會師!” “另外,一定要提醒沐晟,千萬不要小看麓川的實力,思氏極為奸詐,善於用兵,他的能力不在黎利之下,萬不能急功近利,冒敵輕近,讓他切記,切記,切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