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0章 設立三司,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80章設立三司第12頁
在場的臣子紛紛低頭沉思,沒有人立即回答,因為中原王朝對漠北之地的治理幾乎都是羈縻政策,說白了,就是懷柔。
要是真正由朝廷來統一治理,確實是個很大的難題。
“陛下!”
吏部尚書張率先開口說道:“臣以為,漠北之地無法耕種,且人口太過於分散,而且沒有城池村落,這樣的話,隻能劃分地區界限,卻不能設立州縣……”
“朝廷的賦稅,學府,各種管理需要另起一套,大明的製度並不適合於漠北之地!”
不愧是吏部老尚書,朝廷天官,幾句話道儘了漠北管理的核心內容。
總而言之,漠北之地,也就是北海承宣布政使司,需要用一套單獨的製度來管理。
“張部堂言之有理!”
朱雄英很是讚同,點頭說道:“列位,都想想,今個必須把這事敲定,先從民生,後到軍事!”
坐在下麵的臣子低聲交談起來,就連武將也在看著地圖,比劃著什麼,這個氛圍還挺積極的。
“陛下!”
戶部尚書夏元吉說道:“臣以為,賦稅之事乃重中之重,漠北無法耕種,牧民多以放牧為生,朝廷可定下標準,以牛羊駝馬代替糧食,以作輸官賦稅之用,具體稅製還需進一步商議定下!”
“且所有牧民皆要編為牧戶,隻有登記在冊的戶民才能被分為牧場,成為大明的子民,受大明軍隊的保護,至於不願意入大明戶籍者,一律驅除於漠北之地,愛去哪就去哪兒!”
嗯……彆說……真彆說,夏老扣說的挺實在的。
“到時候恐怕會有很多人不願意走!”
禮部尚書宋禮說道:“畢竟那是他們祖祖輩輩的生活的地方,故土難舍,且不願從大明者,定然不在少數!”
都察院禦史陳瑛冷笑道:“這有什麼難辦的,夏部堂剛才都說了,全部趕走,不過,以老夫看來,實在麻煩,倒不如直接埋了,省事些!”
“這……”
宋禮一時無言以對,一把年紀的老學究了,不喜歡打打殺殺的。
張反駁道:“那地方人口本來就少,再殺就沒人了,沒人的地方,留著也沒什麼用啊!”
“寧願沒人,也不能留著這些二心之人,早晚會是禍害,漠北好不容易平定,既然已經斬草了,豈有不除根的道理!”
眼看二人要吵起來,朱雄英沒有說話,反而悠閒的喝起了茶水,並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咳了一聲,說道:“幾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留之,隱患,殺之,有傷天和,不從大明者,限定日子,全部離開,不走者,殺無赦!”
太子的回答,剛柔並濟,在場的臣子紛紛同意,朱雄英也十分滿意。
賦稅,戶籍的事敲定後,宋禮繼續說道:“既然漠北一統,那就要興建學堂,傳播儒家文化了,以仁義禮智信來教化塞外的外族,允許他們進國子監學習,並參加科考,降低其難度,算是朝廷恩施於新民了……”
“則其軍中優異者,選入司馬院學習……”
話還沒說完,五軍都督府的馮誠當即反駁道:“進國子監已經算開恩,司馬院肯定不行,讓他們學會咱們的戰術兵法,到時候反過來打咱們怎麼辦!”
宋禮無奈說道:“我明白宋國公的意思,可既然設立了新的行省,塞外的牧民也是大明的百姓了,朝廷若是厚此薄彼,如何能真正收塞外之心啊!”
馮誠冷聲道:“那就打,打到他們疼,打到他們不敢,哪這麼多毛病,都是慣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80章設立三司第22頁
太子開口說道:“漢文都沒學明白,如何去學習司馬院那些奇謀百變的戰術兵法,即使送進去,也是呆若木雞,學無所成,其他軍官也會有偏見,天天挨揍的料!”
韃靼,瓦剌人要是去了司馬院,那幾個大小司馬不得往死裡整他們,那些軍官要是不霸淩他們都怪了。
“陛下,律法……”
刑部尚書周至新試探著問道:“漠北牧民有他們自己的規矩,有些規矩和我們的大明律背道而馳……”
朱雄英果斷說道:“全部廢除,統一使用大明律,這個沒得說,一個朝廷怎麼能用兩種刑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
刑部倒是省事了!
朱雄英看向右邊,問道:“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怎麼說?”
兵部侍郎鐵鉉說道:“陛下,應當於北海行省各地駐兵,設立若乾衛所,千戶所,百戶所,無人之地,每隔一段時間也要派兵巡邏!”
“至於各地駐守之兵馬,可從燕藩征調,如今漠北敵人覆滅,而燕王卻還有十萬兵馬,臣以為不妥,當拆之於漠北各地衛所之中,燕藩保留三護衛兵馬即可!”
此話一出,文華殿瞬間寂靜了,藩王一直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鐵鉉卻直言不諱的說了出來,他就差點直說削藩了。
大都督吳傑說道:“臣附議,如今漠北平定,接下來就要穩定這片地方,兵馬當分散而駐紮,維穩地方,防止牧民作亂!”
“臣附議!”
“臣附議!”
許多臣子紛紛站出來支持鐵鉉!
這個主意是不錯,可朱雄英有些為難,燕王剛剛率軍平定漠北各部,本部損傷很大,這個時候把人家的兵都給拆了,未免有些過河拆橋,寒了人家的心。
“陛下!”
一直沒有說話的曹國公終於開口了,說道:“臣說句實在話,燕王的兵也是大明的兵,也是陛下的兵,朝廷此舉,並非什麼私心,而是為了穩定漠北,為了家國天下,江山社稷,燕王身為皇叔,也是能夠理解的!”
朱雄英歎息道:“這件事回頭再細談吧!”
曹國公就是曹國公,不僅給皇帝找了一個四平八穩的台階,還親自把皇帝背了下來。
這些大框架子都好定,也好搭起來,這些都不是此次小朝會的重點。
朱雄英敲了敲桌子,說道:“新的疆土,免不了都要倒貼,這是一件讓朕極為苦惱的事情,想想辦法,怎麼能把漠北的民生拉起來,不求能回報朝廷什麼,最起碼安安穩穩,彆讓朝廷倒貼太多,你們也給朕弄一個計劃出來!”
“漢東有銀子,漢北有戰馬,漢南有糧食,就連漢西也種起了棉花,漠北怎麼也得有個能拿出手的東西吧?”
皇帝說的輕鬆,像是在玩笑,但在場的臣子卻笑不出來,一個個愁眉苦臉,漠北有沙子,要嗎?
見沒人說話,李景隆鄭重說道:“臣記得陛下曾經說過,要想富先修路,這條路並非指的道路,漠北之地,最為寶貴的不是牛羊,也不是草地,而是水……北海之水!”
“開河修渠,引北海之水灌溉西北之地!”
……
:同誌們,我從來沒問大家要過什麼,畢竟生活都不易,今個厚著臉皮問大家要個五星好評,感謝,感謝,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