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十年工期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十年工期,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86章十年工期第12頁 次日! 皇帝又把老李召到宮中,商議遷都之事。 奉天殿外的丹犀之上,君臣二人走著,朱雄英悠悠問道:“過年的時候,宋禮上奏朝廷,大運河從應天府到通州段基本已經被疏通,這也意味著,遷都可以正式進行了,朕想聽聽你有什麼想法?” 這幾年,宋禮帶領江淮一帶的軍隊和工匠,輪流開鑿運河,足足動用了二十多萬軍隊。 而自從老李接到遷都的任務後,一直很上心,專門去找宋禮了解了許多事情。 “回陛下,遷都事大,不能草率,今年隻能準備,卻無法動工了!” 李景隆坦然說道:“大量的工料要從各地源源不斷的運往北平,除了水陸要打通外,還需要征調大量的勞役……” “多少人?” “起碼三十萬!” 李景隆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需要征調大量的工匠,除此之外,至少還要出動二十萬軍隊看管!” 三十萬勞役……這還是最少的預算,一旦動工,恐怕絕不止這些人數。 加上官員,工匠,軍隊,後勤等等,這算起來都要百萬人了。 這百萬人加在一起,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情啊。 之前考慮的都不錯,可一旦實施起來,朱雄英卻變得猶豫起來。 如果三十萬勞動力被征調出來遷都,大量的土地無人耕種,來年一年會是饑荒,要餓死人的。 百姓好不容易過上幾年好日子,朱雄英實在不忍心在折騰他們了。 而李景隆仿佛看穿了皇帝的擔心和猶豫心思,趁機說道:“陛下愛民如子,不忍看百姓受苦,可遷都乃百年大計,同樣不能耽誤,臣有一個辦法,既能完成遷都,又不損害百姓!” “說!” “不動大明百姓,可用外族勞力,漢南動蕩不安,歸根結底,皆是人口太多,何不征調十萬越人用於遷都,而且漢南的能工巧匠也多,另外,漢北高麗人征調五萬,漢東倭人再調五萬……” 李景隆繼續說道:“陛下下詔海內外宗藩各國,讓他們送來勞役,這個送五百,那個送一千,怎麼也湊夠三十萬人了!” 這倒是個好主意,朱雄英當即點頭道:“準了!” “儘管是外族百姓,還是要善待他們,他們是勞役,不是奴隸,不要苛刻,當然,倭人除外,讓他們去乾最苦最累的活!” “如果江淮一帶百姓也想自願乾活,要管飯,要給工錢,不許克扣,農忙時,人家要走,莫要為難,結清工錢,放人家回家收莊稼!” “臣遵命!” 陛下還是一如既往的恨倭寇啊! “好了,閒話不多說!” 朱雄英開門見山的問道:“如果明年開始動工,多久能把新都建好,搬過去住?” 李景隆猶豫道:“回陛下,臣估算,新都營造好,大概需要二十年!” 二十年? 這可大大超出了朱雄英的預料,說道:“太久了,朕等不了二十年!” “錢糧給足,勞役,軍隊隨你調動,總之你要什麼,朕給你什麼,最快多久能把新都營造好?” 李景隆咬著牙,心一橫,說道:“十五年!” 十五年都要趕工期,李景隆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十五年,還是太長,十年,能不能完工?” “啊!” 李景隆連忙說道:“陛下,十年絕無可能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86章十年工期第22頁 這就不是錢糧人馬的事,人數夠了,那就夠了,再多也沒什麼用了。 “陛下,臣直言,就拿這石柱來說,需要從地方上耗費無數人力來采集,運送,而且整塊石料要渾然一體,不可斷裂,拚接……” 李景隆一一說道:“還有整根柱子上的雕刻,上麵的蟠龍和雲紋,刻錯一筆,整根柱子就要廢棄!” “如果一切順利,從開采,運輸,到最後雕刻,上色,成型,起碼要三年之久!” 老李又踩了踩腳下,繼續道:“再說這銘文磚,砌磚所用的灰漿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混合而成,在城牆的關鍵部位,甚至要用熔化的生鐵代替灰漿灌鑄,陛下,這都需要時間啊,就算臣拿著鞭子,沒日沒夜的抽著人乾活,十年絕不可能完工!” 能辦的,李景隆不會推辭,二十年的工期給縮減到十年,直接少了一半,就算偷工減料也完不成,老李可不敢胡亂保證什麼,不然完不成,等著人頭落地嗎。 朱雄英無奈道:“你想想辦法,朕都四十多歲了,還想出去看看,等上十幾二十年,就六十多了,那時候還能出去嗎?一把年紀了,還能去哪啊!” “你忍心看朕被困在這皇宮一輩子嗎?” “陛下,臣……” 一向八麵玲瓏的老李說不出話來了,這就不是硬著頭皮能解決的事情。 “陛下,臣……臣鬥膽問一句,新都的皇城和皇宮,是否要按照應天府的……” “沒錯!” “大一些,可否?” “什麼意思?” 朱雄英眉頭一皺,問道:“你有什麼話可以直說!” “臣的意思是,當初太祖爺修建應天皇宮之時,大明還隻有半壁江山,又苦於財政赤字,軍隊還要南征北戰,所以,自然修建的小了一些!” 應天府皇宮在大一統王朝的皇宮裡,算是小的了。 “不用!” 朱雄英擺手道:“要這麼大地方有什麼用,睡覺也不過就兩尺地,就按照應天府皇宮複刻即可,至於各衙門,王府,等,能複刻就複刻,不能就換地方!” “臣明白了!” “不是,朕讓你考慮的是如何在十年內營造新都,你扯皇宮的大小乾什麼!” 李景隆猶豫片刻,說道:“如果陛下非要在十年之內完成新都的營造,那隻有一個辦法了!” “說!” “臣……臣……” 李景隆欲言又止道:“臣不敢說!” “你怎麼變得比那些文官還囉嗦……” 朱雄英瞪他一眼道:“你我君臣,推心置腹,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請陛下先恕臣事後不敬死罪!” 李景隆有些惶恐,朱雄英質問道:“死罪……有這麼誇張嗎?你要把曹國公府建在奉天殿門口啊!” “陛下說笑了!” 朱雄英正色道:“好好,先赦你無罪,說吧!” “陛下還要把身邊人屏退!” “你有完沒完了!” 李景隆連忙行禮,也不說話,朱雄英隨機揮揮手,身邊的太監和侍衛全都退下了,周圍就剩他們兩個人了。 “你可以說了!” 李景隆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若想在十年之內完成新都的營造,隻有一條路可以走,拆鳳陽皇城,皇宮,運送到北平,營造新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