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重任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重任,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84章重任第12頁 李景隆不僅是臣子,是功臣,更是親人,就算是太子,對他這位表大爺都很禮遇。 能在春和宮吃飯的臣子,那無疑都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 皇帝能把你拉到春和宮吃飯,那準是沒把你當外人。 二人一路走,一路聊著,走進春和宮大殿,屁股還沒坐穩。 外麵傳來皇太孫的稚嫩的喊聲:“皇爺爺!” “哎,大孫子!” 朱雄英還沒喘口氣,立馬起身迎了過去,眉開眼笑的把孫子抱在懷中。 小念抱著朱雄英的脖子,口齒不清的說道:“想……想皇爺爺!” 朱雄英笑道:“那以後皇爺爺常來找你玩好不好?” “好!” 小念眨著眼睛,突然看向李景隆,感到有些好奇,沒見過這個人。 “小念,這是皇爺爺的表哥,你也要喊爺爺!” 小念很聽話的喊道:“爺爺!” 李景隆嚇一跳,連忙行禮道:“不敢,不敢,皇長孫殿下,折煞臣了!” 此時,太子妃走了進來,李景隆再次行禮。 “曹國公莫要多禮,父皇常說,曹國公是家人,豈能見外的道理!” 太子妃還禮,大大方方的說道:“常聽父皇和太子殿下說,曹國公乃本朝第一能臣!” “臣汗顏!” 李景隆心中忍不住感慨,皇帝真是給太子娶個好媳婦啊。 太子妃說道:“小念,回去吧,皇爺爺要談事情了!” “不……我要和皇爺爺……玩!” “小念聽話,皇爺爺累了!” 小念死死的抱著,就是不鬆手,朱雄英笑了笑,說道:“算了,讓他跟著朕一起吃飯吧!” 太子妃無奈,隻得作罷! 李景隆趁機說道:“皇長孫天資聰慧,又與陛下親近,日後想必又是一代聖君!” 朱雄英悠悠說道:“咱們這一代人多使使勁,該折騰的都折騰完,太子這一代掃個尾,成就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至於皇太孫,以後當個守成之君就好,江山社稷,經不起三代人的折騰啊!” “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才是朕之所願啊!” 李景隆趁機說道:“陛下勵精圖治二十餘載,文治武功樣樣不在話下,如今早已是盛世之景,百姓比以往富足多了,加上朝廷多次及時賑災,已經沒有大量餓死百姓的情況發生了,比之洪武朝強上數倍……” 朱雄英頓時笑了,說道:“折騰二十多年,反倒在不如立國之初,一窮二白的洪武朝,那朕這個皇帝當的也太失敗了!” “陛下自繼位始,推行新政,減免賦稅,平定高麗,收複安南,北擊韃靼,西滅帖木兒,掃蕩倭寇,革新政吏……” 李景隆稱讚道:“四海臣服,萬國來朝,此乃亙古未有之盛世之景,陛下當的千古第一聖君!” “大明永興一朝,必然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濃厚的光彩!” 老李老了,可那張嘴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聽。 朱雄英聽的心裡美滋滋的,說道:“朕還有一件大事沒有完成!” 李景隆試著問道:“敢問陛下,可是開疆拓土?” “開疆拓土是容易啊,如今我大明兵鋒正盛,打誰不是手拿把掐的,難得是守住這些地方,漢化這些偏外之地,一個漢南都差點拖垮了朝廷,隻要其他小國不找事,朕沒有動兵的打算,開疆拓土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永興一朝,怕是完不成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84章重任第22頁 李景隆勸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當戰則戰,不留遺憾!” “再說吧!” 很明顯,一個漢南把永興皇帝搞怕了,若是海外之地都像漢南似的,國庫那點錢都不夠平叛的軍費呢。 開疆拓土不能急躁,若是太快,打下來的多,以後丟的就越多,一口不能吃個胖子,拿下一塊,慢慢啃,等消化完了,再繼續吃,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情。 朱雄英就犯了這樣的錯誤,短短四年之間,一口氣吃下了高麗,安南,西域,漠北南部,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消化掉,還差點讓漢南給噎死。 “陛下所言大事?” 朱雄英坦然道:“遷都!” 藩王的歸宿已經塵埃落定了,移民之事全權交給了陳丕負責,漢南的蛀蟲已經被湘王拔了,隻要穩定,不會出什麼問題,無非就是多花點錢罷了。 如今,隻剩下一件遷都大事還沒有辦! 而遷都到哪裡,至今都沒有定論,雖然之前一度傳聞遷到徐州,但明白人都能看出來,一個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明顯是無法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都城。 見李景隆在想著什麼,朱雄英主動問道:“你是不是在想遷到哪裡?” “臣不敢!” 朱雄英坦然一笑,說道:“告訴你也無妨,朕打算把都城遷到北平,天子受百姓供養,當為天下百姓守國門!” 李景隆聽後,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新的都城無非就是兩個地方,一個洛陽,一個北平,而老李之前猜的是洛陽。 朱雄英把孫子放在懷中,有些無奈的說道:“洛陽那幾個地方都被開發的差不多了,無法支撐一個新的都城,北平有優也有劣,怕是一個前朝大都,都會有無數人反對!” 李景隆點頭道:“臣明白了!” 到底是老李,一點就透! “一個王朝的都城如同命脈,遷都不是小事,曹國公認為誰能堪當大任?” 李景隆想了想說道:“臣以為湘王最為合適!” “湘王剛從漢南回來沒多久,讓他歇歇吧!” “小燕王長在北平,熟悉地方!” “他不想走!” “那徐王……” “徐王有自己的事要做!” 李景隆明白了,當即拱手說道:“那就隻有臣去了!” 朱雄英笑道:“等的就是你這句話,營造新都,史書上又會為你曹國公添上一筆! “臣萬死不辭!” 這事,老李自然是樂意的。 “陛下,那茶馬和海運……臣實在分身乏術啊……” “朕會讓人接替你!” 李景隆頓時如釋重負,在彆人看來,這是兩個聚寶盆,但隻有老李才知道,這就是兩個火藥桶,遇到火星子就會炸,能被炸的屍骨無存。 如今總算卸掉了這兩個大包袱,一時心情大好。 君臣二人一同吃飯,朱雄英拿著勺子喂著他的寶貝孫子。 “小念,張嘴……好孩子,真聽話!” 看著人家祖孫溫馨的一幕,老李心中五味雜陳。 “表哥,你得讓李辰努力了,不行給他多納幾個妾室!” 李辰和盛氏這幾年倒也沒閒著,生了兩個孩子,不過都是女兒! “陛下,臣有孫……孫女,也挺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