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新刀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新刀,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07章新刀第12頁 京城,尚書房! 皇帝坐在椅子上,拿著奏本看了起來,馬麟站在一旁,拱手說道:“永興十八年十一月中旬,漢南指揮僉事蔡福將軍,千戶孫宗等十餘名軍官奉命率領兩衛將士,護送一萬戶越人移民大明,於鎮南關外不足百裡的古道,趁夜謀反,襲擊官兵,殺害陳丕大人以及所有官吏和護衛!” “指揮僉事蔡福,當機立斷,率部平亂,穩定局勢,斬首亂民三千餘!” “蔡福將軍處變不驚,應對有方,平亂有功,望朝廷予以封賞!” 聽到馬麟的奏報,朱雄英將奏本隨手甩在禦案上,沉聲道:“太子,你也看看!” 太子連忙拿起,看了起來,看完後,眉頭緊皺,琢磨道:“父皇,兒臣之間好像看到過這道奏本!” 說罷,立馬走到後麵的桌子前,上麵密密麻麻全是各種奏本,但聚在一起,毫無疑問,全是關於漢南之事。 “父皇!” 太子拿了兩道奏本走了過來,打開後說道:“馬禦史的奏本和之前漢南布政使黃福,錦衣衛千戶所方政所上奏之言,幾乎一致,沒有太大的區彆!” 朱雄英瞪著馬麟問道:“你們這是商量好的,連詞都一樣?” 馬麟後背瞬間一涼,額頭上驚出一層密汗,就連腿肚子都不自覺的打轉,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叩首道:“陛下,臣萬萬不敢欺君,臣所奏之事,句句屬實,一切都是臣親自調查所知!” 收錢的時候那是心花怒放,臉上的笑意都快掉在地上了,可麵對皇帝的質問和懷疑,卻害怕到發抖,心中隱隱有些後悔。 朱雄英手握著椅子的把手,聲音冰冷問道:“你是詹徽的人吧?” 馬麟叩首道:“臣是陛下的臣子!” 朱雄英眉毛微挑,嘴角抽了兩下,隨即卻又笑了,不過卻笑的很冷。 笑的讓馬麟心裡發毛,在前往漢南調查之前,詹徽,陳瑛都暗示過他,無論調查的結果如何,都要辦成鐵案,隻有處理了蔡福,孫宗這些殺民之人,才能給漢南百姓一個交代,才能繼續完成移民大業。 可馬麟收了漢南軍官一大堆土特產,選擇了背叛詹徽,陳瑛,有了這些白樹根,魚眼球,牛角,王八殼子,這輩子都吃不完。 所以來到京城後,他絲毫沒有停留,也沒見任何人,直接進宮向皇帝奏報漢南之事。 馬麟也害怕,背叛詹黨,欺君罔上,這都是大罪,可漢南那邊給的實在太多,他就算當八輩子的禦史都拿不到的俸祿。 至於後路,他也想好了,拿出一些土特產,投靠清流,以求庇護,再說了,漢南那邊都打點好一切了,絕對萬無一失。 “朕知道了,走吧!” “臣告退!” 尚書房隻剩下父子二人,太子拿著奏本,問道:“父皇……這事……” 朱雄英冷聲道:“漢南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 太子臉色沉重,說道:“詹徽看來是真老了,沒有理解父皇的意思,或者……” “或者他就是故意的,在試探……在挑戰皇權……” 朱雄英沒有說話,走出殿外,站在丹犀之上,眺望著南邊的天,遲遲不語。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07章新刀第22頁 “父皇,直接動手吧!” 太子勸道:“不把漢南清掃乾淨,一定還會出事,移民大業最後隻會付之東流啊!” 朱雄英憂慮道:“這事沒你說的那麼簡單,漢南的勢力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卻又有共同的利益綁在一起,欺上瞞下,膽大妄為……” “再派官員過去,沒有任何意思,一不敢得罪人,二抵不住誘惑……” 太子說道:“父皇,難道大明的官員都是奸佞小人,就沒有敢於直言的忠正之臣了?” 朱雄英坐了,直接坐在了地上,說道:“越是忠正的臣子越是不能過去,隻會害了他們!” “父皇的意思是,漢南的那些人會狗急跳牆?” “這也是朕最擔心的事情!” 朱雄英悠悠說道:“這些人都是什麼德行,能拉下水就想儘辦法的拉下去,實在拉不動,就設個套讓人鑽,掌握了把柄,那就不得不聽話了,最後那種軟硬不吃,一根筋,不願意和他們同流合汙的官員,直接動手出掉!” “畢竟,落在朕手裡的官員,朕饒過誰啊!” 太子聽後,頓時咂舌,說道:“父皇,您的意思是,整個漢南都在欺君,就連幾次派過去監察的官員也都被他們買通,這……這也太放肆了……” 朱雄英冷聲道:“是不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能影響移民大業,這些人屁股上都有屎,隻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即使殺了也沒幾個冤的!” “永興朝十九年了,你太爺爺也走了快三年了,日子久了,有些人就忘了洪武一朝的重典治國,就忘了雷霆反腐,就忘了剝皮萱草……” “京城外的皮場廟,很多年沒有新皮掛上去了,看來還是需要時常警醒官員啊!” 太子當即明白過來,問道:“還讓詹徽去辦嗎?他可是父皇手中最快的刀啊!” 朱雄英緩緩搖頭,說道:“再快的刀也抵不過歲數的侵蝕,他老了,已經砍不動了!” 太子憂慮道:“那朝廷恐怕找不出第二把刀了,總不能讓三叔去吧!” 朱雄英麵沉似水,冷哼一聲,緩聲道:“朝廷之中,欲為快刀者眾矣,縱知結局如此,亦會毅然決然擇此路而行……”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於青史之上留得濃墨重彩之一筆,勝似湮沒於曆史長河之中……” 太子聽後,沉默片刻,說道:“可誰能明白的父皇的用意……” “隻要朕把手張開,刀會自然來,就看誰能最先抓住機遇了!” 朱雄英沉聲道:“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合一之時,就會有小人物嶄露頭角,默默無名者到名震天下,有時候缺的隻是一個機遇!” “而想當刀卻不明白聖意,豈不是錯過了?” 朱雄英冷冷一笑道:“這樣的蠢材怎麼能當好一把鋒利的刀,什麼叫刀,朕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就明白要做什麼事,要殺誰!” 太子趁機問道:“父皇可有中意的朝廷臣子?” “朝廷的那些臣子,哪個不是老油條,或者一根筋,要想當快刀,不僅要聰明,就得是毫無根基之人,這樣的刀起人來才能又快又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