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錢,要錢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要錢,要錢,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章要錢,要錢第12頁 夏元吉被罵了一頓,卻依舊站在原地,並不打算妥協。 反正,你是皇帝,你想做什麼,我不管,但你要錢,我就兩個字,沒有! 我不是要和你對著乾,而是我,夏元吉是戶部尚書! “沒事,朕不要了,你都留著吧,讓錢放在國庫發臭,讓糧食發黴……” 夏元吉依舊不為所動,任憑你說一千道一萬,我就是沒錢,有錢也不給! “曹國公!” “臣在!” 朱雄英喝著茶水說道:“以後每年的海商稅不用上交國庫了,給夏尚書減輕負擔,省的他算賬算的頭昏眼花,腦子發脹,以後全部送到內庫,朕不怕麻煩!” 夏元吉整個人瞬間僵住了,隨即慌張道:“陛下,這怎麼能行,海商稅是國家的稅收,與農稅無二,怎能成為陛下的私錢!” “此舉實在不妥,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雄英冷笑道:“海是朕下旨開的,當初你們一個個跳出來反對,市舶司也是朕下令修建的,各種製度也是朕親自製定的,現在掙錢了,又和朕說國有……怎麼都是都是你們的理啊!” 夏元吉硬著頭皮說道:“可開海的花費是由戶部支出,海商稅也應當歸於戶部!” “夏元吉,好一張利嘴,讓你當戶部尚書去算賬真是屈才了,你該去都察院當禦史!” 朱雄英一頓貶低,說道:“朕犯不著和你過不去,不給錢朕就要海稅權,你自己看著辦吧!” 夏元吉是徹底無奈了,皇帝要真把海商稅強行弄走,自己這個戶部尚書也沒辦法阻止,斟酌片刻後問道:“陛下要多少錢?” “先拿五百萬兩銀子,這其中不包括糧食,農具等……” 夏元吉瞪著雙眼,有些不敢置信,皇帝一開口能嚇死人,算上糧食等移民所需要,恐怕一千萬兩銀子都不夠啊,那不是萬人,而是軍戶! 一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戶人家! “陛下,臣拿不出這些錢,您把臣這個戶部尚書撤了吧,臣自願去地方當個縣令!” 皇帝這一開口不要緊,直接把剛上任的戶部尚書搞得要辭職! 朱雄英頓時樂了,問道:“少說沒用的屁話,你能拿多少錢?” 拿少了,皇帝肯定不願意,拿多了,國庫又得虧空,夏元吉咬著牙說道:“最多三百萬兩銀子!” “這些錢包括其他東西嗎?” “不包!” “要包!” “不能包!” “必須包!” “臣請辭!” “朕要海稅權!” “包了!” “戶部尚書夏愛卿果然是體恤聖君的忠臣啊!” 夏元吉本就是一張苦瓜臉,如今苦的都快能擰出苦汁了,拱手行禮後,默默的坐了回去,已經不想說話了! 又被敗家的皇帝坑了幾百萬兩銀子,心頭簡直在滴血! 夏元吉認為,有錢就該存著,不能大手大腳的花,萬一有什麼事情,也能應急,不該花的就不花,該花的少花。 可朱雄英並不這樣想,他認為錢花出去,隻要是辦正事,這才叫錢,不然就是一堆破石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4章要錢,要錢第22頁 錢是掙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 “陛下,既然此事已定,那乾脆直接昭告天下,將琉球設立為大明的海外行省,如同當年的倭國,如今的漢東一樣!” 李景隆勸道:“請陛下為海外新省賜一新名號!” “陛下,這有些不合規矩吧!” 禮部尚書練子寧說道:“琉球雖有附庸天朝之意,可畢竟現在人都不在……” 人家琉球的人還沒到呢,大明這邊已經開始商量設計行省,取新名號,都準備昭告天下了! 琉球又不是無人之地,這裡有國王,而且還是三個! 估計琉球三王看到明朝的聖旨都摸不著頭腦,這怎麼莫名其妙就成大明的海外新省了。 “既然人不在,那禮部派人過去,告訴他們一聲!” 朱雄英猶豫再三後,緩緩說道:“而且琉球地小,且土地狹小分散,若是單獨設立行省有些不太合適,依朕看,還是設立成幾個州縣吧,歸八閩布政使司統轄!” 李景隆高呼道:“陛下聖明!” 皇帝總是這樣,想一出是一出,練子寧繼續說道:“陛下,若是在琉球設立州縣,官員如何任選,還有,三王提及他們麾下的人又該如何安排?” “練尚書,這事不難辦?” 李景隆笑道:“三王給他們官職,僉事,同知之類的,把他們麾下的士兵重新打散,整頓,全部編成軍戶……” 在一衛之中,指揮使最大,其次就是僉事,同知了,這兩個官職管著練兵和屯田,說白了,已經演變成管後勤的虛職了,幾乎沒有權力,下麵的千戶,百戶才是掌權的主力。 “陛下,三王不管如何也是王,而且還是天朝冊封,如今卻變成五品虛職,難免會不樂意,甚至激起反抗,於大業不利啊!” 練子寧繼續說道:“琉球親近天朝,可說到底也是海外藩國,難免會有二心,手編那些士兵也不保會有變故!” 這三王可不是自封的草頭王,而是大明冊封的,有金冊印綬,在琉球的統治合理合法,這一下子從王變成五品官,能樂意都怪了。 其實練子寧說的並無道理,朱雄英考慮片刻後,問道:“琉球有多少人口,三王又有多少兵馬?” 禮部侍郎郭任說道:“回陛下,按祖製,天朝不插手宗國內政,琉球使臣也並未言明過人口之事,臣鬥膽猜測,應當不足三千戶!” 常茂聽後大笑道:“還沒咱們大明一個縣的人口多呢!” 李景隆笑道:“大差不差,那地方土地分散,人口稀少,養不了太多的人,至於三王兵馬,臣在江南聽過一些海上商人提起過,大概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才這點兵馬啊!” 曹震恥笑道:“陛下,給他們一個僉事都是多餘的,千把人而已……應該給個千戶還差不多!” 不止是曹震,很多大臣都跟著笑了起來,千把人的勢力,這算個屁啊,大明隨便派過去一個衛所就給滅了! 李景隆卻忍著笑意,說道:“曹侯爺,你誤會了,不是每人一千多人,而是三王的兵馬加起來總是一千五百人,其中勢力最大的中山王也隻有七八百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