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任重道遠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7章 任重道遠,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27章任重道遠第12頁 從八品到正一品,隻用了兩個時辰,這是古往今來,縱觀曆朝曆代都沒有的事情啊。 就連周忱自己都愣住了,他在兩個時辰前還是翰林院從八品的學士,和皇帝說了幾句話,吃了一頓飯,轉眼之間成了一品巡撫。 巡撫雖然是臨時性的官職,但那也是正八二經的正一品啊! 皇帝的膽子也夠大的,江南這麼重要的地方,竟然派一個名不見經傳,且沒有任何經驗的年輕進士過去。 “陛下!” 戶部侍郎夏元吉拱手說道:“江南是賦稅重要之地,關乎朝廷命脈,絕不可如此草率而定!” “陛下!” 都查院右禦史淩漢瞪著雙眼,急切的說道:“周忱不過是翰林院的從八品學士,且年紀輕輕,資曆尚淺,怎能擔起此等重任啊!” 吏部尚書張說道:“官員升降當由吏部考核,政績卓著者三年才能一升,陛下如此草率升遷,實在不妥!” 練子寧拱手道:“陛下,周忱既然是進士出身,就應當在翰林院撰書,研究學問,小孩強出頭隻會害人害己,成為朝廷的罪人,天下的罪人!” 前麵幾個人說話雖然難聽,但最起碼還把周忱當大明的官員,練子寧直接都叫他小孩了。 “是啊,請陛下三思!” 一群人跟著附和! 這些人都是辛辛苦苦熬了大半輩子才熬到今天的地位,而這個年輕的周忱一上來就是正一品,哪有這樣升官的。 再說周忱不過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彆說兒子了,比他們有些人的孫子還要小。 六部堂官才是正二品,而這個比他們孫子還要小的周忱卻壓了他們一頭,這怎能服氣。 朱雄英早就料到群臣會反對,對著眾人問道:“你們是反對周忱去江南,還是反對他成為江南巡撫?” 戶部尚書鬱新說道:“陛下,江南大小之事自然要解決,但臣等擔心是周忱年輕,即便以巡撫加身恐也難能服眾,到時候誤了大事是朝廷的損失啊!” 朱雄英麵無表情的說道:“正因為年輕才要曆練啊!” “再說,朕的聖旨下去三天了,除了周忱外,竟然沒有一個敢去江南的,那個時候你們怎麼不和朕談什麼資曆了!” 朱雄英瞪著眾人,訓斥道:“彆以為朕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都怕得罪人,都怕自己晚年名聲不保!” “清了一輩子,不想趟這個渾水,怕把自己的袍服弄臟了,朕理解,朕也沒逼你們去江南啊!” “朕平常念你們是兩朝老臣敬著你們,可千萬不要誤會是朕怕了你們,朕還是那句話,不想乾你就走,該給的朕都給你們,抓緊時間給年輕人騰地方!” “朕用個年輕的官員,你看看你們一個個能的,是宮裡的茶葉不好喝,還是東長房的飯不好吃,都吃撐了是吧!” 永興皇帝平常不怎麼發火,可一旦發起火來,那真是六親不認,什麼話難聽說什麼話,一點都不給老臣留麵子。 現在隻要誰敢頂一句,說殺你可能有些誇張,脫帽子走人那是穩穩的,到時候你是正常致仕,還是被朝廷趕回老家的,可真說不好。 要是前者,那是榮歸故裡,衣錦還鄉,風光無限,要是後者,那就是丟人現眼,人人唾棄。 都活到這個歲數了,圖的也不過是個身後名,所以都不敢說話了,他們都怕這個經常上頭的皇帝扒了自己的官服趕出京城,那可比殺了他們還痛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27章任重道遠第22頁 罵的也差不多了,朱雄英趁機說道:“周忱,他們都說你年輕,資曆淺,能力不足,今個你當著朕的麵,也當著這些朝廷重臣的麵說句話!” 言外之意,你做個保證,這不僅能堵住群臣的嘴,也讓周忱自己沒有退路。 “陛下,列位大人,前輩!” 周忱一一行禮,正色道:“我周忱雖然年輕,卻也有報國之誌,為天下百姓謀福之心……” “承蒙陛下皇恩浩蕩,委以重任,臣此去江南定會查清損糧,解決欠稅,十年之內……不,五年,五年之內,臣要在江南做不出讓陛下和列為大人滿意的政績,臣願以死,以謝天下!” 一番話說的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就衝這份膽氣,整個朝廷也找不出幾個。 周忱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在場的文官也說不出什麼了! 畢竟,他說五年之內就給朝廷一個滿意的答複,一般人還真沒這個勇氣能說出來。 周忱下江南之事,有人是一肚子氣,有人卻事不關己,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是該吃飯就吃飯。 朱雄英吃飽後把周忱也一同帶走了,其餘人繼續在東長房吃飯。 工部尚書傅友文將一塊餅子掰碎泡在湯裡,慢條斯理的吃著。 詹徽趁機問道:“老傅,周忱的事,你怎麼看?” “歲數大了,自己的事都快管不了了,哪還有心思去管彆人的事啊!” 傅友文捂著嘴輕咳了兩聲,從去年入冬後他就犯了咳嗽的老毛病,經常喘不過氣來,身體也越來越差。 “老傅啊,你這病的不輕啊,趕緊辭官回家養病吧!” 傅友文頗為無奈的說道:“去年就想走的,這不趕上戰事了,工部負責兵器,火器的督造,我在這個位子上乾七年了,熟悉各種衙門內事,我要走了,這一攤子事該交給誰啊!” 詹徽咧著嘴說道:“怎麼……離開你傅友文,工部尚書就沒人能當了!” 傅友文苦笑一聲,說道:“那倒不是,隻是如今戰事緊急,這個時候走人,顯得咱不講究啊!” “你把命搭進去就是講究了!” 詹徽有些於心不忍,說道:“老傅啊,你要好好保重身體,你要真走了,我在朝廷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傅友文打趣道:“你就這麼巴不得我死啊!” 詹徽也被逗笑了,說道:“最好明個就去死,我還能去送送你!” “說點正事!” 傅友文突然嚴肅起來,說道:“我看的出來,那個周忱是個能做事的人,你在背後能幫就幫幫他吧,就當是報答陛下對咱們的恩情了!” 當年,要是沒有皇太孫朱雄英在雨中抱著小吳王朱文玨護著他們淮西一黨,恐怕早就人頭落地了,這份情,傅友文一直記在心裡。 詹徽點點頭,說道:“放心吧,我也老了,恐怕也乾不了幾年了,是該找個人替我了!” 傅友文回頭望了一眼,淩漢,張,鬱新,暴昭,再看眼前的詹徽,一時感慨道:“當初我們這些新朝的輔政大臣,韓宜可最先故去,然後是劉三吾,王鈍也走了……年後,恐怕整個東長房恐怕就要換一批人坐在這吃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