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雜稅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雜稅,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45章雜稅第12頁 這老婦人的人的一番話,讓朱高熾瞬間驚出一身冷汗,就連皇後和張氏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朱雄英麵無表情,過了一會兒,臉上竟然浮現出一絲絲的笑意。 誰當皇帝,對於百姓來說,不重要,百姓才不管那些事。 隻要能對他們好,那就是好皇帝,何必去懼怕那些流言蜚語,真的假的,已經沒什麼意思了! 老婦人的話讓朱雄英豁然開朗,讓他沒想到的是,百姓對他的評價竟然這麼高。 想起這麼多年的宵衣旰食,通宵達旦的處理政務。 想起這麼多年兢兢業業,沒睡過一天好覺。 想起這麼多年頂著壓力和罵名推行新政! 想起這麼多年的辛苦,朱雄英動容不已。 “值……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明盛世不遠了! “英哥!” 李婉兒緊緊的握著皇帝的手,沒有說話,卻好似在安慰,這麼多年,朱雄英有多辛苦,彆人知道,她這個皇後比任何人都清楚。 “我沒事!” 朱雄英長舒一口氣,回頭喊道:“再加兩碗麵條,今個胃口好!” 朱高熾暗罵道:“咋不撐死你!” 朱雄英聊上癮了,索性直接拿著小凳子走了過去,坐在爐子旁,伸手拿起柴火丟了進去。 “客人,您這是……” 朱雄英坐了下來,說道:“老大娘,我閒著也是沒事,過來找您說說話!” 老大娘說道:“咱一個婦道人家,也不會說什麼話,要是說錯了,您彆怪啊!” “哪能啊!” 朱雄英笑道:“我就愛聽您說永興皇帝!” 大胖冷笑一聲,真不要臉,上趕著讓人家誇你。 李婉兒無奈的說道:“已經很久沒看到陛下這麼高興過了,他心裡真正裝著天下萬民!” 朱高熾連連點頭,也不由感慨道:“他確實是個有魄力的好皇帝,有些地方甚至做的比皇祖父還要好!” 朱高熾起初是不待見朱雄英,因為他把自己當驢使,沒日沒夜的讓自己幫他處理政務。 可後來,他慢慢發現,自己乾活的時候,他也沒閒著,看到他好多次趴在尚書房的禦案上睡著了,有時候一夜都不睡,到了時辰直接換衣服去上朝。 他好大喜功,喜歡打仗,但卻有度,有錢就打,沒錢就不打,沒有將龐大的軍費強加在百姓身上。 在內政方麵,在位這幾年,推行新政,減免農稅,打擊士紳豪強,廢除各種苛捐雜稅,總的來說,做的非常不錯,值得百姓稱頌。 爐子前,老婦人燒著火,看向朱雄英,問道:“客人,你們是做什麼的?” 朱雄英隨口說道:“種地的,那個胖子是我弟弟,那個長得最好看的是我媳婦,另一個是我弟妹,剛才跑出去的那個小子是我侄子!” 老婦人回頭看了一眼,又看向朱雄英,琢磨道:“那你們家的地應該挺多吧!” “何以見得啊?” 老婦人咧著嘴,低聲說道:“那兩個小大姐一看就不是莊稼人,還有你弟弟,這麼胖,這得吃多少糧食啊,小門小戶的哪裡養的起啊!” 朱雄英聽後大笑不止,回頭看向大胖,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 早上就能吃一整隻燒雞的人能不胖嗎,就大胖這飯量,一般人家還真養不起。 “老大娘,真讓你說對了,就是因為他太能吃了,遭到家人的嫌棄,他爹,就是我四叔一點都不喜歡他,小時候直接把他扔了出去,又被我爺爺撿了回來,我爺爺還就喜歡這個大胖孫子!”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45章雜稅第22頁 “咦……你爺爺還真是個好人哩!” 這老朱家幸虧是皇家,要是鳳陽老家的農戶,估計四叔就要把大胖送人了。 大胖並沒有聽到剛才的話,有什麼可笑的,你丫瘋了吧,真想把你塞爐子裡去。 “那個……咱還是說說永興吧!” 朱雄英收起了笑意,問道:“老大娘,這永興皇帝真有你說的這麼好啊?” “那可不!” 老大娘堅定的說道:“一等一的好皇帝,就和戲文包青天裡的那個皇帝似的,不,比那個皇帝還好!” 朱雄英聽後笑了笑,心想,宋仁宗也比不過我啊,他確實也是個好皇帝,可他沒有我為天下的百姓做的多啊。 “老大娘,如果你見到永興皇帝,你想給他說什麼話,或者說像你們這樣的百姓還有什麼苦衷?” 老婦人緩緩站起身來,用勺子攪動著開水,兒媳婦將麵條下了進去,隨後蓋上蓋子,繼續燒火。 “我們隻是小老百姓,能有口飯吃就滿足了,還能有啥要求啊!” 老婦人悠悠說道:“咱也見不到永興皇帝,真要見到了,一定誇誇他,這個皇帝乾的真不孬啊!” “至於你說的苦衷,老身想求求皇帝,雜稅能不能少收一些,我們小百姓做點小買賣也不容易,忙活一天,稅就要交大半,最後也剩不了幾個了,哎……” 聽到此話,朱雄英頓時眉頭一皺,連忙問道:“什麼雜稅,朕……我怎麼沒聽說過這些事?” “就是擺攤做買賣要交的占道稅!” 老婦人掀開蓋子,開始撈著麵條,說道:“以前擺攤做點小買賣,稅也交,但是不高,但最近兩年突然漲了,變成三十稅三了,剩下的兩成就是雜稅,叫占道稅,這一碗麵條才掙兩個錢,哎……” 朱雄英疑惑道:“我記得在永興元年的時候,朝廷就廢除了這種雜稅啊!” 洪武年的時候確實需要交稅,但收的隻是大小鋪子,庫房,茶樓,酒館這樣的商稅。 擺攤流動都是百姓,一天不知道能賣個幾文錢,稅收並不重,也是三十稅一。 到了永興新朝,朱雄英有一次去城外微服私訪,發現很多百姓都是拿家裡舍不得吃的雞蛋,自己種的菜出來賣,本來就沒多少利潤,覺得扣百姓這仨瓜倆棗的實在沒啥意思,回去後把百姓的這項商稅給廢除了。 洪武朝的商業並不景氣,一年都沒幾個錢,朝廷財政還是主要還是以農稅為主,靠收商稅早餓死了。 “朝廷定的稅,我們這些百姓哪裡知道!” 老婦人端著麵條,兒媳婦澆上鹵汁,說道:“客人,麵好了,吃飯吧!” 朱雄英沒有說話,默默的坐了回去,臉色卻變得難看起來。 朱高熾撇撇嘴,心想,這剛才還好好的,怎麼又不高興了,屬狗臉的啊! 李婉兒關切的問道:“英哥,你怎麼了?” “沒什麼,吃麵吧!” 朱雄英拿起筷子,吹吹熱湯,自己吃了起來,回頭喊道:“爺們,有蒜嗎,拿點!” “有,客官也喜歡吃蒜啊!” 老婦人的兒子,立馬送來半小碗剝好的蒜,說道:“客官,您慢用,不夠還有!” “謝了!” 朱雄英喊道:“爺們,有個事我想問一下!” “哎,您說!” 朱雄英放下筷子,問道:“剛才聽你老娘說,你們擺攤做小買賣還是要交雜稅,這錢都是誰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