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調兵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調兵,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0章調兵第12頁 明軍大軍全部駐紮在平壤城外三十裡處的高地之上。 外麵早已下起了傾盆暴雨,回到營地大帳的藍玉將馬鞭狠狠的摔在地上,又把頭盔隨手扔在桌子上。 “老子十二歲跟著姐夫出道,南征北戰半輩子,從沒打過這麼窩囊的仗!” 藍玉心裡憋著一股怒火,要是和北元作戰,敵人勢大,暫避鋒芒,倒也沒什麼,但這是可是和高麗打仗啊。 一個宗藩小國,一個小小的平壤城,竟然會在這裡吃癟,強大的自尊心和傲氣讓藍玉有些接受不了。 “大將軍不必自責,天公不作美,人又怎麼鬥得過天,你我又能如何!” 王弼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等雨停了,整頓兵馬再戰就是,咱們天朝大明,兵強馬壯,聖主雄君,還滅不了他一個宗藩小國啊!” “說的對,改日再戰就是!” 張溫坐在一旁,也沒把此次失敗當回事。 “大舅,你看開點!” 常茂光著膀子,虎背熊腰,一身隆起的黝黑肌肉,十分強壯,肩膀上的彈丸也被取了出來,敷上一層藥粉,並包紮起來。 藍玉看著他肩膀的傷處,冷著臉問道:“你的傷怎麼樣了?” “這點傷算什麼,就高麗的火器,打個鳥都費勁,更彆說傷人了!” 常茂滿不在乎的說道:“大舅,你放心,下一次再攻平壤,我還當先鋒攻城,親手將那個李叔蕃的人頭摘下來給你泡酒!” “讓我去!” 半躺在椅子上的藍太平不服氣了,咬著牙說道:“老子一定剮了那個高麗守將!” 平壤之戰,藍太平最為勇猛,率先破了七星門,承擔了高麗主力的兵鋒,同時受傷也是最重的。 “行了,你好好養傷,不能再上了!” 藍玉看著重傷的兒子也是心疼,雖然不是親父子,但這麼多年一起征戰四方,早已比親父子還親。 甚至比對親兒子的感情還深! 聽著外麵的暴雨聲,藍玉正色道:“吩咐下去,各營做好警戒,所有參將親自巡視,派出探馬,觀察平壤的情況,以防敵人襲營!” 張溫站起身說道:“放心吧,全寧侯親自巡視各營,一定萬無一失!” “不好說!” 不知什麼時候,王弼已經走到了沙盤前,十分嚴肅的說道:“高麗人狂妄自大,自以為打敗了天朝的軍隊,必定軍心大盛,而我們此次出兵,無功而返,加上暴雨,火器無法使用,軍心低落……” “如果我要是高麗的將軍,必定率領騎兵,繞道東北,過大同江,趁著暴雨,連夜偷襲!” “一旦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再想拿下高麗就難了!” “不可不防啊!” 聽到王弼的分析,藍玉立馬走到沙盤前端詳起來。 “如果高麗要率領騎兵奔襲,必定從東北道而來!” 藍玉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立馬吩咐道:“來人,去把張輔叫來!” “我去,我去!” 朱高燧自告奮勇,跑了出去! 雨中,張輔打著傘,朱高燧主動說道:“大將軍可能要動用燕藩的兵馬了,你來的時候,我爹是怎麼交代你的?” 張輔坦然道:“燕王千歲說,這兩萬兵馬都是燕藩的精兵,能不上就儘量不上,實在躲不過去,就豁出去的打!” “那就乾!” 朱高燧氣憤道:“今個攻打平壤,那些高麗狗還用鳥銃打小爺,幸虧小爺機靈躲的快,不然身上就得多個窟窿!”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50章調兵第22頁 “可是……” 張輔欲言又止的說道:“千歲擔心大將軍會借戰事,故意消耗燕藩的兵馬……” 朱高燧擺手道:“這說的是什麼話啊,我師父不是這樣的人,心眼也沒這麼小,他和我爹就是誤會太深……” 張輔沒有說話,其實他始終都不明白,皇帝為什麼要點他為將,跟著大軍東征,自己不過是燕藩三衛之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百戶,都沒見過皇帝,怎麼就讓皇帝知道了。 在這些參將中,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公侯勳貴,要麼是皇帝近臣,張輔的官職身份是最低的。 走進大帳,張輔抱拳道:“參將張輔見過大將軍,見過各位副將軍!” 張輔生的相貌堂堂,由於常年在軍營長大,又帶有一股子武人的氣質,看樣子就十分穩重。 “張輔!” 藍玉抬頭看著他問道:“你是燕藩的人,你也知道,老子和燕王不和,但自從你到了征東大軍,跟著老子打高麗,老子沒為難過你吧?” 張輔再次抱拳道:“是!” “老子也沒當小人,故意消耗你們燕藩的兵馬吧?” “是!” 自攻打高麗以來,曆經多次戰事,攻破數城,神機營,三千營,鳳陽留守司,全部出動了,唯獨燕藩的兵馬至今沒動過,也沒參與任何戰事。 並不是藍玉看不上燕藩的部隊,也不是故意雪藏他們,而是這兩萬人都是騎兵,而戰事都是攻城戰,完全用不到,即使要用也是小股騎兵,三千營就代勞了。 “那好!” 藍玉指著沙盤,嚴肅道:“你和朱高燧現在就帶著燕藩的兩萬騎兵前往安州東三十裡處的大同江上遊一帶,阻擊高麗的騎兵!” 說完,又補充道:“本將讓全寧侯跟著你們一起去壓陣,如果遇到奔襲的高麗騎兵,務必吃掉他們!” “遵命!” 戰鬥任務下來了,張輔即使不情願也得接下來,而且還得打好,打贏。 …… 深夜,淮南,淮王府! 身穿蟒袍的朱允炆坐在椅子上質問道:“糧草,錢糧全部備好,你答應本王的十萬兵馬現在何處?” 道衍神情平靜的說道:“就在淮南本地!” 朱允炆眉頭一皺,說道:“淮南何來的十萬兵馬,大師,你莫不是在戲耍本王!” “封地百姓,都是千歲的兵馬,隻要千歲振臂一呼,必然全部響應!” 朱允炆聽後有些惱怒,說道:“真是笑話,這些年淮南之地風調雨順,加上朝廷新政,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誰去冒著誅九族的風險跟著本王去造反!” 現在可不是亂世,而是永興盛世,推行新政,減輕賦稅,百姓的日子比洪武朝要好過多了。 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地種,生活有盼頭,誰會吃飽了撐的去反對一個明君,跟你一個藩王去造反。 你就藩多年,又為封地的百姓做過什麼。 “如果淮南的百姓吃不飽飯,而千歲給他們飯吃,那百姓會不會跟著千歲一起造反?” 道衍的話讓朱允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瞪著雙眼問道:“你……你要做什麼?” 道衍冷笑道:“炮轟淮河大堤,引大水衝淮南,到時遍地災民,千歲的兵馬又何止十萬之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