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才子之鄉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才子之鄉,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3章才子之鄉第12頁 皇宮,文華殿! 朱雄英端坐在主位之上,內閣大學士董倫和楊士奇將此次南榜錄取的進士以及試卷恭恭敬敬放在禦案之上。 董倫拱手道:“此次南榜殿試共錄取進士五十四名,名單和試卷請陛下過目!” 朱雄英微微頷首,順手拿起進士名錄翻開,董倫,楊士奇一乾內閣大臣心中也越發緊張起來。 自南北榜案後,科舉大試在朝中就成了讓人不敢提及的話題,從而更不敢參與其中。 而朱雄英也深知此次科舉是緩和南北關係的一次機會,特意選了德高望重的貝州先生董倫擔任主考官以及閱卷官。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董倫是北方人! 既然已經實行南北分考,也就不會在發生南北榜那樣的事情。 可南北榜的影響至今都沒有徹底消除,也讓董倫等人心裡打鼓,唯恐做錯了什麼事情。 永興五年南榜殿試,一甲第一名王艮,第二名胡廣,第三名李貫! 二甲第一名吳溥,第二名朱塔,第三名金幼孜…… 前六名就冒出兩個熟悉的名字,胡廣,金幼孜,原本曆史中,永樂朝的名臣,也是內閣大臣。 朱雄英很是滿意,繼續看下去,又發現一個重量級彆的人物。 二甲十七名:楊溥! 好家夥,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南楊終於冒出來了。 楊士奇最早入仕,如今就在內閣,楊榮還被關在牢獄之中,現在最後一位楊溥也來了,三楊全部到齊,就是不知道這三人這輩子還能不能組成三陽開泰。 不過,他這個二甲十七名的名次,放在南榜中,確實有些不夠看了。 看到皇帝臉上始終掛著笑容,董倫等人也算鬆了半口氣。 而當朱雄英看到考生籍貫的時候,原本舒展的眉頭驟然緊促起來。 而皇帝的反應也讓大殿內的臣子們頓時緊張起來。 “陛下,名冊可有不妥之處?” 董倫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 朱雄英略帶深意的說道:“江西吉安府……這地方當真是人傑地靈,這文曲星都紮堆了!” 原來,此次南榜的一甲以及二甲第一名竟然全是江西人,而且還都出自吉安府,包括那個金幼孜也是。 整個名冊,江西的學子幾乎占據了一半! 董倫頓時慌了,連忙上前,緊張道:“陛下,臣絕沒有徇私舞弊之舉,更沒有偏私之心,所取名錄皆是以文章優劣而定,請陛下明查!” 朱雄英聽後,緩緩放下手中的名冊,再看董倫,恍惚之間,仿佛看到了當年的劉三吾。 其實,直到今日,朱雄英都沒有怪過劉三吾,相反,心中還有許多的同情和不忍,其中夾雜著一絲愧疚。 剛才那番話,他也聽劉三吾說過! “陛下!” 楊士奇也站了出來,拱手道:“江西之地自楊公始,就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宋時,大興理學之念,曆經發展,如今早已是書院林立,遍布朗朗書聲,文風極為強盛!” 在定進士名次之時,楊士奇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並提醒了董倫。 董倫雖然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但又不想蒙騙皇帝,思來想去,還是按照文章優劣排了一遍,但最終還需要皇帝親自來定。 朱雄英盯著楊士奇問道:“如果朕沒記錯,你也是吉安府人吧……對了,還有咱們大明的第一才子解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3章才子之鄉第22頁 楊士奇心中頓時一緊,拱手道:“回陛下,臣確實是吉安人,但在此事中,臣絕沒有偏私,所有試卷最終皆由董公而親審!” “朕沒有責怪你們,怕什麼啊!” 朱雄英感慨道:“吉安府,出過歐陽文忠這樣的文壇領袖,也出過文信公這樣的忠烈英雄,了不起啊!” 朱雄英不止聽過一次這個地方,當真是正兒八經的才子之鄉,而且進士質量也很高,並非都是隻會寫文章的書呆子。 不止吉安府,縱觀整個明朝,每一場科舉考試,幾乎都會被江西學子霸榜。 “彆把朕想的心胸狹隘!” 朱雄英緩緩站了起來,說道:“既然吉安府的學子有這樣的實力,那該給就給,彆的學子也挑不出什麼理!” “狀元,榜眼,探花,全部出自一個地方,也算是佳話了,想來今年的秋收,吉安府也是一場大豐收啊!” “好事,好事!” 皇帝的話,也讓董倫,楊士奇等人心中鬆了口氣,拱手齊聲道:“陛下聖明!” ,,, 高麗,安州城! 雨過天晴後,明軍再次開始大舉攻城。 雖說景清請命前往安州,勸降守軍,但藍玉不可能把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一個書生身上,他景清死在城內倒沒什麼,耽誤軍事可是大事。 而藍玉雖然想給景清一個難看,但也沒把他勸降的事放在心上。 “放棄所有攻城器械,包括破城錘,雲梯,霹靂車!” 一員年輕小將騎在戰馬之上,劍指安州,大聲咆哮道:“開炮!” 二十座洪武大炮並沒有全部發射炮彈,而是逐次點燃引線,故意延遲炮擊速度。 “盾牌兵向前推進二十丈,掩護弓箭手和火銃手!” 安州城下炮火彌漫,殺聲震天,此次帶隊攻城的是駙馬都尉耿璿,長興侯耿炳文之子,江都公主的丈夫,也是朱雄英的妹夫。 一排士兵手持長麵盾牌,在洪武大炮的掩護下,迅速上前,弓箭手和火銃手貓著身子,跟在後麵,距離城池百步之時,瞿家兄弟突然叫停。 “弓箭手,拋射!” 一陣箭雨鋪天蓋地的飛了過去,高麗軍猝不及防,頓時倒下一片,李芳果卻臨危不亂,站在城池之上大喊道:“快,反擊!” 第一波進攻過後,通常情況下,需要準備片刻才能組織第二波攻擊,而這之間的空隙就是絕佳的反擊之時,李芳果對戰場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手持弓箭,火銃的高麗士兵剛要起身反擊,明軍的第二波進攻已經襲來。 “頂住,反擊!” 李芳果開始發號施令,而等待他的卻是一陣火銃聲和數不清的彈丸。 弓箭,火銃交替使用,短短的交手,明軍就穩住了陣地,壓的高麗軍抬不起頭。 “這小子什麼時候學會沐家的三段擊戰法了!” 藍玉一眼就瞧出了這種打法,正色道:“先用洪武大炮掩護兵馬向前推進,盾牌兵用於防守,再用沐家的三段擊戰術不斷壓製消耗,打的有些保守了,不過也算有點意思!” 王弼湊過來笑道:“到底是耿家的孩子,這穩重的打法也是隨了他爹長興侯!” 談起耿炳文,軍中對他的評價就是一句話。 進取不足,防守有餘,典型的防守型武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