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陳瑛的投帖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6章 陳瑛的投帖,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76章陳瑛的投帖第12頁 傍晚,一輛豪華的八人大轎從衙門回到詹府府前,隨著一聲“落轎”,身穿一品仙鶴緋紅袍服的詹徽從轎子內緩緩走了出來。 “老爺,您回來了!” 詹府管家詹福立馬迎了上來。 詹徽微微點頭,問道:“今個可有人前來投帖?” 詹福立馬說道:“老爺現在是朝堂重臣,陛下身邊的心腹大臣,咱們詹府每天都有人前來投帖,希望投在老爺門下,攀個交情!” “拿來與我!” 詹徽走進府中,來到大堂坐了下來,詹福立馬將一疊投帖取了過來,恭敬放在詹徽麵前,說道:“老爺,最近不少人前來府上送禮,有京官也有地方官,甚至還有五軍都督府的武將,不過,送的都是些不值錢的小東西,小人鬥膽,都收了下來,老爺您看,,,” 詹徽眉頭一皺,擺手道:“都拿過來,本堂看看!” 詹福立馬走了出去,沒一會兒,帶著幾個家丁,將送來的禮物搬了進來。 詹徽隨手拿出一份包好的茶葉,上麵清楚寫著,江南上等龍井二斤,江南布政使司鬆江府同知吳登,用手掂了掂,比普通茶葉重上幾分,很明顯這茶葉裡麵有貓膩。 詹徽立馬撕開油紙,零碎的茶葉不斷散落在地上,一顆潔白無瑕的明珠瞬間從茶葉中暴露出來。 “是,,,是明珠!” 詹福立馬跪了下來,磕頭道:“老爺,小人實在不知這其中暗藏玄機,還以為就是茶葉,小人該死,請老爺責罰!” 詹徽頓時冷笑起來,說道:“東西全部收下,把這些人的名字,官職,何年何月送的東西,以什麼名義,送的什麼東西,全部記下來交給老夫!” “小的明白!” 詹徽放下茶杯,緩緩起身,隨口問道:“聰兒現在何處?” 詹徽口中的聰兒是他的唯一的孫子,詹聰,今年剛滿二十歲。 詹徽的兒子早已去世,就留下一個孫子,當年被貶官的時候,這個小孫子跟著一起吃了不少苦。 如今自己起來了,自然要彌補這個孫子,那是極儘疼愛。 詹福欲言又止的說道:“回老爺,小少爺……小少爺出事了……” 詹徽眉頭一皺,問道:“出什麼事了?” 詹福結結巴巴說道:“小少爺因為……因為品行不端,被……被國子監削了太學生的身份,趕了出來!” “什麼?” 從來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在朝堂上遊刃有餘的詹徽頓時是怒火中燒,質問道:“他現在何處?” “在……前院……” “哼!” 詹徽立馬快步朝著前院走去,一腳踹開房門,大喊道:“混賬東西,給老夫滾出來!” 隻見躺在睡覺的詹聰嚇得立馬從床上爬了起來,低著頭行禮道:“祖父,孫兒……孫兒……” 詹徽二話不說,上去就是兩個耳光抽在臉上,怒斥道:“混賬東西,你為何被國子監削了身份,趕了出來?” “你可知道,你的太學生身份是老夫向皇帝磕頭求來的!” 詹徽氣的不是他喝酒玩樂,而是他竟然被國子監趕了出來。 國子監是大明最高學府,簡單的說就是大明人才儲備基地,隻要進了國子監,成為太學生,那就屬於半隻腳踏進了仕途。 如今自己的孫子被國子監趕了出來,等同於自斷前程。 “孫兒在國子監聽到有人侮辱祖父,便上前理論,他們罵您是奸臣,是小人,孫兒氣不過,這才動起了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76章陳瑛的投帖第22頁 詹聰憤憤不平的說道:“那個國子監的胡祭酒不問緣由,說孫兒好凶都狠,擾亂學院,不配成為聖人弟子,就把孫兒趕了出來!” “祖父!” 詹聰突然跪了下來,哭著說道:“孫兒不想再去國子監讀書了,同為太學生,他們看不起孫兒,那些老師也不屑於孫兒的提問!” 詹徽聽後,臉色瞬間難看起來,沉默半天,最終化為一聲歎息,他心裡明白,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而遷怒於自己的孫子。 “聰兒,你起來吧,是祖父冤枉你了!” 詹徽將孫子帶到一旁,苦苦勸道:“國子監你還是要去,就算所有人排擠你,欺負你,你也要堅持讀下去,等你肄業,拿到功名,爺爺幫你進入朝廷!” 詹聰擦著眼淚,連連點頭,說道:“孫兒已經被趕了出來,恐怕回不去了!” “這事你不要擔心,祖父幫你去辦!” “孫兒謝過祖父!” 詹徽安慰道:“你好好休息吧!” 說罷,詹徽立馬走了出去,說道:“聰兒受了委屈,心情不好,給他找些樂子,好好哄哄!” 官家詹福立馬說道:“老爺,昨日有人從揚州送來兩個瘦馬,豆蔻之年,模樣出色,要不給少爺送去解解悶?” 詹徽眉頭一皺,問道:“誰送的?” “是北平按察使陳瑛所送,他派人送來拜帖,說和老爺是故交,曾經同殿為臣,希望有機會和老爺能在京城一敘!” 陳瑛! 聽到這個名字,詹徽冷冷一笑。 “原來是他啊!” 二人確實是故交,當年詹徽在洪武朝擔任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禦史的時候,這個陳瑛就是他的下屬。 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想到當年這個小小的檢察禦史,已經成了地方三司中的按察使。 而陳瑛給詹徽投帖的意圖也很明顯,想進步了唄。 想在京城謀個一官半職的,畢竟在天子身邊,進步的機會才多。 在地方上乾的再好,那皇帝也看不到啊。 …… 文華殿! 吏部尚書張,禮部尚書王鈍,兵部尚書詹徽,刑部尚書暴昭,戶部尚書鬱新,以及工部侍郎傅友文,六大主官齊聚一堂。 朱雄英端坐在主位之上,進行三天一次的小朝會。 大朝會,五天一次,在奉天殿,小朝會三天一次,在文華殿,軍事則在武英殿。 “工部……軍校的事辦的如何?” 皇帝詢問,傅友文立馬說道:“回陛下,軍校的兩樓四院,月初已全部完工,陛下可以隨時監察!” “你辦事,朕放心!” 朱雄英正色道:“傅友文督造軍校有功,官複原職,仍任工部尚書!” 傅友文激動道:“臣謝陛下聖恩,肝膽塗地,在所不辭!” 傅友文官複原職,最高興的莫過於詹徽了,今後他不再是孤單奮戰,終於有了戰友。 這二人都是淮西勳貴中的文官! 可即便如此,勢力也依舊很弱,所以朝堂話語權還是掌握在那些清流手上。 “陛下!” 張拿出一份奏本呈了過去,說道:“朝廷六部等衙門至今仍有許多空缺,有些從洪武朝就開始空著,如今新朝已過四五年了,是否提拔一些能力出眾,品行端正的良臣補上?” 詹徽心中頓時一喜,機會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