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心腹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7章 心腹,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47章心腹第12頁 話音剛落,隻見文樓的二層傳來一陣腳步聲,一位身穿綠色官服,身材消瘦的中年官員低著頭走了下來。 “臣見過太上皇,見過陛下!” 聲音不大,卻十分沉穩,此人是個文官,應該就是老爺子所說的另一隻眼睛,也是最後的底牌。 “起來吧!” “謝陛下!” 此人緩緩抬頭,隻見他相貌平平,留著短胡須,看著很平凡,要說和其他官員有什麼區彆,那雙眼睛倒是炯炯有神。 看他身上的官服,也不過是個六七品的小官,這樣的小官,朱雄英自然是沒見過的。 老爺子緩緩起身走到朱雄英身邊,鄭重的說道:“他叫李進,淮西人,曾經是咱身邊的侍讀,是咱最信任的人,以後也是你最信任的人!” “李進,以後你的密折不必再送到咱那了,全由皇帝負責!” “臣遵命!” 老爺子擺擺手,李進立馬回去了。 李進…… 朱雄英以前聽說過洪武前中期有個叫李進的人常年陪伴在老爺子身邊,後來就淡出朝廷的視線了。 “他……” 朱雄英開口卻不知道該問什麼了。 老爺子擺手道:“咱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疑問,聽咱慢慢給你說!” “當年,胡維庸之事,讓咱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帝儘管擁有絕對的皇權,但也不可能知曉天下大事,朝廷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地方上的官員欺上瞞下,相互包庇的情況比比皆是,雖說有了大誥和錦衣衛,但皇帝對天下監察的力度還是不夠……” “那個時候咱就開始暗中培養探子,咱把身邊最信任的兩個心腹悄悄隱藏起來,一個是影子,你已經知道了,還有一個就是李進!” 聽到這些,朱雄英已經明白過來,問道:“那李進監察的是哪些人?” 老爺子神情嚴肅,沉聲道:“除京城外的整個大明朝!” “也就是各地方布政使和十三道監察禦史!” 朱雄英皺著眉頭問道:“布政使歸屬吏部,監察禦史歸都察院管,為何……” 說著說著,朱雄英回過味來,老爺子這個人多疑,從來不會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裡。 布政使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正三品官,管理一行省之政務,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 而監察禦史又叫巡按禦史,雖是七品官,但權力卻很大,大事奏裁,小事獨斷,帶天巡狩。 不過,老爺子既然說了,想必這事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這般簡單。 “他們表麵上是歸都察院和吏部管,但背後卻是咱的眼睛,分布在大明各布政使司,州郡縣……” “從職權上看,是監察禦史監察地方官,但他們也受布政使的監視,但凡地方有風吹草動,都會密折上奏,集中在這文樓之中,全部交由尚寶司卿李進全權負責……” “李進挑選其中重要之事交予咱處理,你這個新皇帝看似大權在握,其實是咱在背後幫你看著呢!” 聽聞此話,朱雄英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十三道禦史監察地方,各地布政使暗中監察禦史,如此一來,老爺子穩坐朝堂卻能知曉天下事。 而這個李進雖然是個掌管玉璽,令牌,印章的七品尚寶司卿,但手中的權利卻大到那邊了,說他是老爺子隱藏在背後的丞相都不為過。 李進應該就是老爺子最後的底牌了,這也代表這位洪武爺要徹底放權了。 “咱年紀大了,身子骨越來越不行了,還是交給你吧,反正也是早晚的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47章心腹第22頁 老爺子拍著大孫子的肩膀,走出文樓,邊走邊問道:“經過南北榜之事,你明白什麼道理沒?” 朱雄英雖然不明白老爺子的意思,但還是說出了心裡話。 “如今的朝廷,少一個胡維庸,楊憲這樣的人!” “滿朝的文官,皆是清流,不貪汙,不受賄,不結黨,不營私,那一身傲骨全用在我這個皇帝身上了!” 說道此處,朱雄英苦笑一聲,無奈的繼續說道:“我這個皇帝常常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當然,他們也能辦事,朝廷真要離開他們了,還真不行,但和這些老家夥打交道實在太累了!” “他們有自己的底線,有自己的原則,也有自己的骨氣,就拿新政來說,大部分人的做法都是不同意,也不反對……” “貶他們官外放吧,沒那個必要,再說他們也沒犯錯,即便貶下來,又會有人頂上來,上來的那些人興許還不如老臣……” 朱雄英愁苦道:“可要是留他們在朝廷,就如同劉三吾一樣,沒事給你來這麼一下,這誰能受了啊!” “他們有些時候說的話,辦的事,確實是為了我這個皇帝好,但這種好,我卻不想要!” “好人不見得能當好官,清官也不見得是能臣,所以孫兒準備找個有能力的胡維庸放進朝堂!” 老爺子聽後卻是大笑兩聲,說道:“說的不錯啊,何為忠臣,又何為奸臣,誰也說不清楚……” 其實,忠臣也好,奸臣也罷,對於朱雄英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他要的是能辦事的能臣。 “你準備把誰放進朝廷?” 老爺子突然問道。 “詹徽!” 朱雄英很果斷的說道:“詹徽這個人心狠手辣,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用來橫製那些文官最合適不過!” “孫兒準備讓詹徽搞定江南新政就詔回京城重用!” 自新朝始,朝堂上一片祥和,雖無結黨鬥爭,但也是死氣沉沉,毫無鬥誌,歸根結底,很多人升官太快,到達頂峰,已經沒有前進動力了。 朱雄英要用詹徽這根鞭子去狠狠的鞭策這些文官,讓他們有危機感。 老爺子聽後,微微頷首,說道:“新政之事關乎江山社稷的穩定,天下百姓的生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先讓詹徽留在江南吧,待到局勢徹底穩定下來再說!” “先讓李進頂替詹徽,入朝參政吧!” 老爺子交代道:“遇到不決政事,可找他商議,他是咱的心腹,以後也是你的心腹,你可以完全相信他!” “孫兒明白!” 能被老爺子這樣多疑的皇帝稱為心腹的人,那絕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個李進不簡單啊。 爺孫倆走出文樓,又向東邊的武樓走去。 文樓存放大量的各地方奏本,武樓則是存放軍報之地。 “皇爺爺,難不成武樓也有一位像李進一樣的人?” 朱雄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老爺子卻是一笑,很乾脆的說道:“沒有!” 說著,突然停了下來,站在武樓前說道:“不過,確實有一位掌管武樓的人,就在五軍都督府!” 朱雄英脫口而出道:“是曹國公吧!” 李景隆,五軍都督府的五大都督之一,又是皇親,深得老爺子的喜愛和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