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一查到底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8章 一查到底,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28章一查到底第12頁 沒過多久,年老的劉三吾和一幫翰林院的官員走進武英殿,而所有的考生試卷也從禮部拿了過來。 “臣等見過陛下!” 朱雄英走了下去,拿著上榜考生的試卷問道:“這是你挑選出來的試卷?” 此時的劉三吾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看到大殿內站著這麼多官員以及皇帝的臉色,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立馬接過試卷和翰林院官員一同看了起來。 經過一番辨認,劉三吾說道:“回陛下,這確實是臣等挑選出來的試卷,也是此次大考中榜的進士考生!” “難道劉先生沒有發現,你錄取的五十二名進士都是南方學子嗎?” 朱雄英嗬斥道:“淮河以北的學子一個都沒有,難道大明朝隻有半壁江山嗎?” 聽到此話,劉三吾嚇得全身直冒冷汗,差點沒站穩,他立馬翻看試卷上的考生籍貫,結果越看越害怕,果然都是南方的考生。 “現在北方的士子不服,認為你科場舞弊,偏私南方士子,如今都在四處鳴冤,京城各大衙門都被北方士子堵住,剛才的鼓聲就是告你的!” 朱雄英聲音不大,卻充斥著一股威嚴以及心中的不滿。 劉三吾立馬跪了下來,說道:“陛下,臣冤枉啊!” 朱雄英沉聲道:“劉先生,朕問你,你到底有沒有舞弊?” 劉三吾苦苦說道:“回陛下,考題由陛下所定封鎖,直到大考之時才會公布,且考生的姓名,籍貫全部被遮住,壓根看不到考生信息,更分不清是北人還是南人,臣等隻憑考卷擇優而定啊!” “臣絕對沒有任何舞弊行為,請陛下下旨徹查此事,要是查到老臣有任何舞弊行為,請將老臣這顆白頭摘掉,掛於貢院!” “臣也支持嚴查!” 白信滔,張謙等人說道:“開科取士,重在公正,臣等絕無舞弊之舉,請陛下查清真相,還臣等清白聲譽!” 劉三吾等人信誓旦旦,看著也不像有假,說他科場舞弊,朱雄英其實是不信的,刨除品行之外,單說私心,他幫著南方士子舞弊,到底圖什麼? 他都八十多歲了,位居內閣首輔,武英殿大學士,東宮詹事,文官之首,名滿天下的大儒,除了上朝,其他時候見了皇帝都不用下跪,深受兩代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而且他的官位已經到頂了。 要說圖錢,那更是扯淡,他這樣身份的人當真是視錢財如糞土。 為了子孫後代,那就更不可能了,他的家人想入仕,可以直接給皇帝說,朱雄英是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一定會給他這個麵子,再說了,那些學子又能給他什麼? “可事情已經出了,朝廷要拿出態度,朕也要給北方士子一個交代,而且,科場舞弊朕也要查!” 此時,不少衙門的主官已經走進大殿,朱雄英看著大殿內餓的臣子們說道:“都說為君分憂,現在出了這樣的事,都說說該怎麼辦吧!” 大殿內官員開始竊竊私語起來,宋國公馮勝開口道:“陛下,老臣認為,可將所有考卷公開,讓所有參加大考的士子進宮觀悅,孰優孰略,一看便知,技不如人也隻能心服口服!” 朱雄英冷笑一聲,沒有說話,要論打仗馮勝確實是把好手,可要說議論朝政大事,他就是個糊塗蛋,不然也不會當初拉著傅友德給老爺子上奏本要擁立周王為儲。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28章一查到底第22頁 “陛下,不可!” 太常寺卿卓敬說道:“臣在進宮聽到宮外有不少考生都在議論科舉舞弊之事,就連民間也在傳朝廷取士不公,劉公乃朝廷柱石,早已名滿天下,絕不會做出徇私之事,當務之急是要消除外麵的流言蜚語!” “陛下!” 戶部侍郎夏原吉站了出來,說道:“卓大人言之有理,臣認為當以朝廷的名義將所有士子聚於貢院,再由朝廷供於飯食,住宿,以免事態再次擴大,等到查出真相,在給他們一個交代!” 吏部侍郎蹇義說道:“陛下,如今北方士子蜚短流長,他們此時已經滿腹冤屈,心中早已認定就是科場舞弊,即便查出沒有舞弊之事,恐怕也不會善罷甘休!” 淩漢聽不下去了,說道:“怎麼,你們幾人就這麼篤定這其中沒有隱情?” 卓敬說道:“自宋元以來,北方戰亂頻繁,生存尚且艱難,更何況讀書,而南方較為安定繁榮,文道昌隆,士子多出自南方也實為正常,正所謂,南方才子北方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王鈍站出來反駁道:“桌大人說的沒錯,淮河以南的讀書人確實比以北的多,那我們北方也總不能一個文曲星都沒有吧!” 卓敬皺著眉頭說道:“王部堂這是詭辯之言!” “就事論事罷了,如何又是詭辯了?” 淩漢幫著王鈍說道:“你們幾個都是南方人,當然幫著南方的士子說話,我們北方文風是差,但也沒差到挑不出一個人的地步,淮河以北五省,包括齊魯之地,那可是孔孟之鄉,竟然也沒有一人上榜,難道這背後沒有貓膩?” 蹇義說道:“陛下,新政在齊魯之地推行之時最為強烈,再加上孔家被流放,風聲所及,士子之心無不顫抖,想必也是受此影響!” 馮勝說道:“說的是科場舞弊之事,怎麼又和新政扯上關係了,他考他們的科舉,地方推他們的新政,八竿子都搭不上!” 馮勝現在最不喜歡聽到的兩個字就是新政,因為新政他被罷官閒置在家養老,如今,傅友德,耿炳文,郭英都被重新啟用了,隻有他自己獨自惆悵。 朱雄英獨自坐在龍椅上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吵,吏部尚書張紞咳了一聲,眾人這才停了下來。 “吵,怎麼都不吵了?” 朱雄英瞪著在場的臣子說道:“聽著,劉三吾,白信滔,董貫等閱卷的翰林官員暫時全部關在文華殿,有侍衛看守,不得任何人接近!” “禮部取消今晚宴請中榜進士的宴會,並把所有學子集中在貢院,按照夏原吉說的辦,等到查清真相再說!” “其餘在場的官員全部留下,審閱所有考生試卷,朕會命人將姓名,籍貫以及名次全部遮住,到時候給朕將其中優等試卷挑出來,如此就能查清劉三吾等人到底有沒有徇私舞弊!” “看不完誰不許走,晚上朕管飯!” 說罷,將所有考生試卷全部拍在禦案上,拂袖而去,武英殿的大門也隨之被全部關上,一隊侍衛跑了過來,迅速將整個大殿圍了起來。 回去的路上,朱雄英在心中細細琢磨著此事,當然不是有沒有舞弊,而是這件事發生的著實有些詭異。 他要看看這個曆史上的南北榜案背後到底隱藏什麼貓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