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通情達理的張度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通情達理的張度,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1章通情達理的張度第12頁 傅讓背著包袱,拿著佩刀,劉承恩扛著一袋洪薯,幾人在張度的帶領下走進了一處村莊。 村民看到張度紛紛行禮,朱雄英這身穿蟒袍的親王反被忽略了。 幾人左拐右拐,最終在一處院落前停了下來,張度拿出鑰匙打開大門,恭敬的說道:“殿下請!” 朱雄英走進去後,發現張度家住的地方很是簡陋,除了三間普通的民房,還有一間用茅草搭建起來的廚房。 “張縣令,你家就住這裡嗎?”朱雄英笑問道:“不會是為了讓本王看到你的清廉,故意帶到這地方吧!” “回殿下,臣自從擔任鳳陽縣令後,就一直住在此處,如今已經快五年了!” 張度正色道:“這裡就是臣的家,臣不敢欺瞞殿下!” 朱雄英走進做飯用的廚房,除了一個灶台,一張桌子上麵放著碗筷和佐料,加上地上的一些柴火,幾乎看不到其他東西。 打開鍋蓋,鍋裡還放著吃剩的一碗粥和幾個窩頭,一碟青菜。 隨後又來到正堂,看到的都是一些老舊的家具和桌椅。 朱雄英看向右邊的側間,問道:“這是你住的地方?” 張度說道:“這是小女的閨房!” 朱雄英點點頭,繼續問道:“家裡就你們父女兩個嗎?” 張度點點頭,說道:“夫人很早就去世了,我們父女相依為命,小女一直跟在臣身邊,現在想必去買菜了還沒回來!” 朱雄英再次點頭,說道:“張縣令,本王這身衣服實在軋眼,可否為借你女兒的閨房換身衣服,不然這飯都吃的不自在!” “殿下請便!”張度笑了笑。 在古代,女孩子的閨房一般都不會讓男子進去,更何況還是陌生男子,就算朱雄英貴為親王,此時也得規規矩矩的征求彆人的同意。 走進房間,裡麵的與朱雄英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隻有一張簡陋的床和一張簡陋的桌子為梳妝台,床上隻有鋪的整整齊齊的被子,桌子上麵也沒有什麼胭脂水粉,而是一把木梳子和一塊有些模糊的銅鏡。 要說有什麼特彆的地方,恐怕隻有牆上掛著的花鼓了。 朱雄英想取下來看看,想了想隨便動人家的東西有些不太好,便放棄了想法。 坐在床上,朱雄英脫下身上的蟒袍,從包袱裡拿出一件普通的袍子換上,又將蟒袍鋪在床上疊的整齊,正當準備收進包袱裡時,外麵傳來了一道清脆的聲音。 “爹,我回來了!” 朱雄英聽這聲音感覺有些耳熟,於是緩緩走了出去。 張度看著女兒的打扮和手中的花鼓,笑道:“又去跳鳳陽花鼓了?” 女孩眨著大眼睛,點點頭,從背後拿出一塊紙包的東西放在張度麵前晃了晃,說道:“爹,這是女兒給您買的茶葉!” 張度驚訝道:“小月,你哪來的錢?” 女孩開心的說道:“爹,女兒今天和彩兒一起去集市表演花鼓,結果遇上一位貴人,說我們跳的花鼓好看,賞了好幾兩銀子呢!” 突然,看到站在正堂門口的傅讓和劉承恩時,有些驚訝的問道:“爹,家裡來客人了?” 張度點點頭,欣慰的笑道:“是貴客,快去燒些水,把茶葉泡了!” “好!” 張月放下花鼓,連忙走到廚房,開始燒火煮水。 她並沒有注意到朱雄英,但朱雄英卻一眼就認出張度的女兒就是上午在集市中跳鳳陽花鼓,年紀大一些的那個女孩。 朱雄英走了出來,坐在院子裡,指著另一張椅子說道:“你也坐下啊!” “臣不敢!”張度惶恐道。 “有什麼不敢的!” 朱雄英直言道:“本王出身民間,不喜歡這些繁文縟節,讓你坐你就坐!”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1章通情達理的張度第22頁 “是!” 張度拱手道:“那臣就僭越了!” 朱雄英看著廚房裡張月勤勞忙碌的身影,饒有興趣的問道:“你女兒天天給你做飯嗎?” “是!” 張度說道:“這孩子從小沒有娘,六歲就會做飯,這些年都是她照顧臣……”說著,張度露出一絲愧疚的神情。 “哎……這孩子跟著臣吃了不少苦,從來沒過過幾天好日子,臣自問對得起這身官服,對得起百姓,唯獨對不起自己的女兒……” “哎,殿下見笑了!” 說著,張月突然走了出來,準備抱些柴火,就當看到朱雄英的那一刹那,頓時驚住了。 “姑娘,上午我還看過你跳鳳陽花鼓呢,沒想到中午又見麵了!” 朱雄英主動打著招呼,離近看,這才發現張月唇紅齒白,雖沒有施粉畫眉,卻透著一股天然美,特彆是那雙大眼睛,特彆有靈氣,給人一種古靈精怪的感覺。 “是你啊!” 張月走了過來,驚喜道:“爹,上午就是這位公子誇讚女兒的花鼓跳的好看,而且還賞了許多銀子!” “放肆!” 張度指著女兒大聲喝道:“怎如此無禮,這位是吳王殿……” “沒錯!” 朱雄英打斷張度的話,說道:“在下吳王殿!” 張月連忙行禮,輕聲道:“見過吳公子!” “不用多禮!”朱雄英笑了笑。 “快去燒茶,彆讓貴客久等!”張度催促道。 張月隻得回廚房燒水去了,回頭的時候,朱雄英不經意間看到這姑娘竟然吐著舌頭,做了個鬼臉。 “殿下見笑了!” 朱雄英沒有在意,問道:“張度,你這怎麼說也是個縣令,還是中都正六品的縣令,不至於窮到讓女兒去跳花鼓賣藝吧!” 張度苦著臉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小女喜歡跳花鼓,後來看到臣比較辛苦,就去集市表演花鼓掙些小錢貼補家用!” 這個回答讓朱雄英有些沒想到,這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你好歹也是朝廷官吏,一方父母官,你女兒去跳花鼓,你不怕丟人啊!”朱雄英故意問道。 張度搖搖頭,歎息道:“臣不是怕丟人,而是太心疼,起初,臣也不同意她去,後來這丫頭就偷偷去,有一次,臣躲在人群中,暗中觀察,發現她跳花鼓的時候很是開心,從那時候起,臣再也沒阻止過!” 在古代,女子的命運全部掌握在父母身上,上到婚姻大事,下到一言一行,父母都是說一不二的。 花鼓多是貧賤之人所跳,說是要飯曲也不為過,張度身為六品朝廷官員,竟然能放下世俗的眼光,讓自己的女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簡直太了不起了。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張度不僅是心胸豁達之人,還是一位通情達理的好父親。 這一點和老爺子對朱雄英是一樣的,但老爺子不是什麼通情達理之人,而是實在沒有辦法,不慣著不行啊,一方麵出於那八年的愧疚,另外就是家裡的皇位需要大孫子繼承。 彆人搶那個位子能搶破頭,朱雄英要不願意坐,老朱都得去求他坐上去。 隨後,張月把泡好的茶水端了上來,張度從袖子裡摸出二兩碎銀子交給女兒,讓她再去買些肉來。 見此,朱雄英吩咐把洪薯拿過來,笑道:“張縣令,本王不白吃你家的飯,本王是帶著禮物來的!” “殿下說笑了!” 張度看著這袋東西,好奇了一路,此時看到洪薯的真麵目時,頓時疑惑不已,連忙問道:“殿下,這是何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