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秋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章 風波惡誰管瓦上霜,紅樓大官人,萬裡秋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八章風波惡誰管瓦上霜第12頁 今天在場的鹽商,身家最低的也得有十幾萬兩,大一點的都得十萬,像施堯前這級彆的,可超百萬身家。 就算花在宅院這樣的不動產,和女人這樣的易動產上一半,那至少也該有五十萬兩浮財才合理吧? 林如海看著這包東西也驚呆了,賈雨村極小聲的問道:“會不會是鹽捕們……” 林如海搖搖頭,鹽捕絕不敢私吞抄家之物,至於原因,是個大秘密,這個場合林如海是不能告訴賈雨村的。 “鐵捕頭,派人拿本官名帖去通知揚州知府。讓他派兵,把施堯前的宅子挖地三尺,看能不能找出新東西來。 本官即刻上書朝廷,行文各處,凡是銀號、商鋪,有施堯前財產及股本者,出首者有賞,隱匿者同罪!” 賈雨村小聲對林如海說了幾句話,林如海點點頭,目光再次掃向台下的鹽商們。 “你們平日聲氣相通,施堯前謀害本官之事,要說一無所知,是絕無可能之事。 但本官不願隨意株連,知情者不以為罪。但凡是施堯前的同謀,都逃不掉抄家之罪。 本官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凡是有人能出首同謀者的,本官就把被抄家之人的鹽引份額,分給出首者!” 眾鹽商麵麵相覷,眼中都閃爍著複雜的眼神。這可是一次巨大的利益再分配啊,可是這肉太燙嘴了! 見眾人沉默不語,賈雨村輕咳一聲:“林大人,不見棺材不落淚,是人之常情。 你夫人和公子皆因這些鹽商而亡,便是做事過分些,想來朝廷也定會諒解大人的。 鹽商嘛,誰都能當的。就算這一批都抄了,百姓也不會沒有鹽吃。自會有人捧著銀子,跪求朝廷接手的。” 林如海原本是想演戲恐嚇眾鹽商的,可聽賈雨村提到死去的妻子和兒子,心中悲痛怒火也真難抑製了。 他一拍驚堂木:“所言不差!既然你們誰都不肯說,可見是蛇鼠一窩!我夫人和兒子的死,你們都脫不了乾係! 今日我拚著這身官服不要,這條性命不惜,也要為我夫人兒子報仇! 來人,拿出賬冊,所有在冊鹽商,先查封倉庫,再查封碼頭,有一粒官鹽私賣,私引夾貨者,一律拿人抄家!” 眾鹽商大驚,他們原本默不作聲,就是打定主意法不責眾,料想林如海不敢掀翻桌子。 因為真查起來,哪有遵紀守法的鹽商?不查,個個都是楚楚衣冠,一查,個個都是牢底坐穿。 巡鹽史權柄極重,屬於欽差級彆,雖然品級不高,但隻要與鹽務相關,可以直接調用本府軍隊,連知府都要聽命配合。 但這權利是雙刃劍,輕易不能動用。小打小鬨可以,一旦打擊麵過大,必然會造成短時間內鹽道不暢,鹽稅混亂。 何況鹽商們又不是隻給巡鹽史上供,朝堂中直接或間接拿過鹽商錢的官員不少,這些官員必然會對破壞規矩的人群起而攻之。 朝廷派你當巡鹽史,是讓你穩定鹽務,讓朝廷的稅收穩中有增,不是讓你掀桌子搞大洗牌的! 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朝廷降罪,罷官免職,如果嚴重點的,搞不好還會坐牢甚至流放。 可隨著林如海拍案而起,鹽商們忽然想明白了,這次的事兒與以往不同啊! 人家的夫人和兒子都死了,他們麵對的不是一個有理智的官員,而是一個殺紅了眼的丈夫和父親! 同行是冤家,本來鹽商之間也都是利益勾連,哪有多少真情?之前不過是都不願意當出頭鳥,怕被人報複罷了。 但眼看今日林如海是不死不休的架勢,被舉報出來的人,就算僥幸活命,也得牢底坐穿,沒有報複能力了。 事已至此,還不如斬草除根,何況出首之人還能瓜分那些道友們的鹽引份額,這還用考慮嗎? 一個反應最快的鹽商站起來,指著另一個大聲喊道:“大人,我出首,趙德柱與施會長……不,施堯前過從甚密! 他就是施堯前的狗腿子!大人之前嚴查私鹽時,他便曾聯合我們出錢,給朝中大官供奉,想把大人調走!對大人下毒之事,他必然有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八章風波惡誰管瓦上霜第22頁 一石激起千層浪,被舉報的趙德柱麵如死灰,指著舉報者怒吼。 “你血口噴人!我一向忠君愛國,從不做違法之事! 施堯前身為會長,我不明真相之前,為他奔走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你所說的什麼供奉上官,要把林大人換走之事,我並不知情……” 然而不等他辯解完,又有好幾個鹽商站出來,指出舉報者所言不虛,趙德柱也曾找過他們。 舉報這種事兒,就像脫衣服,看似一道道防線,其實隻要撕開了第一道口子,後麵的抵抗就形同虛設了。 舉報的人越來越多,而被舉報者也不甘坐以待斃,瘋狂攀咬指認舉報他們的人。 但賈雨村弄出這個場麵來,就是讓他們互相攀咬的,這裡有心理學和統計學的雙重原理。 群體無意識,統計有規律:在不能串供的情況下,互相揭發,人越多,最終的結果越趨近於真實。 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最終被指認最多的,就是之前賈雨村記下的那幾個麵色尷尬之人。 見差不多了,賈雨村咳嗽一聲。林如海此時也已冷靜下來,知道自己終究不能鬨翻了天,便也就此收手。 那幾人既被眾人指認出來,心裡也沒了依仗,稍一動刑,也就招了,但都隻認從犯,皆言是施堯前主謀。 鹽商們紛紛招供說:林如海來之前,施堯前便是淮揚一代的鹽商之首。 在明麵上,他拿的鹽引最多,在暗地裡,他養著一支龐大的私鹽販子。 這支私鹽販子都有武器,遇到大股官兵則逃,遇到小股官兵則殺,行事猖狂,獲利巨大。 曆任鹽運史,或被鹽商們花錢喂飽了,或自身能力有限,對私鹽之事,或不能管,或不願管。 一些鹽商也想賺暴利,又沒有自己的可靠渠道,隻能依附施堯前,出錢出鹽,入股分利。 今日被舉報的這幾個鹽商,便是與施堯前關係最緊密的幾個,雖然行事隱秘,但卻瞞不過同行。 雖然他們都說隻販私鹽,並不知冰霜草之事,但信與不信,卻都在林如海了。 從始至終,施堯前都昂首挺胸,毫不辯解,甚至主動替那幾個鹽商開脫,倒是讓賈雨村刮目相看。 林如海將其他鹽商放回家中等消息,此時知府急匆匆地帶著城中官兵趕到,頭上官帽都還歪著。 個人觀點:這中會偶爾插播一些個人觀點,畢竟大家看的是一本紅樓書,不能光爽,也得有點深度,顯得咱們這的讀者們素質過硬,學識夠深。 林如海一家在紅樓夢中堪稱最慘的一家,沒有之一,甚至比甄士隱家還慘。 不但夫妻先後病死,兒子三歲夭折,剩下一個林黛玉也是弱柳扶風,七災八難,最後年輕輕的咳血而死。 這未免太巧了,也沒聽說林如海和賈敏的祖上有啥先天性的遺傳病。所以綜合來看,林如海一家很可能是被害死的。 至於如何害,考慮到全家都不是暴斃而死,那很可能是藥性緩慢,不易察覺的毒。 至於為何推測是鹽商下的手,在原著第十九回中,賈寶玉為了逗林黛玉笑,給她講過一個“耗子偷香芋”的故事。 說揚州城外有一群耗子,要進城裡偷東西,因為寺廟裡的香芋最難偷,一個小耗子善於變化,變成了一個小姐,說這才是真正的“香玉”,可以混進廟裡偷來。 這一段,很可能是在隱喻林府慘案根源。下手的耗子可能是鹽商,但那一窩耗子中卻有更神通廣大的。 如果林如海忠心皇上,相對清廉,那麼利益受損的就不止是鹽商,還有曆任鹽政官員。 林如海同意林黛玉進賈府,應該也是為了保護林黛玉,在賈府裡雖然傷心孤獨些,總比在自己身邊安全。 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真雨村入紅樓不能白入,定要殺他個七進七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