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彈染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汴京禁軍現狀,高衙內的恣意人生,輕彈染血,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世德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好哇!”
北宋雖有重文輕武的國策,也確實壓製著絕大多數武將,但像童貫和高俅這種級彆的頂級權貴,並不在此列。
何況亂世將近,手中有兵就相當於掌握著真理。
高世德當下就準備趁機掌握一定的權勢。
至於日後要不要受朝廷管製,實力弱小,自然要服從朝廷的軍事調遣。
若勢力龐大,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畢竟高世德可不是純正的耿直忠善之輩,他完全可以在承認朝廷統治的情況下,保留自己的軍事獨立性。
對他來說,聽調不聽宣完全不會有任何心理障礙。
若是朝廷敢像對付嶽飛那樣對付他,抱歉,老子單乾了!
念及至此,高世德心道:‘對了,如今嶽飛也該成年了吧?記得他好像是河北湯陰縣人氏,這次正好順便把他收入麾下,嘿嘿。’
曆史上,兩年後的1122年,大宋正式出兵伐遼,時年,嶽飛20歲。
嶽飛主動應募參軍,因為他武藝不凡,被任命為“敢戰士”的一名小隊長。
伐遼的主力是禁軍,嶽飛所在的是西路軍偏師,主策應與後勤事務。
大軍開拔之前,嶽飛請命剿了一夥相州的匪寇。
然而主戰場上,宋軍遭遇遼軍後接連失利,多次潰敗、落荒而逃。
當時嶽飛職微言輕,肯定無法左右到戰局。
北伐之戰中,嶽飛除了戰前剿匪外,就沒有關於他的事跡了。
此後直到金軍南下,嶽飛才開始嶄露頭角,靖康以後,他每戰奮勇當先,在軍中漸漸有了名氣。
嶽飛三十歲時終於進入趙構的視野,被授予七品武功郎。
高世德覺得,這次若將嶽飛收入麾下,隻要對方適當獲得一些功勞,他就能請俅哥給嶽飛定職七品,讓一代名將少走些彎路。
對俅哥來說,安排七品以下的武職完全沒有難度,五品以下,找蔡京花點錢也能辦得明明白白。
而高世德如今官居四品,他若想順利獲得更高階的官職,即便背靠高俅,依然要有所建樹。
所以,這次平叛他勢在必行。
若適當策劃一下,說不得還能再獲得一個名號。
係統獎勵的丹藥,他可太眼饞了。
接下來,兩隻狐狸對這次出兵平叛稍作詳談。
像這種平叛,朝廷會臨時任命一名宣撫使,作為戰役總指揮;任命一名招討使,作為前線戰略指揮。
這兩個名額肯定輪不到高世德。
但屆時分兵進攻,他混個統領還是沒問題的。
明麵上,京城附近的幾大軍區下,禁軍在役人數有十餘萬,但實際不足七萬。
這是曆史遺留問題,也是朝廷係統性腐敗的結果。
雖然不是高俅一個人的鍋,但他絕對要負最大的責任。
畢竟他做殿帥十幾年,對上一任留下的爛攤子沒有改善,甚至使局麵更加惡化了。
其實高世德用“屍位素餐”評價俅哥,已經很客氣了。
不過有件事卻值得一說,官員侯蒙,以‘遇事敢言,不避權貴’著稱。
早些年,他任禦史中丞時,曾多次彈劾權貴,包括蔡京、童貫等奸臣。
之後他又任尚書左丞,同知樞密院事。
樞密院本就是文官與宦官節製武將的機構。
所以侯蒙對高俅吃空餉的事了如指掌,他曾上書彈劾,趙佶卻不予理會。
侯蒙多次進言,趙佶不堪其擾,反而將他斥責了一番。
防備武將一直都是趙家的優良傳統。
趙佶是昏君,卻不是傻子,相反他還很“聰明”,他打的算盤珠子,經常能崩到人臉上,不然他怎麼駕馭這麼多奸佞?
隻要稍微有一點點腦子的皇帝,都會在軍中安插自己的眼線,更何況汴京還是趙佶的大本營。
京城少了幾萬禁軍,可不是幾個,俅哥即便有能耐,可以瞞住一時,但絕對瞞不了十幾年。
最起碼趙佶的幾個女婿,肯定會把這事稟報給他。
趙佶一直都知道高俅在吃空餉,而俅哥將截流的“全部”餉銀,以“進奉”的形式充入了趙佶的內帑。
陪皇帝踢球不是萬能的,但錢卻是。
侯蒙再彈劾下去,趙佶自己“受賄”的事都要暴露了,他能不氣嗎?
趙佶需要錢,因為他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拿國庫的錢肆意揮霍,何況國庫也沒錢啊。
北宋朝廷冗官冗兵是出了名的,每年支付官員的俸祿和將士的軍餉,占財政總收入的七成左右。
治理河道、軍器更迭、賑災救濟、大型慶典、驛站維護、醫療教育等等,都需要花錢,國庫經常赤字。
北宋經濟繁榮,藏富於民,但朝廷因開支巨大,真的很窮。
這是王安石變法的根本原因。
也是蔡京一塊黨人碑能罷免千餘名官員,高俅能吃幾萬人空餉的隱性原因,一切都是趙佶有意為之。
趙佶覺得這不是自毀長城,而是在節約開支。
畢竟北宋初期時,禁軍不過二十萬,廂軍不到三十萬,江山不是也穩固下來了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高衙內的恣意人生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