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 你們讓朕下罪己詔?
憂鬱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58 你們讓朕下罪己詔?,你不能隻在吃鐵杆莊稼時才愛大清,憂鬱笑笑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58你們讓朕下罪己詔?第12頁 連續三日,京師城門緊閉。 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對於一個初建帝國來說不亞於遭遇了一次重大軍事失敗,實際影響遠大於丟掉一兩個省。 3000多正藍旗滿洲旗丁全部陣亡,他們的家眷跑掉了一半,留下了一半。 鐵杆擁護順治的兩黃旗滿洲旗丁死傷1900餘。 其餘旗的滿洲旗丁死傷1500餘,漢軍旗蒙軍旗傷亡一千多,暫且不計。 在這場兵變當中,近8000名滿洲旗丁灰飛煙滅! 此時的滿洲旗人男女老少全部加起來,不過35萬人,其中旗丁大概11萬。 一天,就損失了7。 …… 倒是兩白旗的表現出乎意料,在整場兵變當中穩如老狗,除了和部分正藍旗叛軍發生衝突之外,他們居然守住了奴才的本分。 得知此消息,所有人如釋重負。 順治也稍感欣慰。但欣慰之餘,他又陷入了嚴重心理內耗,朕還能把多爾袞開棺戮屍嗎? 出了這麼大的事,光早朝顯然不夠。 午朝,晚朝都出來了。 順治開會開的頭暈目眩。 一天三次朝會,兩次議政王大臣會議,還有若乾次私下的君臣會麵,反複的爭吵,糾結,漫罵。 他驚恐的發現,正藍旗的武力逼宮行為就像是揭開了火山口的蓋子,炙熱的岩漿噴薄而出,擋都擋不住。 八旗內部原有的矛盾井噴了。 八旗貴胄之間互相指責。 滿漢之間也在互相指責。 坐在龍椅上,順治突然想起了那一日和鼇拜在禦花園散步時,他嘲笑朱由榔政權內部矛盾不斷,內鬥不絕的那些話。 回旋鏢。 啪,就打臉了。 …… 乾清宮,議政王大臣會議。 由於鄭親王濟爾哈朗在南邊督師。 所以參會的有: 禮親王滿達海,敬謹親王尼堪,端重親王博洛,順承郡王勒克德渾,莊親王碩塞,以及安親王嶽樂。 前三人都是順治的堂兄,也被稱為繼多爾袞之後的“理政三王”。 順治本人的態度可謂謙遜。 “諸位,京師遭此劫難,朕該如何應對,才能最大限度的減輕影響?” 博洛第一個開口: “奴才認為應該重建正藍旗,重新挑選忠誠之人編入正藍旗。” 勒克德渾想了想,拱手道: “奴才認為事分緩急,還是應該先仔細調查兵變的起因,背後的真相。如此規模的兵變若說沒點緣由,奴才不敢信。 禮親王滿達海一直在咳嗽。 他是真有病在身,他倒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出了問題。 “當下京師有亂,恐波及前方。朝廷是否應該召前線諸漢軍王爺回京,安撫軍心。” 順治明白他說的是三順王和平西王,這幫降將萬一聞到血腥味起了其他心思,那就麻煩了。 …… 孝莊就在後麵安靜的聽著,一聲不吭。 她突然發現了一個可怕的問題,人才凋零。外麵這幾個年輕的滿洲王爺能力有巨大缺陷。 論軍事指揮能力: 勒克德渾和博洛2人有過短暫的獨自指揮一軍作戰的經曆,勉強可作主將。 其餘4人壓根沒有獨當一麵的經曆,充其量就是個副將。 尤其是尼堪,他是一個優秀的陷陣先鋒官。 論政務能力: 這6人差不多一個檔次。 拋開身份,撐死做個各司的郎中。 孝莊心中暗想,這6人的分量加一塊都抵不上洪承疇。 洪承疇是軍政全才,思維縝密,不急不躁,能計長遠。隻可惜,他是漢人,隻可惜,他居然死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058你們讓朕下罪己詔?第22頁 那份夾著辮子的《泣血報君書》就在紫禁城。 萬萬沒想到,洪承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極力推薦蔣青雲?並且言辭懇切,似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味兒。 太出乎意料了。 孝莊幽幽長歎。 皇太極、多爾袞、洪承疇,這些都是優秀的好男人,都是一世梟雄,隻可惜,恩恩怨怨說不清。 哎 38歲的女人,左右為難呐。 …… 畫風開始不對了。 博洛突然矛頭一轉: “奴才請斬左僉都禦史蔣青雲,此人坐視各部衙門遇襲,居然按兵不動。非要等聖旨到了才肯出兵,致使各部各衙署的官吏傷亡過百,其心可誅。” 碩塞:“奴才附議。” 這2人如此團結也是有原因的。 博洛既是正藍旗人,又是阿巴泰之子。但凡蔣青雲失去聖眷,他第一個要動手。 碩塞則是分管兵部。 蔣青雲在兵部扇耳光的事,其實也是打了他的臉。 順治出奇的冷靜。 “朕會調查的。” “尼堪,你為何一言不發?” 分管禮部的尼堪真是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是石破天驚。 “皇上,奴才有個大膽的想法。” “講!” “奴才請皇上下罪己詔,穩定人心,彰顯明君之寬廣胸懷。” 哢嚓 幕後的孝莊折斷了長長的手指甲,鮮血滲出。 …… 順治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尼堪,你是怎麼想的?” “奴才管著禮部,時常看些史書,奴才發現在曆史上竟然有80名中原君王都寫過罪己詔。唐太宗他一個人就寫過28份罪己詔。由此可見,罪己詔可以安撫民心、穩定天下,可以彰顯君王氣度。” “是這樣啊。尼堪你在禮部還真是學了不少東西啊。” “謝皇上誇獎。” 尼堪隨即發現順治的臉色不大好,心生疑惑,本想追問,被旁邊的滿達海踢了一腳。 順治深吸一口氣,把拳頭攥在袖子裡。 自言自語道: “正藍旗兵變,朕大抵是犯了一些錯誤的。認錯!認錯?如果能夠讓八旗團結一心的話,朕倒是什麼都願意做的。” “今兒先到這吧,朕有些乏了。召吳庸給朕診個脈。” …… 議政王大臣會議結束後。 順治先找到了在幕後聽政的孝莊。 “皇額娘,你都聽見了吧?” “聽見了,福臨,你覺得尼堪的話?” “他腦子進水了。罪己詔一頒布,朕就真有罪了。” “福臨你能看穿這一層,很好。尼堪思維簡單隻會披甲陷陣,他說出這種話倒也不奇怪。哀家好奇的是,這個主意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嗎?還是背後誰教他的?” “額娘的意思是,範文程在背後慫恿?” “不隨便懷疑一個人,但是也不隨便信任一個人。大清的江山還未曾鞏固呢。福臨,你現在召蔣青雲入宮,此人雖然跋扈,但做事確實老辣,可以聽聽他怎麼說。” “是。” …… 半個時辰後。 蔣青雲匆匆入宮,在乾清宮偏殿見到了順治。 “吾皇萬歲萬萬歲。” “不必多禮,賜座。”順治揮揮手,“你們都退下吧” 君臣一對一,方便談機密。 “蔣青雲,你認為當下朝廷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回皇上,將事件定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